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滨海客家的人文脉络:振能学校,教育奇葩
作者:杨宏海 来源: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责任编辑:yezi 2023-04-20 人已围观
深圳龙华区观澜街道是远近闻名的“教育之乡”。1912年,观澜牛湖陈姓华侨创办了设施一流的广培学校。1914年,振能学校正式开办。1917年,观澜墟镇开办了培英学校。3所学校引领了惠东宝地区教育发展,客家人重教之风得以充分展现。
观澜瘦伯筹钱供儿子上学的故事在当地无人不晓。瘦伯名叫黄才,住在观澜河边一个小山村,其不平常可用八个字描绘:瘦小、贫穷、勤俭、重文。当年观澜振能学校开办中学时,瘦伯儿子阿强正好读完小学,叫嚷着要读中学。面对孩子的声声呼唤,瘦伯半夜为筹钱惊醒,决心用三个“绝招”:
第一招,半夜熄火打柴头。夜里瘦伯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偷抢不是正人事,血汗赚来方是钱。”他脑袋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白天枫树窝山腰上,不是有人刚砍了几棵树,留下了柴头吗?把它挖起来晒干,不是可以卖钱吗?说干就干,半夜里他拿着钉锄、柴刀、竹扁担,点一盏小煤油灯,找到了柴头。为了省点油钱,他把灯熄灭了,摸着黑挖柴头。瘦伯连日连夜打柴头,晒干了拿去卖,筹到了一点钱。
第二招,风寒水深拉杉排。瘦伯在大榕树下的古渡口遇到一个头人招人拉杉排,便报了名。拉杉排是件艰难事,瘦伯和其他几个人被头人带到石龙,扛杉,钉杉排,将杉排系在船上。小柴油船开动了,拉着杉排向上游驶去,到了水浅的地方又要靠人力,实在累得动不了了就在沙滩上休息会儿。熬过几个日日夜夜,领到了血汗钱的瘦伯大踏步回家,想到为阿强筹的读书钱又增多了些,别提多开心了。
第三招,借钱步行上省城。离阿强报名读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钱还差一截,瘦伯想起了最后一条路——到广州找阿强的伯父借。他当即收拾小锑煲、米、番薯,带上衣服来到天堂围,沿着广九铁路的铁轨往广州走。他白天赶路,晚上拾柴煮番薯粥,在荒山沟里睡下,醒来又赶路。几天后,瘦伯来到了广州,阿强伯父看他又黑又瘦的样子,当即拿出钱给他补缺。瘦伯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也终于在振能学校报名限期的最后一天给阿强报上了名。瘦伯特地写了对联贴在门旁:“地瘦勤耕作,人穷苦读书。”他还语重心长地送儿子几句话:“强不强,靠自强;弱不弱,不甘弱;成不成,自己寻;败不败,向前迈。”
瘦伯,一个客家种田人,其重视教育的故事耐人寻味。
在观澜街道背夫山边,有远近闻名的松元厦。据《松元厦陈氏族谱》载,松元厦开基邕祖陈振能,广东长乐小都栅径里(今梅州五华县小都镇田布管理区珠罗嶂下村)人,原名陈王宁,自幼聪颖好学,“四书五经”倒背如流。他为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俊儒、俊仕、俊科,希望儿子们勤耕苦读,入仕登科,光宗耀祖。39岁时,陈振能前往江西定南风岗村,师从风水堪舆家赖布衣学习堪舆,归来后察相占卜、消灾除害,成为远近闻名的风水先生。
长乐小都栅径里山陡地瘠,交通闭塞,生计维艰。穷则思变,“情愿在外讨饭吃,不愿在家掌炉灶”,陈振能不顾58岁高龄,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毅然携家眷离开长乐,一路向西,几经辗转抵达当时称为“七都洞”的地方。七都洞背倚背夫山,一条小河从村前蜿蜒流过。陈振能一眼就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随即搭寮筑舍,将茅舍称为“松园厦”(后演变为松元厦)。若干年后,松元厦取代了七都洞的旧名称。松元厦山多田少,陈振能到来之前,这里早有黄、叶、廖、魏、邱等姓居住,易开垦的土地已被分割殆尽,剩余皆是虎狼出没的荒山僻地。甚至到19世纪初,陈振能四代孙陈天华据说在婴孩时曾被老虎叼到太兴山边的榕树下,足见其荒凉。陈振能一家垦殖荒蛮野地,广种五谷杂粮,经努力,温饱初步解决。
