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古诗咏南山:宝安春色篇  

作者:周保民 来源:《南山掌故》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8-01 人已围观

宝安春色篇
[明]周希曜
 
海邦繇来传春令,云物明媚乐事宽。
太史书年绘安阜,博得闾井景色繁。
家家楼台缠珠绣,紫骝笃速骤宝鞍。
野叟携杖讴耕凿,儿童喧呼却成团。
红裙笑捻桃李枝,连袂队队且往观。
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
青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
酩酊畅叙不觉剧,玉山欲颓兴讵残。
曲终人静铃铎起,唯见明月满阑干。
挑灯爰记艳冶胜,信手伸楮墨未干。
含毫忽然神遄迋,几人凄冷几处欢。
 
【译文】
 
南国海疆从来都是辽阔中华大地上春的使者,明媚的春光总让人赏心悦目事随人愿。
 
河清海晏物阜民康万物灵长,好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家家楼台张灯结彩,马蹄笃速,紫骝骏马也骤然换了新的马鞍。
 
乡野的老人拄着拐杖讴歌“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的美好生活,孩子们喧闹呼喊打成一团。
 
妇女们手里拿着刚刚摘来的桃李花枝,携手结对一起去观看鞭春的仪式。
 
鞭炮声声,此起彼伏响彻夜空,欢庆的歌声阵阵,如潮水拍打海岸。
 
人们簇拥着扎好的春牛将它高高抬起,巡游在田间的道路上,祥瑞的麒麟婆娑起舞,盘桓流连。
 
酒到醉时叙不休,身体已经不听使唤了,但兴致怎能就此终结?
 
曲终人静,晚风中传来阵阵风铃的声响,只见天上的明月将月光洒满整个栏杆。
 
拨动灯火要把这美丽的盛世记录下来,随手将墨盒打开,发现砚台里的墨汁还没干。
 
吮笔思索之际忽然心里涌出一丝惶恐,在这个欢乐的春令时节是否全县百姓都过得安康?
 
【后注】
 

周希曜,明天启四年(1624)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任新安县知县。任期满后,调任晋宁(今属云南省)知州。著有诗集《南华草》、文集《寓园合刊》,曾主持重修《新安县志》。这首诗反映的是明代新安县耕春仪式的场景。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古人认为只有“四者不失”才能“五谷不绝”。《礼记·月令》记载:“天子亲载耒耜……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籍。”并规定:“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向全国下诏:“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自此之后,上至皇帝,下至县令,每年必率所属官民举行耕春仪式,一方面祈求风调雨顺、物阜民康,另一方面,鼓励和提醒百姓抓住春耕播种的最佳时期。至明清,耕春仪式已发展出一套十分复杂的流程,通常在每年农历二月或者三月的己亥日举行。
 
明万历元年(1573)新安建县后,在南山山脚(今前海东滨路和党校路交界处)创建“春牛堂”。每年春耕伊始,新安知县都要在春牛堂举行耕春仪式,这里是古代深港地区重要的仪典场所之一。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