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改革之路 改革之路
-
陈影宏: 麦当劳光华餐厅见证深圳人的 “欢聚时光”(一)
口述史有一句话说:“不到罗湖东门老街,就不算到过深圳。”从20世纪90年代起,罗湖就是深圳的中心区。作为当时罗湖最繁华的商业街,东门老街闻名遐迩,是深圳商贸业的一面旗帜。1990年,初到深圳的我最喜欢骑着二八自行车来罗湖东门赶集,书店、茶楼、戏院都是当时的“网红打卡地”,解放路上卖着各种新奇玩意儿,一路人山人海。从位于东门光华楼的麦当劳光华餐厅,我开始
2024-09-06
阅读更多 -
宋联安: “青春之花”在罗湖绚丽绽放(四)
口述史罗湖是我的家。我在罗湖工作了几十年,对罗湖的感情是很深的。1989年,我到美国一所大学学习交流。我讲我从深圳来,人家不知道。但是一讲罗湖,他们就说:“Beautiful!” “Shopping!”罗湖和罗湖桥世界闻名,我作为罗湖人非常骄傲。我是共青团干部出身,骨子里对年轻人有一种热心和爱心。一讲到青年,我的心里就热情澎湃,像燃着一团火。这些年来,我见证着罗湖区青
2024-09-05
阅读更多 -
宋联安: “青春之花”在罗湖绚丽绽放(三)
口述史罗湖是我的家。我在罗湖工作了几十年,对罗湖的感情是很深的。1989年,我到美国一所大学学习交流。我讲我从深圳来,人家不知道。但是一讲罗湖,他们就说:“Beautiful!” “Shopping!”罗湖和罗湖桥世界闻名,我作为罗湖人非常骄傲。我是共青团干部出身,骨子里对年轻人有一种热心和爱心。一讲到青年,我的心里就热情澎湃,像燃着一团火。这些年来,我见证着罗湖区青
2024-09-05
阅读更多 -
宋联安: “青春之花”在罗湖绚丽绽放(二)
口述史罗湖是我的家。我在罗湖工作了几十年,对罗湖的感情是很深的。1989年,我到美国一所大学学习交流。我讲我从深圳来,人家不知道。但是一讲罗湖,他们就说:“Beautiful!” “Shopping!”罗湖和罗湖桥世界闻名,我作为罗湖人非常骄傲。我是共青团干部出身,骨子里对年轻人有一种热心和爱心。一讲到青年,我的心里就热情澎湃,像燃着一团火。这些年来,我见证着罗湖区青
2024-09-05
阅读更多 -
宋联安: “青春之花”在罗湖绚丽绽放(一)
口述史罗湖是我的家。我在罗湖工作了几十年,对罗湖的感情是很深的。1989年,我到美国一所大学学习交流。我讲我从深圳来,人家不知道。但是一讲罗湖,他们就说:“Beautiful!” “Shopping!”罗湖和罗湖桥世界闻名,我作为罗湖人非常骄傲。我是共青团干部出身,骨子里对年轻人有一种热心和爱心。一讲到青年,我的心里就热情澎湃,像燃着一团火。这些年来,我见证着罗湖区青
2024-09-05
阅读更多 -
廖虹雷: 罗湖是深港经济文化交流的“先行者”(三)
口述史我叫廖虹雷,出生在深圳阳台山脚下的山村,在罗湖生活了数十年。20世纪80年代在罗湖工作的6年里,我亲眼见证了罗湖凭着开拓拼搏精神和敢想敢干的先锋观念,成为深圳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田”和“窗口”。以“三天一层楼”为代表的“深圳奇迹”发生在罗湖并为全世界所关注,都不是偶然的。树影再长,离不开树根。罗湖是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开发的城区,与香港山水
2024-09-05
阅读更多 -
廖虹雷: 罗湖是深港经济文化交流的“先行者”(二)
口述史我叫廖虹雷,出生在深圳阳台山脚下的山村,在罗湖生活了数十年。20世纪80年代在罗湖工作的6年里,我亲眼见证了罗湖凭着开拓拼搏精神和敢想敢干的先锋观念,成为深圳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田”和“窗口”。以“三天一层楼”为代表的“深圳奇迹”发生在罗湖并为全世界所关注,都不是偶然的。树影再长,离不开树根。罗湖是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开发的城区,与香港山水
2024-09-05
阅读更多 -
廖虹雷: 罗湖是深港经济文化交流的“先行者”(一)
口述史我叫廖虹雷,出生在深圳阳台山脚下的山村,在罗湖生活了数十年。20世纪80年代在罗湖工作的6年里,我亲眼见证了罗湖凭着开拓拼搏精神和敢想敢干的先锋观念,成为深圳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田”和“窗口”。以“三天一层楼”为代表的“深圳奇迹”发生在罗湖并为全世界所关注,都不是偶然的。树影再长,离不开树根。罗湖是深圳经济特区最早开发的城区,与香港山水
2024-09-05
阅读更多 -
陈杨生: 无数人才在罗湖开启追梦人生(四)
口述史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头10年,正是深圳发展上台阶阶段,需要的人才特别多,向往深圳的人也特别多。当时的罗湖,成为深圳招才引智的大门。1997年深圳人才大市场在罗湖宝安北路开业,它在机制、运营上的一系列开拓创新举措,为我国人才和劳动力走向市场开了改革先河,打造了样板。无数南下的求职者,背负梦想,满怀雄心,奔赴深圳,落脚罗湖,在此开启他们的精彩人生。
2024-09-05
阅读更多 -
陈杨生: 无数人才在罗湖开启追梦人生(三)
口述史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头10年,正是深圳发展上台阶阶段,需要的人才特别多,向往深圳的人也特别多。当时的罗湖,成为深圳招才引智的大门。1997年深圳人才大市场在罗湖宝安北路开业,它在机制、运营上的一系列开拓创新举措,为我国人才和劳动力走向市场开了改革先河,打造了样板。无数南下的求职者,背负梦想,满怀雄心,奔赴深圳,落脚罗湖,在此开启他们的精彩人生。
