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改革开放综述 改革开放综述
寻找一个灿烂王朝最后的背影
作者:李跃 来源:深圳深圳 责任编辑:yezi 2022-12-14 人已围观
2017 年 1 月 9 日,“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终评在广 州举行,深圳南头 • 赤湾丝路历史文化古迹等获评“广东十大海上丝绸 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称号。
赤湾位于南头半岛顶端、珠江东岸,与香港屯门隔海相望,有“粤 海门户”之誉。这里不仅有赤湾古村、赤湾港口,也有天后宫、左炮台、赤湾烟墩、宋少帝陵等古迹,是深圳市文物保护最为密集的区域。 其中,宋少帝陵于 1982 年被发现,是广东地区目前唯一一处皇帝陵墓。
宋少帝陵
宋少帝,也称宋末帝,名叫赵昺(bǐng),是宋度宗赵禥(qí)的儿子,宋末三帝之一。很多人想不到,一直被认为缺少历史文化积淀的深 圳,竟然收藏了一个灿烂王朝最后的背影。
每有客来,深圳人陪同游玩的无非是民俗文化村、欢乐谷、东部 华侨城等人造景点。说到深圳的人文景观,罗列出来的也多半是大鹏所 城、客家围屋之类。
即便到了蛇口,很多人想去看看的也往往是海上世界,或者领略一 下海滨小城风情,不知道不远处的山脚下,一个叫赵昺的孩子,孤零零 地安眠在那里。
说到皇陵,很多人想到的是神道兽碑,是石雕翁仲、避邪和天禄, 是高大巍峨的封土。然而,宋少帝陵比大户人家的祖茔还要简陋,林间 隙地的封土一抔而已,墓碑才及胸口,上刻“大宋祥庆少帝之陵”字 样。宋少帝陵的冷清,和那一段凄苦、沉重的历史倒是颇为契合。
赵昺生于公元 1271 年,这一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因此,他一出 生就注定是一场悲剧。1274 年,度宗死在酒色之中,四岁的嫡子赵㬎在 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称为宋恭帝。当时宋元交战,元兵已 饮马长江,南宋国势危急。
1276 年,南宋国都临安陷落,宋恭帝被俘。南宋大臣护送赵昰和赵 昺南逃,并在福州拥立赵昰为帝,即宋端宗。元兵穷追不舍,南宋小朝 廷被迫继续逃亡到广东。1278 年端宗病死,大臣们就拥立 8 岁的赵昺为 帝,改年号为祥兴,并以陆秀夫为左丞相,张世杰为太傅,进驻广东新 会崖山,继续抗击元军。
公元 1279 年 2 月,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为宏大、战局最为惨烈的一 场海战在广东新会崖门海域展开。交战一方是已踏平了亚欧大陆的蒙古 帝国,一方是已苦苦支撑了半个世纪的孱弱南宋。据称,对垒双方共投 入兵力 22 万多,但最终天不佑南宋,宋船接连被破。43 岁的丞相陆秀夫眼见无法突围,便背着 8 岁的皇帝赵昺投海而死。随行的南宋军民、宫女等亦相继跳海殉国。《宋史》记载,战后,十余万具尸体浮于海上。 这是任何大片也拍不出来的悲壮一幕。由元人编撰的《宋史 • 本纪第 四十七》这样记载 :“今暮且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乃与苏 刘义断维,以十余舟夺港而去,陆秀夫走卫王(少帝)舟。王舟大,且 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 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 :‘我忍死艰关至此者, 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而世杰 亦自溺死,宋遂亡。”
民间传说,当时赤湾海滩漂来一具身着黄袍龙衣的童尸,而赤湾海 边天后庙的一根栋梁却突然塌下,庙祝与乡绅父老急忙焚香问卜,得知 童尸为少帝遗骸,塌下的栋梁是天后娘娘送少帝做棺材的材料,当地百 姓于是礼葬赵昺于天后庙西边的小南山脚下。
这样的传说,在天后博物馆收藏的《赵氏族谱 • 帝昺玉牒》中,也得到了部分呼应 :“后遗骸漂至赤湾,有群鸟飞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偶 往海边巡视,忽见海中有遗骸漂荡,上有群鸟遮居,窃以异之,设法拯 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礼葬于山麓之阳。”直到公 元 1903 年,这个陵墓被赵氏后人发现。于是他们开始筹款,在公元 1911 年开始修缮宋少帝陵。
赤湾天后宫,即今天的天后博物馆,坐落在深圳小南山下,其创建 远溯宋代,最初的命名是“赤湾天妃庙”。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了近四百 年,直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 )才更名为“赤湾天后宫”。
经过明清两朝多次修葺,其规模日隆,成为当时沿海最重要的一座 天后庙宇。凡朝廷使臣出使东南亚各国,经过这里时必停船进香,以大 礼祷神庇佑。明永乐初年,三宝太监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舟师 远下西洋,开创海上“丝绸之路”,赤湾天后宫为其重要一站。鼎盛时期,赤湾天后宫有数十处建筑,120 余间房屋,占地 900 余亩,殿宇巍峨恢宏,庙貌气象万千。据资料记载,当年赤湾天后庙每逢 农历三月十五到三月廿三的庙会,热闹非凡。除了深圳本地的信徒,东 莞、广州甚至香港的信徒都会蜂拥而至。做生意的人在庙前至沙湾两边 搭满商铺,销售各种产品。庙会期间,在赤湾港停留的客船达数百艘 之多。
