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深圳,你被谁抛弃? ——从“候鸟北飞”看深圳的危机意识

作者:呙中校 来源:《深圳新文学大系: “非虚构写作” 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3-01-17 人已围观



时空的轮回
谁抛弃了深圳?深圳人可能会有满腹的牢骚,认为是中央抛弃了深圳。自20 世纪90 年代中央决定开发浦东以来,人们似乎觉得上海在发展上总能得到政策上的“照顾”和“扶持”,而作为特区的深圳却被“忽视”甚至被“限制”。的确,上海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中央的大力支持。在“九五”期间(1996—2000 年),上海市的基建资金达到两千二百七十四亿元,超过前四十年总和的两倍。这是极惊人的数字,钱从哪儿来呢?上海市政府2001

年全年收入只有一千三百亿元,若仅靠市政府的资金,没有中央政府拨款及其他优惠政策,根本不可能连年进行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以吸引外商投资。但是,深圳特区在已经享受了十几年的特殊政策后,经济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和规模,继续享有特殊政策是不合理的。因此深圳人自己也明白,给予特区的优惠政策是不可能长期存在的。

谁抛弃了深圳?从地缘条件和时代背景来看,深圳近年来竞争力下降是因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不利地位,但这是深圳被“抛弃”的表面原因所在,因为时空因素的限制,是一个经济系统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无法回避的问题,而深圳特区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茫然和不知所措却是有更深层次原因的,那就是深圳过去二十二年的发展更多的是得益于政策倾斜和优惠,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也没有确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具体原因如下:

1. 国有经济改革迟缓。据有关统计,截至去年底,深圳市仍有半数以上的国有企业没有真正放活。值得注意的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存在政策障碍,一些政府部门一遇到政策障碍就束手无策;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国有企业和政府不敢冒改革的风险,或者担心改革成本太高,有的政府官员甚至顾及自己的“位子”而不愿“惹麻烦”。在以改革著称的深圳特区,政府和企业阶层出现改革迟缓、改革心态减弱的现状,这是深圳市的改革出现弱化的明显迹象。

2. 政府部门效率低下。无论是投资方还是普通市民都对目前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颇有埋怨。各部门间的配合衔接也经常出问题,增加了投资的成本。相比之下,内地城市为吸引投资而进行的政府职能改革却卓有成效。比如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将贸易企业办理进区手续的时间由一个多月缩短到一天,把空运货物通关速度由七天缩短到十小时内;到漕河泾开发区投资的企业,只要对有关部门的告知作出承诺,即可获前置审批许可证,三个工作日内就能拿到工商执照。深圳市政府部门改革难以推动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许多政府部门官员都是当年特区建设的功臣,这是不能不考虑的感情问题。但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不少部门和人员因为特区特权而养成的“特性”——对于有些部门来说,因为特权而获得额外利益,比如前不久的暂住证问题,尽管中央已经规定取消暂住证收费,但深圳有关部门却要挖空心思来弥补这个利益黑洞。2001 年10月30 日,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全面清理整顿外出或外来务工人员收费的通知》,主要内容是:除最高不超过五元的证书工本费外,各地对外来人口所征收的暂住费、暂住人口管理费等七种收费一律取消。今年6 月3日深圳开始恢复办理暂住证,但人们发现暂住证比以前难办了。办证难的一个原因在于手续繁琐,“门槛”太高。按照规定,办理暂住证时必须提交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计划生育、就业证、人事手册等有关证明材料,手续极为繁琐。有人统计,办一个暂住证要盖十一个公章:签订流动人口合同要盖两个章,查验流动人口生育证明盖两个章,就业证盖两个章,深圳特区劳务工指标登记本盖两个章,暂住户口登记盖一个章,深圳市暂住人口登记表盖两个章,少一个都不行。到后来,办证手续终于简化了,但2002 年7 月9 日,深圳市人口管理工作会议做出一项决定:将对出租屋开征综合治安管理费。深圳市公安局责人在会上坦承,开征治安管理费,就是为了弥补今年深圳暂住证收费大幅下降后的亏空(《南方周末》2002 年7 月25 日)。另外,企业前往劳动局办理暂住证事宜,劳动局提出要收取培训费五百元,急于办证的人员可以先交费,凭发票可以先办证……总之,围绕暂住证的故事没完没了。对于一个财政收入在全国位于前列的经济发达城市,却一直斤斤计较暂住证费用,难怪网上有人为深圳感到“脸红”。在深圳,暂住证收费不但关系到深圳市公安、劳动、财政、人事、计生、物价、社保等七个部门,而且围绕暂住证和边境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产业,比如代办证件、出入关口的“带路”、派出所“查证”、收容所“收留”以及从收容所“赎人”等。所以人们说,这两年内地正在补改革开放的“课”,而深圳的政府和企业却在补内地过去的“课”。所有这些,不但已经严重损害了深圳的城市形象,同时使其投资环境趋于低劣。

3. 治安环境日趋恶劣。离开深圳到外地工作的人,每每说到深圳的治安都会带着一份恐惧。只要去东门步行街走走,或去深南中路天虹商场的天桥看看,准叫你大吃一惊。在深圳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一方面路上不断有查暂住证或边境证的,不断有“三无”人员被车押走;另一方面却是小偷横行,砖头党、摩托党肆虐。2002 年7 月19 日上午9 时,在国贸大厦对面的深房广场发生持枪抢劫血案(《南方都市报》),这时深圳打“两抢”战役刚受到表彰和嘉奖不久。没有良好的治安环境,如何能吸引投资和人才呢?

4. 城市环境捉襟见肘。近年来深圳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多项荣誉。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城市总体规划获得了国际建协“艾伯克隆比爵士荣誉奖”,这是一个含金量颇高的奖项,它不是对某一单项的奖励,而是对深圳二十年城市建设成就的一个充分的肯定。但是,对深圳比较了解的人却会感到迷惑:人民河及深圳河位于深圳市中心,但多年来一直臭气熏天;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深圳交通却非常拥挤,“未老先衰”(不能说这个新兴城市没有规划好。深圳城市规划与道路设计从一开始就从行车角度考虑,因此各大宾馆、会议场所以及写字楼等开车进出都很方便,但要步行过去却是难以摸着门的,所以深圳适合有车一族而不适合步行一族,但没有想到的是深圳现在车满为患。据说现在有人提出解决方案,即把深南大道上的公交大巴数量减少,与其他城市优先发展公交相比,深圳此举让人大跌眼镜,这已经不是“头疼医头,脚痛治脚”了,而是“头疼医脚”);深圳文化休闲场所有限,无论是周末还是平时,深圳书城人满为患,但书城居然因此被评入深圳十景之一,这只能更被外人哂笑了;名为濒海城市,但全市只有一个免费的开放型海滩大梅沙,而且距离市区遥远……最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违章建筑在这个国际化花园城市几乎无所不在!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