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为打工文学立言

作者: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中心 来源: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3-01-10 人已围观



陈辽( 江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目前,一些人由于对打工文学未做深入研究,因而对之存在误解,这在客观上降低了打工文学的意义和价值。有人把打工文学与《包身工》等旧时代反映工人生活的作品等同,似乎打工文学早已有之。其实,今天的打工者来自生活基本有保障的农村,打工出于自愿,其人身自由和人权是得到尊重的。另一种误解是把中国的打工文学与美国当年的西部文学等同,认为打工文学在外国早已有之。这是不对的,深圳等经济特区在开发前不像美国西部开发前那样原始、荒凉,打工文学的内容也迥异于西部文学。还有人将打工文学和海外华人的移民文学等同,认为打工文学在海外华人中也有。事实上,移民的处境与打工者很不相同,移民文学与打工文学也迥异其趣。所以,我认为打工文学是中国文学百花园里的一簇新花,也是世界文学中的一枝异卉。

打工文学的特点是鲜明的,具体表现为作品中的种种现代意识。如:一、风险意识。打工者承担外出闯荡的风险,毫不犹疑地投身打工行列,开辟自己的新前途。二、竞争意识。打工者进入特区、大中城市后,打工者之间就开始了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中外企业之间,中国人与外国人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打工者很快形成竞争意识并参与其中。三、民主意识。如果说打工者在农村和原单位习惯于“家长制”和“长官意志”,那么到了开发区城市,他们的民主意识苏醒了,张扬了。在《我们INT》中的“我”一口气几百字表达了对香港总管的抗议,这个“我”就体现了打工者的集体意愿和民主意识。可以说,今日中国民主意识最鲜明最强烈的,就是打工阶层。四、开拓意识。打工本身为的就是实现从农村走向城市的转变,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开拓新生活。《来自女儿国的报告》里的赵露珍,便是“从一个农家女变成了‘女儿国的国王’,跻身企业家行列”,成了打工者富于进取开拓的象征。五、拼搏意识。打工者的拼搏精神是罕见的。小说《打工女郎》中的康珍认识到“深圳是一个让你可以拼搏的世界”,
诗歌《深圳语言问题》写道,“到了深圳就讲深圳话吧!/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些最具深圳特色的方言/几百万打工仔们一个个都使得颇标准而流利”,即是这种拼搏精神的表现。总之,打工文学表现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性格,这是最宝贵的!

刘峻骧(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无论从文学意义、社会意义,或者从民族学意义上来讲打工文学,我们都可以评论它。我一直很关注深圳文化的发展。打工文学这个议题选得很好,有人说宝安区搞这个研讨会是政府行为,可是,这种政府行为并不命令你写什么,并不是要你写宝安如何,并且打工文学也并没有写宝安如何。我觉得多有这样的政府行为就好了,我们国家那么多政治家都来关注文化,只会是文化的幸事。

打工文学是深圳独特的民俗文化学的新生事物。昨天我听打工作家发言说,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不是别人的,我觉得这是对的,一切艺术创作都要走自己的路。打工文学跟女性文学不一样,后者以性别区分,而打工文学是特定的,是深圳地区,或者说珠江三角洲地区二十年来涌现出来的新文学现象。打工文学是一种体验人生的文学,打工者敢于走出家园,敢于自我超越。打工作家张伟明现在是广东文学院的专业作家,而周崇贤则是《南海日报》副刊部副主任,他们从一个打工者变成了一个文化工作者,人类的文明就是不断超越的。深圳抓住了这样一批作家,又抓到了这么多的专家、学者,很令人欣慰。苏东坡曾说过,“国之长短在风俗”,我希望宝安政府多拿出一点钱来培养更多的作者,让我们的打工文学和打工作家不断地超越。真正的文学艺术,不要去追求那些时髦或当红的题材、写法,当然也不限定打工作家非得写打工生活,作家你感悟什么都可以写,但你必须直面人生。让我们看看川端康成和聂鲁达在获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讲,川端康成讲的是《美丽的日本和我》,他讲了大量的俳句、插花等,作为一个作家,你要努力学习别的东西;而聂鲁达谈的则是他们智利的国土,他就讲他那个长长的、美丽的、很特别的国土,赞美他的人民。我们也应该赞美我们的时代,尽管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有些地方糟糕透顶,但要看到我们的时代是不断地前进的,我们的打工作家不要发牢骚,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把大旗扛起来。


                                                                                                                                            原载《深圳商报》2000 年10 月8 日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