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改革开放综述 改革开放综述

扫码关注

创建资本市场,打通金融血脉

作者:《深圳的光荣与使命》编写组 来源:深圳的光荣与使命·大学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10-25 人已围观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表彰100位“改革先锋”,深圳有3人获此殊荣,分别是袁庚、马化腾和禹国刚。本案例的主人公禹国刚是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一任副总经理、法定代表人。作为筹建者之一,他见证并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的发展历程,为创建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动证券交易技术革新、促进资本市场规范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一、应时而动,敢闯敢试
 
禹国刚是陕西安康人。1981年春节刚过,他举家南下,从秦巴山区来到深圳经济特区。一个特殊的机会使他和证券结缘。1982年底,中国决定选派留学生赴日学习证券业务,入选条件是精通日语并了解证券知识。当时,北京、上海、天津等几大考场均未发现合适人选,最后的希望落在了广州考点。负责推荐的深圳团市委偶然发现了禹国刚。日语专业出身的他,语言不在话下,证券知识考核也是第一个交了卷。这要归功于他博览群书的好习惯。1983年春,禹国刚成为我国首批赴日学习证券的留学生。
 
留学期间,禹国刚不仅学习了证券实务和理论,而且了解到:日本之所以能够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一点是融资方面坚持“两条腿走路”。他认定中国也要开拓资本市场,坚信自己定有用武之时。回国后,禹国刚调入了中国银行。工作之余,他用心钻研,埋头著书。1988年,完成了一部近30万字的专著《证券市场》。这时,深圳的证券交易市场已在萌芽形成之中。为了找钱融资发展,一些企业发了“内部股票”。早在1983年,深圳就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1988年,万科、金田、安达、原野等股票也陆续发行,并在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的柜台开始了最早的证券交易。1988年5月,深圳市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创建资本市场。为了筹建深交所,深圳市政府于当年11月成立了资本市场领导小组,禹国刚出任专家小组组长。
 
 
二、勇开先河,制度为纲
 
一个零基础的市场怎么建?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禹国刚带领他的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半年时间,翻译了境外资本市场法律法规等相关资料。经费缺乏,条件艰苦,他们先是在自家客厅办公,后来向深圳中国银行借了几套床褥和一间宿舍,搭建起简陋的办公室。经过艰苦奋战,禹国刚等人把国外的公司法、证券法、投资保护法、会计制度等英文资料一一译成中文,共计200多万字,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情况,形成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筹建资料汇编》,后来被称为中国第一部证交所“蓝皮书”。这为深沪两家证交所的筹建莫定了制度基础,成为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基石。
 
1990年上半年,“深市老五股”的交易量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人涌进股市,但落后的柜台交易根本无法满足需求,黑市交易愈演愈烈,股市面临巨大的风险。市场的发育迫切呼唤正规的证券交易所。筹备中的深交所反复演练,万事俱备,只欠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批复,但是没人敢发“准生证”。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股票证券姓资姓社,从中央到地方还在争论不休,谁来担这个政治风险?当时的深圳市领导李灏、郑良玉、张鸿义等人决定勇吃螃蟹,担当责任,先行先试,拍板决定深交所于1990年12月1日开始集中交易。这一天,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始试营业。
 
 
知识链接
 
深市“老五股”
深圳证券交易所在1990年12月开始试营业。而在深交所试营业之前,深发展、深万科、深金田、深安达以及深原野这5只股票已经在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公开柜台上市交易,史称“深市老五股”。20年过去了,这5只个股中,有的出现连续亏损、有的已改头换面。这5只个股当年的总市值尚不足今天的一只中小盘股,但它们却是即将燎原的星星之火,点燃深圳证券市场的第一把火。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