2024-09-05
阅读更多 -
陈杨生: 无数人才在罗湖开启追梦人生(二)
口述史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头10年,正是深圳发展上台阶阶段,需要的人才特别多,向往深圳的人也特别多。当时的罗湖,成为深圳招才引智的大门。1997年深圳人才大市场在罗湖宝安北路开业,它在机制、运营上的一系列开拓创新举措,为我国人才和劳动力走向市场开了改革先河,打造了样板。无数南下的求职者,背负梦想,满怀雄心,奔赴深圳,落脚罗湖,在此开启他们的精彩人生。
2024-09-05
阅读更多 -
陈杨生: 无数人才在罗湖开启追梦人生(一)
口述史20世纪90年代末及21世纪头10年,正是深圳发展上台阶阶段,需要的人才特别多,向往深圳的人也特别多。当时的罗湖,成为深圳招才引智的大门。1997年深圳人才大市场在罗湖宝安北路开业,它在机制、运营上的一系列开拓创新举措,为我国人才和劳动力走向市场开了改革先河,打造了样板。无数南下的求职者,背负梦想,满怀雄心,奔赴深圳,落脚罗湖,在此开启他们的精彩人生。
2024-09-05
阅读更多 -
谭光耀: 近半个世纪“三趟快车” 经罗湖驶向香港(三)
口述史751、753、755,这三趟专门运输供港鲜活产品的列车,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三趟快车”,曾经是香港与内地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从1962年到2010年,在近半个世纪里,“三趟快车”载满全国天南海北的丰富物产,分别从武汉、上海、郑州始发,最终停靠在当时位于深圳罗湖笋岗的原深圳北站。经过快速组织过关,第二天,这些鲜活产品便出现在香港的各个茶楼、酒店以及市民餐桌
2024-09-05
阅读更多 -
谭光耀: 近半个世纪“三趟快车” 经罗湖驶向香港(二)
口述史751、753、755,这三趟专门运输供港鲜活产品的列车,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三趟快车”,曾经是香港与内地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从1962年到2010年,在近半个世纪里,“三趟快车”载满全国天南海北的丰富物产,分别从武汉、上海、郑州始发,最终停靠在当时位于深圳罗湖笋岗的原深圳北站。经过快速组织过关,第二天,这些鲜活产品便出现在香港的各个茶楼、酒店以及市民餐桌
2024-09-05
阅读更多 -
谭光耀: 近半个世纪“三趟快车” 经罗湖驶向香港(一)
口述史751、753、755,这三趟专门运输供港鲜活产品的列车,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三趟快车”,曾经是香港与内地几代人的共同记忆。从1962年到2010年,在近半个世纪里,“三趟快车”载满全国天南海北的丰富物产,分别从武汉、上海、郑州始发,最终停靠在当时位于深圳罗湖笋岗的原深圳北站。经过快速组织过关,第二天,这些鲜活产品便出现在香港的各个茶楼、酒店以及市民餐桌
2024-09-05
阅读更多 -
林圣华: “东深精神”依旧在深圳水库边回响(四)
口述史位于罗湖区的深圳水库,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东深供水工程被誉为“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20世纪60年代,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上万名东深供水建设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山劈岭、凿洞架桥、修堤筑坝,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供水工程。1965年3月1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向香
2024-09-05
阅读更多 -
林圣华: “东深精神”依旧在深圳水库边回响(三)
口述史位于罗湖区的深圳水库,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东深供水工程被誉为“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20世纪60年代,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上万名东深供水建设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山劈岭、凿洞架桥、修堤筑坝,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供水工程。1965年3月1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向香
2024-09-05
阅读更多 -
林圣华: “东深精神”依旧在深圳水库边回响(二)
口述史位于罗湖区的深圳水库,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东深供水工程被誉为“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20世纪60年代,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上万名东深供水建设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山劈岭、凿洞架桥、修堤筑坝,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供水工程。1965年3月1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向香
