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董小明:向世界传播中国水墨艺术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5 人已围观



 
我到了深圳之后有个强烈的感受,中国的社会在发生着变革,但这个变革缺少艺术家的参与。
 
率先在全国推行“客座画家”制度
 
罗湖区黄贝路怡景花园禄景道10号,一棵大树的正对面是一座30多年的老房子。1986年画院成立后,花了30多万元买了这栋小楼。1997年我进入画院时,正好赶上画院迁入银湖新址,这里改成版画工作室。我一入职就背着行李到了新址,开始和工人一起打理楼房,晚上也睡在那儿。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掀起了一股文化设施建设风潮。深圳非常重视文化,讲物质文明,也讲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深圳画院正是当时新八大文化设施之一。从怡景花园的一栋小楼到银湖的艺术殿堂,从求贤若渴到人才济济,从初生牛犊到自成一派,从默默无闻到全国美术重镇,深圳画院是深圳20世纪90年代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
 
深圳市文化事业是靠政策和人才发展起来的,“不是猛龙不过江”。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的艺坛就汇集了陆俨少、唐云、宋文治和程十发“四大家”,他们成为深圳文化的宝贵资源。因为深刻认识到人才对艺术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从2000年起,深圳画院率先在全国画院中推行“客座画家”制度。
 
“客座画家”所聘任的对象是海内外从事视觉艺术创作的专业人士。迄今为止,已有来自欧、亚、非、北美、南美30多个地区,70余位艺术家,在深圳创作、研究、交流、办展,从而扩大了专业队伍。在客座画家制度基础上,深圳画院从2012年开始实行签约艺术家制度,进一步打造了一支包括驻院艺术家、客座艺术家、签约艺术家在内的专业美术创作队伍。
 
开拓都市水墨大课题
 
我到了深圳之后有个强烈的感受:中国的社会在发生着变革,但这个变革缺少艺术家的参与。为什么没有艺术家来表现深圳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是我就提出“深圳画家画深圳”这样一个课题,组织画家一起来画深圳,到华侨城、国贸大厦、罗湖口岸、大梅沙等地写生,展览引起社会广泛兴趣,这批作品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以后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传统中国山水画革新,重点是要改变长期远离人们生活的状况。世界上的任何一个画种都可以表现城市,唯独传统中国山水画不画城市。我们要表现出变革中我们生存的环境,画城市,我称之为“城市山水画”。我认为,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山水画,应该面对工业文明和信息时代的自然观和审美意识的变化而改革。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我们的“城市山水画”课题也就应运而生。进而,我们研究水墨和都市的关系,开拓了都市水墨这一中国画与时代同行的大课题。
 
我来深圳之后推动的另一件事,是创立“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自1998年以来,“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已经成功连续举办多届。它缘起于1988年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一起推出的“北京国际水墨邀请展”,这是中国第一次策办的国际性美术展。它既弘扬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又与国际和时代接轨。当时我还提出要办成“双年展”。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承担着中外文化交流的责任,所以我来到深圳以后首先就是筹划这个事情。
 
那时我们设想,每两年办一次,一次在北京,一次在深圳。那时其他的城市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而深圳的经济社会发展可以给文化事业提供一定的资源,当时包括市委、市政府都全力支持。展览时,全国各地画院的代表和最有代表性的画家都来了,特别是中国台湾的画家,国外我们也邀请了一些。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