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中小学教研工作内容的理性研究①(一):教学研究
作者:苏心怡 张素蓉 来源:《深圳教育蓝皮书》(2016~2017年卷)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8-14 人已围观
(四)研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师生双方有目的有计划地以教材为中介,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完成预定任务的统一活动过程。具体来讲,研究教学过程需要研究六个方面的内容。
1.研究课型
课型,是根据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以及完成教学任务的数量来划分的课的种类。通常分为两类,即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是指在一堂课内以完成一项任务为主,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实习课、实验课等。在一个学期内,最多的课型是单一新授课。综合课则是在一节课内完成两项以上的教学任务,它主要针对小学、初中低年级学生在一节课内所学内容不多,而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持续不久的特点,将两种以上的教学任务安排在一节课内交替进行,使教学效果更好。正确划分课的种类,可以使教师明确所要进行的课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与其他课的关系,为后面课程的实施打好基础。
研究课型,首先要研究课型的种类及其中最主要的课型。其次,要研究每一种课型的结构。第三,研究每一种课型适用的学科内容、学段、教学组织形式、方法或策略、环境设施条件等。
2.研究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基本组成环节或阶段,以及各组成环节或阶段之间的联系、推进顺序与时间分配。课的结构与课型相关度较大,课型不同,课的结构肯定不同,即使是同一课型,也会因学段、学科、教师专业素养与职业精神、教学经验、学生状态、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设备条件等因素不同而不同。课的结构不同,主要表现在课的构成阶段或环节不同,每一阶段或环节之间的联系、推进顺序与时间分配不同。
研究课的结构,首先要研究每一课型的构成阶段或环节。一般来讲,一堂新授课通常应该包括的阶段或环节有: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新课讲授、课堂练习、评价与反馈、布置作业等。那么,其余课型如复习课、练习课、实习课、实验课等单一课型以及综合课型的构成阶段或环节分别有哪些?教研员必须要研究不同课型、同一课型的基本构成阶段或环节,形成每一个学科不同课型、相同课型的相对稳定的基本阶段或环节构成模型,并能适时调整。
其次,要研究不同课型和同一课型的每一阶段或环节之间的联系与推进顺序。每一节课的各阶段或环节的顺序排列以及如何水乳交融地、有机地巧妙地过度、衔接等需要研究。
第三,要研究不同课型和同一课型每一阶段或环节的时间分配,形成相对稳定的时间分配模型,并适时调整。实践中,教学过程每一阶段或环节的时间分配问题往往被很多教师和教研员所忽视,导致拖堂现象时有发生,既影响教学进度、教学任务的完成,又影响师生课间休息,从而导致师生身心疲劳,影响身心健康。
教研员要考察、检测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阶段或环节是否清晰,是否基本按照教学设计有序顺畅地推进教学各阶段或环节,各阶段或环节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以及各阶段或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对新教师、经验欠缺的教师更要严格要求执行。
3.研究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集中起来进行教学的召集方式。它主要依据学生人数来进行选择。通常有三种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或称课堂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目前,它们依然是中小学主要的三种教学组织形式。
(1)班级授课制或称课堂教学。最早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它是把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几十个孩子编在同一个教室由同一个教师在相同的时间段教授相同内容的一种组织形式。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让几十个学生学到大量的系统知识,显然,教学效率是首要考虑因素。同时,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进行统一管理和教学检查,有利于利用学生集体的教育影响。由于班级授课制强调年龄、地点(教室)、时间、教师、内容等相同,因此,重视同一性成为班级授课的最大特点,这容易(但非必然)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教学进度的快慢等很难照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实际。正因为这些缺陷不是必然产生的,因此,班级授课制至今仍然是全世界最主要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只是各国规定班级规模的大小不同而已,比如,我国规定小学班级规模是45人/班(小学)、50人/班(初中),英国规定小学班级不超过33人/班。作为教研员,一定要将班级授课研究深透,扬长避短,发挥其高效作用,尤其是基础教育规模大、办学条件不足地区的教研员。
①复式教学—特殊的班级授课制。在部分农村和偏远地区,由于受教育规模的制约,还存在复式教学组织形式,这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复式教学最早产生于德国,它是将年龄不同的2个年级以上的学生编在同一个班级里由一个教师在一节课里分别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授课,同时组织其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做作业,并有计划地交替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教学。采用最多的是2个年级、3个年级的复式教学,年级太多了,就会影响教学进度的顺利推进,影响教学秩序的维持,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保证。复式教学如何编班编座、如何选择教师、如何排课表、如何组织与管理教学、如何分配教材主次与教学时间、如何处理教学程序、如何配备课堂作业与家庭作业、如何进行教学检测等等问题,都是教研员需要研究的。
在发达地区,尤其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得较好的地区或学校,对一些每年级选修人数不多但又必修的校本课程,可以考虑把选修同一门课程的不同年级学生集中起来进行复式教学。诸如此类的教学组织形式问题,都是教研员需要研究的。
②走班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班级授课制。虽然走班制在20世纪早期被美英等国普遍质疑,但是,在我国当下,它成为一种新形式而被广泛推崇。那么,走班制的操作方式、适合课程与年级、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设施设备要求、教师选择以及优缺点等等问题是教研员必须研究的。
③现场教学。它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或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对于现场教学,需要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课程、哪些年级适合,到哪些地方进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比如人数、交通与安全、现场教学的内容与课程的关系、出发前应该注意什么、现场教学中应该注意什么、教学结束后又该注意什么等),现场讲解人员如何选择等问题。
(2)小组教学。可以说是一种班级规模较小的班级授课组织形式,但是,它又不完全同于班级授课。它既可以是课堂内的小组教学与合作学习,也可以是课外兴趣小组教学。小组教学如何分组,采用什么方式方法组织小组活动,如何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每个成员的责任和作用是什么,如何协同学习和互相帮助,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师生关系如何处理,教学方式方法如何,什么时候哪些课程适用,活动时间的长短如何安排,进程如何推进,怎样检测活动效果等问题需要研究。
(3)个别教学组织形式。什么时候采用个别教学,怎样进行个别教学,个别教学的内容怎么确定,效果怎样检测,个别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作用分别是什么,师生关系如何处理等问题都是教研员需要研究的。
很赞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