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敢用疯狂弄大潮

作者:黄启键 来源:《一滴敢报江海信》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8-16 人已围观

见过无数建筑,都没有如此富有创意的新奇造型。
 
多年前,看着当时被称为大浪服装基地的产业园区里,有个超乎常规的不规则建筑物从地底冒出,不禁多看几眼。而今,在已成为大浪时尚小镇的这个园区,这片建筑已经特别引人注目了。
 
用无人机鸟瞰这个建筑群,仿佛是一只在平地上展开健硕的翅膀,准备腾空而起的雄鹰。而实地进入建筑群,其构件造型、施工细节和创意理念,真是叹为观止。
 
这是一个由深圳本地著名的时装品牌企业建造的总部基地,已施工10年之久,部分已完工,进驻了逾千名设计营销等工作人员。整体而言,要完工尚待时日。据陪我参观的施工总监说,来自新西兰的总设计师认为建设速度太快了,其设计观念传承了西班牙高迪风格,而高迪设计的经典建筑有的建了上百年。
 
施工总监调侃说,这项目他们叫“三疯”工程,一个“疯子”是业主老板,另一个“疯子”是设计师,还有一个“疯子”是承建单位,三者大胆而疯狂地接受了奇思妙想的挑战。
 
建筑群的上方,是两个巨大无比的叶片脉络造型的架子。这架子一前一后覆盖在两大建筑体的中段。前面的建筑由入口、中庭和两侧厂房、酒店等连成一体,主体顶上均是叶子的造型,特别是分布着的12片向上平行舒展的芭蕉叶片构造物,特别显眼。后面的大概是用作办公生产的建筑物,外立面和房顶是由56个双曲面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叶片造型。就连建筑物外立面的玻璃窗花也大量采用叶纹状装饰,连廊阳台部位布置成鸟窝状,观光电梯塔楼做成莲花状。还有根茎状的基座,贝壳形状的地下空间采光井,以及大量的海浪造型。许许多多大小不一、规格多变的曲面和抛物线、螺旋线状的曲线,无不在阐释这个建筑一切灵感均来自大自然。钢筋、钢材、混凝土连同大量碎拼的瓷片、砖块、异形幕墙墙花等建筑材料,要在这11万平方米的建筑物里,充分展示自然生态与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
 
设计师从高迪大师传承而来的现代仿生学理念,给施工带来了诸多难题。建筑物顶上叶脉钢结构,从地面往上看却似鱼翅骨架,如此大跨度的钢结构从建筑安全角度来讲,突破了目前国内所有设计规范,没有标准可循。建设者反复论证,甚至专门到湖南大学做风洞试验,终于完成了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构件。参观时,正是靠近晌午时刻,我发现,蓝色天空背景中,巨大的鱼翅从不同的角度,会折射出不同的光彩。
 
看到那巨大的叶片状曲面顶盖阴阳两面贴着不用颜色的瓷砖、石块,我不禁要为其是否会因风吹日晒造成脱落产生疑问。施工总监告诉我,这些面饰材料不是贴上去的,而是与曲面板一次浇筑成型的。先是固定模板,接着把瓷砖、石块用芝麻钉固定,接着砌上水泥浆,稍微固定后扒掉芝麻钉,然后铺设钢筋,最后浇筑混凝土。待拆除模板之时,表面装饰材料与面板整体一次成型,不需打磨。对于如此大的面积,采用这种建筑工艺无疑是一大创举。
 
从地面进入室内的通道上方的屋顶,我发现未经任何装饰的混凝土表面非常粗糙。细细一看,发现其稍微凹进的部分是竹节造型。他们告诉我,为了达到这种自然效果,专门到湖南承包了一整座竹山,用山上砍伐下来的南竹做模板。因南竹管径上下比较相近,浇筑出来就达到相对规整的竹节效果。他们就是这样在无法按图索骥寻求现成材料的探索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顶部、外墙的叶片造型,看上去都相似,但是线条的弯曲、曲面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完全没有模板可以照搬照套;而大大小小叶片脉络造型的玻璃幕墙构件,全部都是异形的。顶上4万多平方米的小瓷砖的规格,在市场上也是找不到的。他们不断修订完善优化设计方案,根据需要设计了包括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6种规格的小块瓷砖,专门到瓷厂开模订制生产。然后运用拓扑学原理,把瓷砖连续而有序地一次性镶嵌起来,用流畅的线条和曲面勾勒出自然之美。
 
