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懂事危机
作者:蓝婧 来源:《班级科学管理案例精选》 责任编辑:Gangan 2024-12-09 人已围观
小时候越懂事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
——皮亚杰
一直以来,我和很多老师一样,都特别喜欢那些懂事的孩子,觉得懂事的孩子通常有礼貌,情商高,听话乖巧,让人省心,并且特别佩服能培养出懂事娃的家庭。然而,当我遇上了她,我对“懂事娃”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小语是我大队部的孩子,“踏实懂事”似乎是这个孩子身上固有的标签—管理班级和大队部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在个人学习生活中优秀独立,是个特别让大人放心省心的孩子。然而,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小语在大队部的值日工作却小错误频现。
于是,这周例会结束后,我单独将小语留下来,准备了解缘由后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可能预感到要被批评,她未语泪先流,一抬头,两行清泪已挂在孩子的脸上!
这是怎么了?这孩子平时可不是这么脆弱的呀!经过耐心的沟通后,我才知道—原来,小语的爷爷前几天过世了。恰逢临近期末,为避免影响孩子的学业,小语的爸爸妈妈便只带着年幼的妹妹回了老家,留她一人在家。
而此时的小语也只不过是个5年级的孩子,纵然平日再成熟懂事,面对亲人的离世,还需承担繁重学业和独自生活的压力,一时间,情绪和状态上难免受到影响,自然而然在值日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错误。但即便如此,面对老师的批评,孩子没有丝毫辩解与抵触,默默流泪承受的同时挂着满脸歉疚之意,让人心疼不已。
得知情况的我,满腔怒火瞬间转化为满眼心疼。为了帮助小语减轻她的负担,我提出邀请,让小语每天放学后留下来陪我吃饭。但一向细心懂事的她怎么会察觉不到我的用意呢?害怕给人添麻烦的她,连声拒绝后,匆匆“逃”回教室。甚至还利用课余时间,给我写了一封看似理由充分的“拒绝信”,让人看了又好气又好笑。
无奈之下,我只好在放学后到教室“逮人”。教室门口,小语惊讶地看着我,脸也有些微红,嘴里吞吞吐吐地还想着婉拒,“老师,其实我早上已经做好饭了……”我只当没听见,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揽着小语的肩径直往教师饭堂走去。
来到饭堂,可能是好几天没能吃上可口的饭菜,看到橱窗里丰盛美味的菜肴,孩子的眼睛明显亮了,但依然表现拘谨。吃饭时,她端端正正地坐着,小口小口地吃着,吃完还不忘将桌椅擦净、餐盘摆整齐,生怕给人添麻烦。这超乎年龄的成熟与懂事表现,让人有些感慨和唏嘘,也让我有些困惑,究竟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塑造了这么懂事的娃呢?
于是,我开始从她的班主任老师、周围同学入手了解情况。原来,来自二胎家庭的小语是家中长女,在生活中,父母常常以成人的标准来教育要求她—要以身作则、当个好姐姐、独立懂事……慢慢地,为了迎合大人们的期待,她学会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哪怕自己不愿意,也不敢说,成为众人口中称赞的“懂事娃”。
殊不知,这“懂事”的背后却暗藏危机。
像这次生活上有困难,自幼被教育要懂事独立的小语面对这样的情形,内心其实是充满委屈与无助的,这时候的她是需要他人的帮助与理解的。但她不知道也不敢表达自我需求,而是习惯性压抑自己的情绪与需求,不敢哭也不敢闹。甚至在面对他人伸出的援手时,下意识的反应是拒绝,生怕给别人添麻烦,如此发展,孩子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他们的人生将很难有真正快乐阳光自信的状态。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和小语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希望在家校沟通的基础上,与家长共同正视问题,帮助小语健康阳光成长。经过沟通,我们决定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先适当降低标准,以鼓励培养她的自信心与安全感。如,在家里家长不再以成人化标准来要求小语做个好姐姐,在学校里我也适当降低她值日工作的难度和要求。一段时间后,小语变得阳光开朗了一些,也慢慢开始和周围的人分享着自己的喜乐。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可在一次大队活动中,小语又被打回原形了。在活动中,我安排小语担任活动组长,负责培训几位队干部。起初,小语还特别认真负责,每天都早早到达队部室,指导培训,可因为训练时间紧张,又缺乏指挥领导能力,训练效果一直都不太理想。几次下来,小语又沮丧又难过,但依然选择默默忍受、独自作战,不懂主动表达,寻求老师和同伴们的帮助。
这一次,我把小语叫过来,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告诉她:“小语,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团队,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是你的最佳伙伴,请求帮助并不是给人添麻烦,这是团结的表现。当你面对困难,需要帮助时,学会勇敢表达自我需求,主动寻求他人帮助,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同时,还送了一本日记本给她,希望她能将那些说不出口的话写下来,用文字跟我交流,她点点头同意了。
后来,这本日记本成了我俩沟通心灵秘密的“桥梁”。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小语会用笔墨化成文字向我寻求帮助,而我化身背后军师在“出谋划策”。慢慢地,在她与同伴们的团结努力下,大队部的工作完成得越来越出色。第二年,在新一届的大队委竞选中,她不负众望,成为新一届的少先队大队长。那一刻,望着舞台上阳光自信的她,我欣慰地笑了。
【我的反思】
在生活中,培养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看似让人欣慰省心,但当我们用成人标准来绑架的“懂事”,往往容易培养出一个“忙着取悦所有人,失去了自我”的懂事娃。这样的孩子长期在满足他人的需求与意愿中负重而行,习惯隐藏真实想法与意愿,习惯压制委屈和不满,默默承受、内心脆弱。长大后,也容易迷失自我,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周期,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周期与规律。让孩子的行为需要与自身成熟期一致,让孩子勇敢做自己,敢于表达自我需求与情绪,远比懂事更重要!(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航城学校)
小语是我大队部的孩子,“踏实懂事”似乎是这个孩子身上固有的标签—管理班级和大队部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在个人学习生活中优秀独立,是个特别让大人放心省心的孩子。然而,就在最近一段时间,小语在大队部的值日工作却小错误频现。
于是,这周例会结束后,我单独将小语留下来,准备了解缘由后对她进行批评教育。可能预感到要被批评,她未语泪先流,一抬头,两行清泪已挂在孩子的脸上!
