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瘟疫,人类的影子——“非典”溯源

作者:杨黎光 来源:《深圳新文学大系: “非虚构写作” 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3-01-18 人已围观



用康复“非典”病人的血清来救郑小姐,是因为康复者血清中带有大量专门对付“非典”病毒的抗体,把它注射到郑小姐身上,就如同派来增援部队,加强了她自身的抗体的力量,更有效地对付复制得太多太快的病毒。

决定用康复病人的血清治疗郑小姐后,并不一帆风顺,医学的道路上还有好多我们常人并不了解的知识。用血清,首先就要找到和郑小姐相匹配的血型。这一点并不是很容易,因为深圳市总共只有几十个“非典”病人,有些仍在住院期间,有的出于年龄等原因并不一定能抽血,有的能抽血但不一定血型符合。就算是找到了与郑小姐血型相配的人,他们的身体状况行不行?还有他们刚刚大病一场,身体一定很虚弱,现在愿意抽血献给别人吗?

一切都是未知数。寻找“未知数”的时间简直要用分钟来计算了。

郑小姐是A 型血,东湖医院迅速查找已经康复的病人的血型,很快查到一位三十四岁的张先生也是A 型血。

医院紧急联络张先生,张先生得知原因后,二话没说,迅即赶往深圳市血液中心,一下子捐出了五百毫升血浆。曾为“非典”患者,张先生饱受折磨,非常了解病人的痛苦和情势的紧急。作为“非典”康复者,张先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帮助人类早日战胜“非典”。

他说:“如果捐血能救人性命,这将是我最大的快乐!”

深圳市血液中心一路绿灯,为了救人,尽管已是下班时间,但参与采血、质控、检测一系列工作的十多名工作人员全部坚守岗位。午夜,合格的血清出库了,党支部书记周一炎亲自飞车将血清送到东湖医院。医护人员立即在专家的指导下,为昏迷中的郑小姐输入经过处理的血清。

夜更深了,医护人员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监护仪上各项生命体征的参数,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甚至连麻醉科的医生也守在旁边,做好了气管插管的准备,一旦出现不测,立即插管抢救。

5 月5 日清晨五点,病历记录上清楚地记下了这个时间,郑小姐的血氧饱和度缓缓地上来了,心率稳定了,康复病人张先生血液中的抗体,对郑小姐体内的病毒起到了中和与抑制的作用。

眼睛充满血丝的医护人员会心相视,流露出欢欣,这一步走对了。接下来的一天一夜,是最关键的时刻,任何一点细小的变化没有及时处理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任何细致的描述都比不上结果——结果是,一只脚已经踏进鬼门关的郑小姐终于被抢救回来了。就在她醒过来的那天,一位护士为她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并把话机移到她的床头,将话筒递到她的耳边,当郑小姐听到妈妈关切的声音时,自发病以来一直没有掉过眼泪的她再也抑制不住了,虽然由于仍然戴着氧气面罩哭不出声,但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串一串地顺着面颊而下。郑小姐康复后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献血,献给需要康复病人血清救命的病人。

经过生与死的考验,人的精神应该会有一个升华。

6 月10 日,深圳市最后一位“非典”患者康复,走出东湖医院。从1 月26 日收治第一位“非典”患者至今,这座有着五百万常住人口、两百多万流动人口的城市,累计发现“非典”病例五十三例,死亡一例,除四例转院,其他全部治愈。

深圳的“非典”疫情有三个特点:一、病例为散发性,没有出现群发现象和集体发病高峰;二、治愈率高,病死率低;三、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发病。对于最后这一点,有人认为是深圳的幸运,因为在深圳发现的五十三例“非典”病例中,没有出现“超级传播者”,即“毒王”。如何产生“毒王”,这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检索一下这次全世界发生的

“非典”疫情,我们就会发现,哪一个地方出现“超级传播者”,哪个地方就会受到重创。

从这一点上来说,如果我们能找到检验出“超级传播者”的方法,那么我们今后对“非典”疫情的防控恐怕就会容易得多。
               
                  
                                                                                                     原载《瘟疫,人类的影子——“非典”溯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年版

很赞哦! ( )

上一篇:摇篮

下一篇:报告文学漫谈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