“茅寮出状元”,在陈振能看来,要想改变困境,唯有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才有出头之日。他抓紧孙辈的教育,撰联“兴门第先兴学第,振书声后振家声”以激励他们发愤苦读。每天公鸡初鸣,陈振能就按时唤孙子们读诗背经,严寒酷暑,从未有误。随着孙辈陈文山兄弟学问日渐长进,陈振能与三个儿子商议,集中全家族力量设私塾,节衣缩食筹钱聘请当地名师来家教授。据传有一次临近春节时,陈振能推了一头肥猪去集市卖,准备用卖猪的钱为全家老小添置新衣。他刚卖完猪,忽闻有人喊:“卖书!卖书!”原来是一官宦人家装了一车书在出售,陈振能如获至宝,用卖猪的钱买回了一车书。在全家族的努力下,家族私塾日益兴旺,子弟们在其中舞文弄墨,吟诗作对,琅琅书声不绝于耳。保存完好的“永修斋”至今仍以独特的英姿傲立于古朴村居之间,向后人诉说过去那段耕读传家的振兴史。
陈家从第四代起英才辈出,遍迹五洋。在民国以前,全族共计有庠生11名、监生34名、贡生5名、举人1名,领有谐封品级和出任文武官职的17人,1950年以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上千人。创作巨型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的著名画家陈炳林就是陈家人,陈家另有10余人担任过各地侨领,10余人参政担任过县团以上官职(如曾连任两届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的陈仁)。
1914年春,旅居欧美的陈氏侨领认识到“振兴我族之路在于兴学”,于是在永修斋的基础上集资创办了振能小学。1929年,侨居美洲、大洋洲等地之振能族人筹集白银四万两,建成了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教学大楼及其附属设施,命名为振能学校,以“振于无境,能而有为”作为育才宗旨。新校舍建成当年,邻近大批青少年慕名前来就读,有学生300多名,课程设置基本涵盖了现代小学的内容。振能学校是当时宝安县办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学校。
抗日战争期间,宝安县所有公立学校停办。1938年,振能学校也被迫停课一年。在异常艰难的时局下,振能族人节缩开支,教职员只领取微薄薪酬,使振能学校又复课了。抗战胜利前夕,学校办起了升中班,教职员达23人,学生400多人。1946年9月1日,振能中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当时在贫穷落后的农村,完全依靠一个村一个宗族的力量同时开设小学和中学,堪称伟大创举。民国政要宋子文欣然撰写了“英才蔚起”的题词。此后连续两年参加宝安县第四、第五届运动会,振能中学均夺得全场总锦标,让人刮目相看。
1950年春,当地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把原属东莞临时设于牛湖广培小学的观澜中学迁出,与振能中学合并,成立宝安县第三中学(现称观澜中学),观澜中学成为老宝安三大名校之一。1959年,观澜中学首届高中毕业班46人参加高考,考入南开大学等名校者达36人,居惠阳地区之前列。20世纪50年代以后,学校的生源来自今深圳、东莞、惠州三地的十二乡。其时,周边地区的教育、体育、文艺活动,社区乡村的重大集会、赛事多在观澜中学举行。振能学子遍布世界各地。为缅怀先祖功德,铭记先祖遗风,后人建起了祠堂。每当陈振能诞生日的农历九月二十,皆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
振能学校,深圳教育史上颇具盛名的一所华侨学校,广东教育的一枝奇葩。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