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房涛:见证深圳慈善事业创新发展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5 人已围观



 
我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工作经历,让我能看到政府、企业和市场三个方面。深圳市慈善会要做的不仅是普通的捐赠,更是社会价值的有效投资。
 
慈善成为终身奋斗的事业
 
2007年的深圳市慈善会刚刚成立不到3年,不管是认知度、影响力还是捐赠额,都很小。当时我带慈善会团队去深圳一家非常有名的慈善组织交流学习,两相对比,差距显而易见。
 
但是2008年几个大事件的发生,让深圳市慈善会在全国慈善组织的队列中脱颖而出。
 
首先是年初的雪灾,深圳市慈善会捐赠额高达2800多万元。接着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深圳市慈善会打了一场硬仗,我们团队“战斗”了50多天,中间几乎没有休息,每天都是接待排着队来捐款的人。
 
那时候一天跑5场捐赠活动是常态。有时上午在宝安国际机场,下午又在坪山坑梓,有些机构组织的募捐活动可能只募到5万元或者更少,但是对于这个活动的组织者而言,这就是他们为“5·12”做得最真心最热切的一件事。所以每一场活动我们都不落下,银行也跟着我们跑,捐赠人的钱直接转到银行的指定账户里,用于捐赠人最关注的紧急救援或灾后重建项目。
 
两个月里,我们组织参加了70多场慈善公益专项活动,所有工作人员都累得直不起腰、讲不出话。最后,市区两级慈善会共募集善款10.75亿元,是全国城市慈善会系统的第一名。
 
2008年12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华慈善大会上,深圳市慈善会获得了中华慈善奖,我们带领的21家捐赠人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表彰。大会结束后,我给29个同事和朋友发了短信,简单说了一下这个事。当时我还是处于一种工作的紧张状态,23个朋友瞬间回复了我,说我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也就是那天,我坚定了将慈善当作终身奋斗的事业的决心。
 
从“化缘慈善”到“经营公益”
 
2008年的慈善捐赠,体现了深圳的城市精神和品格,但我走访企业时也发现,个别企业为了抗震救灾,一激动把自己的流动资金捐了。2008年,个别企业的生产线停了一大半,还辞退了工人。
 
当时我也比较年轻热血,首创慈善要帮助捐赠人的理念,“不裁员不减薪就是最大的慈善,要跟企业主共克时艰”。只要企业在深圳市慈善会捐赠过,深圳市慈善会就愿意用“来深建设者关爱基金”项目帮助企业做普工到技术工的培训,留住劳务人员,等到经济复苏的时候,企业就可以快速恢复生产。
 
我觉得慈善不是一次性的捐助,而是可持续发展。很多企业认为公益就是抗震救灾、扶贫助学,这其实是因为慈善产品太少了。所以我们要做战略慈善,帮不同的捐赠人定制不同的慈善规划,秉持着这样的想法,2008年我们首创了冠名基金模式。
 
2008年年底,百丽国际公益基金捐800万元准备建一所希望小学,因为场地商议无果,我就问负责人,皮革行业里中小企业升级换代的核心和困难是什么?他说是设计和品牌。800万元做不了品牌,我们就商定做原创设计板块的公益。
 
当时深圳很多加工型的企业,赚的都是辛苦钱,因为设计和品牌都是别人的,我们就把这笔公益基金投放到中国皮革公益项目大赛,帮助培训大学生和初级设计师,慢慢推动产业变革和产业升级。
 
在大赛中获奖的学生会被送到米兰顶级设计学校学习,学成归来后深圳皮革的十大品牌企业将帮助他们设立工作室,以此扶持企业品牌和设计板块的发展,等他们设计的作品进入市场后,利润的10%将回流到基金。这个项目一方面帮助深圳企业的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源提升,另一方面也帮助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还提升了行业凝聚力和志愿服务精神,一年投入80万元,如今已经做到第10年了。
 
在我们的努力下,这种冠名基金战略目前已经延及250多家企业的管理基金,涵盖了14个领域,筹资规模超5.94亿元。
 
原来“化缘慈善”是要钱,现在“经营公益”是主动劝募、专业运营,不再被动“等钱上门”。我们走出去跟企业家、商业平台组织、金融机构打交道,吸引他们参与进来,通过战略慈善、公益创投、慈善信托等多种方式实现公益的自我造血,把消耗型的捐赠转化成影响力投资,转化成社会价值投资。
 
有效是公益最珍贵的品格
 
阳光透明是公益的底线,但我认为有效是公益最珍贵的品格。一是慈善的生态圈要均衡发展,即研发、执行、金融、品牌、创意各有分工;二是像企业一样学会做减法,能够有核心服务力,在重点领域让捐赠人满意;三是善用互联网科技和公益金融的力量,以人人公益和慈善咨询打造“深圳模式”。
 
公益金融目前在深圳是一个刚起步的阶段,前不久,《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出台,鼓励慈善组织进行合法、安全、有效的投资。
 
我们原来就是将筹款存放在银行“吃利息”,这种保守的保值增值行为,资金产生效能不高。
 
现在按照新规,慈善机构可以通过第三方做保值增值,一年的收益可能能提升三四个点,在我看来,公益金融就是让公益为金融注入良心和血脉,让金融为公益插上翅膀。
 
传统的慈善还只停留在捐款捐物上面,这只能呈现线性效用,但公益金融却可以呈现指数效应,让金融领域的方式、智慧服务于慈善公益的有效性。
 
但是公众会认为金融有风险,对此会有质疑,所以审慎投资以及如何做好防范措施,是公益组织要思考的。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