崇尚自然的理念还体现在墙体上。灰色、红色、褐色等多种颜色的砖块和深色小石块呈流线条铺设,偶尔会有瓦片和带颜色的陶瓷碎片夹杂其中。零星分布在墙体里的绿色、深黄色玻璃碎块,在阳光下如绿松石、玛瑙一般闪耀着奇异的光芒。他们告诉我,这些材料,不少是废旧物料的重新运用。在国内的建筑史上,一个建筑项目能有3个专利已非同寻常,而他们目前已拿下了50个专利。
 
在场的一位友人告诉我,这家时装公司做每件衣服都在设计创意上倾注大量心血。他们把这个理念运用到公司总部的打造上,解构出建筑设计施工的登峰创意。这个建筑将成为时装品牌的固化载体,而创意不断的品牌也将成为这个建筑的活灵魂。为什么会不计时间、资金、人力成本在建筑上做到如此极致?我们从企业对设计创意精益求精的匠心追求中不难找到阐释。
 
在有限的接触中,我在大浪时尚小镇也认识了几位从事服装生产的人士。有位怀揣创设博物馆梦想的年轻设计师,在21世纪初年壮着胆在这买地兴办产业园区,坚持不懈地深入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发掘手作非遗服饰工艺,积淀中华传统服饰创意审美滋养,并运用到现代时装设计之中。靠手提肩扛积累了大量传统时尚服装展品,终于做成“百年时尚”博物馆。有位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便长期在东门老街卖服装的老哥,找准市场经营品牌,醉心于艺术品的收藏,甚至不惜代价扶持梵高艺术学院需要帮助的艺术家。借助长期的艺术和生活哲学的体验领悟,在品牌经营中融入中西艺术交流元素,使其时装品牌历久弥新。还有一位服装经营者,执着于服饰款式的融合创新,更在材料上精准细分不同区域与人群的需求,运用了最新的石墨烯材料以寻求流行的共性风尚。
 
100多年前,瑞士巴色差会传教士在大浪浪口村兴办了虔贞女校,开设了包括缝纫、纺织在内的课程,率先在这个纯农耕的客家贫困山村开始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而今,这个地方早已在全面工业化的进程中,走在了传统产业创新转型的前列。已有数百家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时装企业进驻大浪时尚小镇,形成了“全国女装看深圳,深圳女装看大浪”的态势。连续多年举办“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更是吸引了大批新锐的设计界精英登上风起云涌的设计擂台。中国服装设计最高奖“金顶奖”获得者纷纷扎根在这片汇聚创新创意的土地上。
 
走进以时尚为名的小镇园区,会发现一栋栋已建成或正在兴建的企业总部建筑,那飞扬律动的屋宇、那现代前卫的格调,如波涛起伏,如雄鹰展翼,势如破竹一般突破地平线,凝固成一股股向上的力量。楼宇间,常常回荡着服装秀场铿锵的节奏。
 
不记得是在什么时候,我到这里的一家知名企业参观时,观看其播放的宣传片,在魔幻般的时装产品影像里,配乐竟然是一首军歌的旋律,表达部队前行如闪电般的磅礴气势,借此展示其时尚品牌的飞速发展。企业当然不会有任何宣扬战争的用意,但是在日新月异的时尚市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看不见硝烟的激烈竞争。
 
一丝一缕,看上去是平凡的日常,影射的却是推陈出新的审美文化。时尚界的弄潮儿逐浪前行,以充满热力的创新,接受大浪淘沙的价值洗礼。
 
没有那份痴狂,便没有一次次的嬗变。
 
2020年3月29日
前海前沿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