赤湾左炮台则位于蛇口半岛的鹰嘴山顶端,分东、西两侧钳制赤湾 港,雄视伶仃洋面。赤湾地理位置重要,从明代起,官府已在附近的南 山设置墩台以防海盗。清康熙年间,始于赤湾修建炮台。当时福建提督 杨琳调任广东巡抚,他主持修建沿海炮台、城垣、防地等军事设施 126处,其中炮台 26 处,赤湾炮台是其中之一。据记载,赤湾左、右炮台设兵数千名,生铁炮 6 门,另有 12 门大炮被称为“佛郎机”炮,是西式武 器,其制法是明朝时由广东传入的。从这样的细节可以看出,作为开放 之门户,广东很早就与西方文明发生了联系。每有客来,深圳人陪同游玩的无非是民俗文化村、欢乐谷、东部 华侨城等人造景点。说到深圳的人文景观,罗列出来的也多半是大鹏所 城、客家围屋之类。
即便到了蛇口,很多人想去看看的也往往是海上世界,或者领略一 下海滨小城风情,不知道不远处的山脚下,一个叫赵昺的孩子,孤零零 地安眠在那里。
说到皇陵,很多人想到的是神道兽碑,是石雕翁仲、避邪和天禄, 是高大巍峨的封土。然而,宋少帝陵比大户人家的祖茔还要简陋,林间 隙地的封土一抔而已,墓碑才及胸口,上刻“大宋祥庆少帝之陵”字 样。宋少帝陵的冷清,和那一段凄苦、沉重的历史倒是颇为契合。
赵昺生于公元 1271 年,这一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因此,他一出 生就注定是一场悲剧。1274 年,度宗死在酒色之中,四岁的嫡子赵㬎在 奸臣贾似道的扶持下登基做皇帝,称为宋恭帝。当时宋元交战,元兵已 饮马长江,南宋国势危急。
1276 年,南宋国都临安陷落,宋恭帝被俘。南宋大臣护送赵昰和赵 昺南逃,并在福州拥立赵昰为帝,即宋端宗。元兵穷追不舍,南宋小朝 廷被迫继续逃亡到广东。1278 年端宗病死,大臣们就拥立 8 岁的赵昺为 帝,改年号为祥兴,并以陆秀夫为左丞相,张世杰为太傅,进驻广东新 会崖山,继续抗击元军。
公元 1279 年 2 月,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为宏大、战局最为惨烈的一 场海战在广东新会崖门海域展开。交战一方是已踏平了亚欧大陆的蒙古 帝国,一方是已苦苦支撑了半个世纪的孱弱南宋。据称,对垒双方共投 入兵力 22 万多,但最终天不佑南宋,宋船接连被破。43 岁的丞相陆秀夫眼见无法突围,便背着 8 岁的皇帝赵昺投海而死。随行的南宋军民、宫女等亦相继跳海殉国。《宋史》记载,战后,十余万具尸体浮于海上。 这是任何大片也拍不出来的悲壮一幕。由元人编撰的《宋史 • 本纪第 四十七》这样记载 :“今暮且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乃与苏 刘义断维,以十余舟夺港而去,陆秀夫走卫王(少帝)舟。王舟大,且 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 尸出于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 :‘我忍死艰关至此者, 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已而世杰 亦自溺死,宋遂亡。”
民间传说,当时赤湾海滩漂来一具身着黄袍龙衣的童尸,而赤湾海 边天后庙的一根栋梁却突然塌下,庙祝与乡绅父老急忙焚香问卜,得知 童尸为少帝遗骸,塌下的栋梁是天后娘娘送少帝做棺材的材料,当地百 姓于是礼葬赵昺于天后庙西边的小南山脚下。
这样的传说,在天后博物馆收藏的《赵氏族谱 • 帝昺玉牒》中,也得到了部分呼应 :“后遗骸漂至赤湾,有群鸟飞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偶 往海边巡视,忽见海中有遗骸漂荡,上有群鸟遮居,窃以异之,设法拯 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礼葬于山麓之阳。”直到公 元 1903 年,这个陵墓被赵氏后人发现。于是他们开始筹款,在公元 1911 年开始修缮宋少帝陵。
赤湾天后宫,即今天的天后博物馆,坐落在深圳小南山下,其创建 远溯宋代,最初的命名是“赤湾天妃庙”。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了近四百 年,直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 )才更名为“赤湾天后宫”。
经过明清两朝多次修葺,其规模日隆,成为当时沿海最重要的一座 天后庙宇。凡朝廷使臣出使东南亚各国,经过这里时必停船进香,以大 礼祷神庇佑。明永乐初年,三宝太监郑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领舟师 远下西洋,开创海上“丝绸之路”,赤湾天后宫为其重要一站。鼎盛时期,赤湾天后宫有数十处建筑,120 余间房屋,占地 900 余亩,殿宇巍峨恢宏,庙貌气象万千。据资料记载,当年赤湾天后庙每逢 农历三月十五到三月廿三的庙会,热闹非凡。除了深圳本地的信徒,东 莞、广州甚至香港的信徒都会蜂拥而至。做生意的人在庙前至沙湾两边 搭满商铺,销售各种产品。庙会期间,在赤湾港停留的客船达数百艘 之多。
俱往矣。赤湾烟墩早已沉寂,崖门海战的厮杀声、战鼓声已经远 去,天后宫前蜿蜒的朝拜队伍也已经不再,左炮台的炮口,已经凝固成 一个巨大的历史的句号。今天,这里已不再是浊浪排空和雾霭障目的蛮 荒之地,而是高楼林立的改革热土,是世界级的粤港澳大湾区的重点地 带,未来有着和大海一样辽阔的想象空间。
如此厚重,又如此蓬勃。这就是深圳。
很赞哦! ( )
上一篇:寻访那些消失在历史烟雨中的书院
下一篇:寻访古村落,寻访农耕文明的深圳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