这是怎么了?这孩子平时可不是这么脆弱的呀!经过耐心的沟通后,我才知道—原来,小语的爷爷前几天过世了。恰逢临近期末,为避免影响孩子的学业,小语的爸爸妈妈便只带着年幼的妹妹回了老家,留她一人在家。
而此时的小语也只不过是个5年级的孩子,纵然平日再成熟懂事,面对亲人的离世,还需承担繁重学业和独自生活的压力,一时间,情绪和状态上难免受到影响,自然而然在值日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错误。但即便如此,面对老师的批评,孩子没有丝毫辩解与抵触,默默流泪承受的同时挂着满脸歉疚之意,让人心疼不已。
得知情况的我,满腔怒火瞬间转化为满眼心疼。为了帮助小语减轻她的负担,我提出邀请,让小语每天放学后留下来陪我吃饭。但一向细心懂事的她怎么会察觉不到我的用意呢?害怕给人添麻烦的她,连声拒绝后,匆匆“逃”回教室。甚至还利用课余时间,给我写了一封看似理由充分的“拒绝信”,让人看了又好气又好笑。
无奈之下,我只好在放学后到教室“逮人”。教室门口,小语惊讶地看着我,脸也有些微红,嘴里吞吞吐吐地还想着婉拒,“老师,其实我早上已经做好饭了……”我只当没听见,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揽着小语的肩径直往教师饭堂走去。
来到饭堂,可能是好几天没能吃上可口的饭菜,看到橱窗里丰盛美味的菜肴,孩子的眼睛明显亮了,但依然表现拘谨。吃饭时,她端端正正地坐着,小口小口地吃着,吃完还不忘将桌椅擦净、餐盘摆整齐,生怕给人添麻烦。这超乎年龄的成熟与懂事表现,让人有些感慨和唏嘘,也让我有些困惑,究竟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塑造了这么懂事的娃呢?
于是,我开始从她的班主任老师、周围同学入手了解情况。原来,来自二胎家庭的小语是家中长女,在生活中,父母常常以成人的标准来教育要求她—要以身作则、当个好姐姐、独立懂事……慢慢地,为了迎合大人们的期待,她学会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哪怕自己不愿意,也不敢说,成为众人口中称赞的“懂事娃”。
殊不知,这“懂事”的背后却暗藏危机。
像这次生活上有困难,自幼被教育要懂事独立的小语面对这样的情形,内心其实是充满委屈与无助的,这时候的她是需要他人的帮助与理解的。但她不知道也不敢表达自我需求,而是习惯性压抑自己的情绪与需求,不敢哭也不敢闹。甚至在面对他人伸出的援手时,下意识的反应是拒绝,生怕给别人添麻烦,如此发展,孩子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他们的人生将很难有真正快乐阳光自信的状态。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和小语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希望在家校沟通的基础上,与家长共同正视问题,帮助小语健康阳光成长。经过沟通,我们决定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先适当降低标准,以鼓励培养她的自信心与安全感。如,在家里家长不再以成人化标准来要求小语做个好姐姐,在学校里我也适当降低她值日工作的难度和要求。一段时间后,小语变得阳光开朗了一些,也慢慢开始和周围的人分享着自己的喜乐。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可在一次大队活动中,小语又被打回原形了。在活动中,我安排小语担任活动组长,负责培训几位队干部。起初,小语还特别认真负责,每天都早早到达队部室,指导培训,可因为训练时间紧张,又缺乏指挥领导能力,训练效果一直都不太理想。几次下来,小语又沮丧又难过,但依然选择默默忍受、独自作战,不懂主动表达,寻求老师和同伴们的帮助。
这一次,我把小语叫过来,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告诉她:“小语,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团队,身边的同学和老师是你的最佳伙伴,请求帮助并不是给人添麻烦,这是团结的表现。当你面对困难,需要帮助时,学会勇敢表达自我需求,主动寻求他人帮助,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同时,还送了一本日记本给她,希望她能将那些说不出口的话写下来,用文字跟我交流,她点点头同意了。
后来,这本日记本成了我俩沟通心灵秘密的“桥梁”。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小语会用笔墨化成文字向我寻求帮助,而我化身背后军师在“出谋划策”。慢慢地,在她与同伴们的团结努力下,大队部的工作完成得越来越出色。第二年,在新一届的大队委竞选中,她不负众望,成为新一届的少先队大队长。那一刻,望着舞台上阳光自信的她,我欣慰地笑了。
【我的反思】
在生活中,培养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看似让人欣慰省心,但当我们用成人标准来绑架的“懂事”,往往容易培养出一个“忙着取悦所有人,失去了自我”的懂事娃。这样的孩子长期在满足他人的需求与意愿中负重而行,习惯隐藏真实想法与意愿,习惯压制委屈和不满,默默承受、内心脆弱。长大后,也容易迷失自我,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周期,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成长周期与规律。让孩子的行为需要与自身成熟期一致,让孩子勇敢做自己,敢于表达自我需求与情绪,远比懂事更重要!(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航城学校)
很赞哦! ( )
上一篇:爱之星火,点亮心灵
下一篇:给学生一份被接纳的爱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