2024-09-05
阅读更多 -
林圣华: “东深精神”依旧在深圳水库边回响(一)
口述史位于罗湖区的深圳水库,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东深供水工程被誉为“生命水、政治水、经济水”,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20世纪60年代,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上万名东深供水建设者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山劈岭、凿洞架桥、修堤筑坝,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供水工程。1965年3月1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向香
2024-09-05
阅读更多 -
陈志超: “南国红豆”厚植罗湖这片文化热土(三)
口述史我是一名粤剧演员,祖籍东莞,出生在顺德的一个粤剧梨园世家,我的父母都是粤剧演员。我的事业发展是在深圳罗湖。我非常幸运,在罗湖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见证了深圳市粤剧团的诞生与发展,也见证了能代表深圳水平的粤剧精品的出炉以及罗湖文化事业从大胆拓荒到蓬勃发展的巨大变化。罗湖以创新的勇气与执着,在探索中前行,在文化领域闯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024-09-05
阅读更多 -
陈志超: “南国红豆”厚植罗湖这片文化热土(二)
口述史我是一名粤剧演员,祖籍东莞,出生在顺德的一个粤剧梨园世家,我的父母都是粤剧演员。我的事业发展是在深圳罗湖。我非常幸运,在罗湖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见证了深圳市粤剧团的诞生与发展,也见证了能代表深圳水平的粤剧精品的出炉以及罗湖文化事业从大胆拓荒到蓬勃发展的巨大变化。罗湖以创新的勇气与执着,在探索中前行,在文化领域闯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024-09-05
阅读更多 -
陈志超: “南国红豆”厚植罗湖这片文化热土(一)
口述史我是一名粤剧演员,祖籍东莞,出生在顺德的一个粤剧梨园世家,我的父母都是粤剧演员。我的事业发展是在深圳罗湖。我非常幸运,在罗湖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见证了深圳市粤剧团的诞生与发展,也见证了能代表深圳水平的粤剧精品的出炉以及罗湖文化事业从大胆拓荒到蓬勃发展的巨大变化。罗湖以创新的勇气与执着,在探索中前行,在文化领域闯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024-09-05
阅读更多 -
李传芳: “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在罗湖炼成(五)
口述史"三天一层楼"是深圳奇迹的一个代表1984年9月4日,国贸大厦主体工程顺利完成,标高160米。那时候已经调任深圳市副市长的我,应邀参加了封顶仪式。当时,工人们买了一挂长160米的鞭炮
2024-09-05
阅读更多 -
李传芳: “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在罗湖炼成(四)
口述史1984年3月15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正在建设中的当时中国第一高楼——位于罗湖区的深圳国贸大厦主体建设速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新纪录,这是我国高层建筑历史上的奇迹,标志着我国超高层建筑工艺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天一层楼”就此从罗湖扬名全国,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并享誉至今。1984年国贸大厦封顶后,在此后10年左右的时间里,
2024-09-05
阅读更多 -
李传芳: “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在罗湖炼成(三)
口述史1984年3月15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正在建设中的当时中国第一高楼——位于罗湖区的深圳国贸大厦主体建设速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新纪录,这是我国高层建筑历史上的奇迹,标志着我国超高层建筑工艺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三天一层楼”就此从罗湖扬名全国,成为“深圳速度”的标志并享誉至今。1984年国贸大厦封顶后,在此后10年左右的时间里,
2024-09-05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