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月照围楼》对客家歌舞进行创新尝试
作者:杨宏海 来源: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责任编辑:yezi 2023-06-07 人已围观
在筹办客家文化节过程中,杨宏海意识到,传承客家文化要重点关注年轻一代。因此,作为深圳大学客座教授,他多次与深圳大学师生进行座谈。有不少大学生直言不讳,说原生态客家山歌太老土,唱腔也不美,很难让人喜欢。杨宏海耐心听取年轻人的意见,提出“抢救原生态,精品留后代;创新原生态,吸引新一代”的理念。他在深圳大学举行“山歌创新面对面”的学术讲座,以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演绎抢救原生态山歌与创新山歌艺术的辩证关系,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欣赏传统山歌艺术的热情。
与此同时,在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的大力支持下,杨宏海及其团队在第二届深圳客家文化节组织了“客家文化进深大”系列活动,邀请著名客籍女指挥家郑小瑛在深圳大学国际会议厅主讲《〈土楼回响〉与客家音乐创新》,杨宏海主讲《客家山歌的文化阐述与唱腔表现》。在讲座现场,杨宏海不时用正宗的梅州客家话演讲,还邀请数位客家山歌手一边现场演唱,一边对每首歌进行即时点评。嘹亮的客家唱腔在深大国际会议厅飘扬,歌声不断,掌声也不断。
2009年,杨宏海与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共同策划,杨宏海编剧、深大赵艳教授总导演、何亮作曲,共同创编了一台大型客家歌舞剧《月照围楼》,在保利剧院连演三场,取得圆满成功。
《月照围楼》从客家地区家喻户晓的童谣《月光光》以及有深厚历史内涵的客家围屋中提取创意,以“创新原生态”的艺术形式,通过滨海客家人阿楼与月儿从少年到老年的人生经历,编排《月下劝学》《竹林相约》《喜庆丰收》《拜月迎亲》《正月上灯》《送郎过番》《海峡望月》《中元祭祖》《月迎旭日》九幕戏,演绎两人从私塾相识、竹林相约,到喜结连理、添丁上灯,再到送郎过番,最终回乡祭祖、共建新城的人生历程,串起客家文化的颗颗珍珠,展现滨海客家人爱国爱乡、崇根敬祖、坚忍不拔的民俗风情,体现出“人文客家、四海一心”的主题。
深圳市文联一直在思考如何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创意文化,董小明主席和杨宏海副主席都很重视发挥高等院校学术重镇的作用,而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和分管副校长李凤亮也很重视文艺界的专业力量,提出“要将文艺引入高校,要让高校拥有文艺”,双方一拍即合,亲密合作。杨宏海带领的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团队阵容可观,有著名客家山歌艺术家何穗生、陈菊芬、饶荣发以及张梅珍、李惠媛、支慧、曾宪元、饶青、唐颖娜等。深大赵艳教授是一位有独特个性与创作激情的编导,她也有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团队,包括年轻的音乐舞蹈工作者何亮、张月龙、陈金龙、花晶晶、桂兰岚、韩鹏、陈箭箭等。民间文艺家协会与深大团队两者结合,恰好各自发挥所长,相得益彰、优势互补,在客家舞台艺术创作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
在第四届深圳客家文化节期间,《月照围楼》在保利剧院连演三场,场场爆满。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说:“这是一台别开生面的舞台艺术精品,令我耳目一新。”一位深大艺术系的学生感慨地说:“没想到印象中土得掉渣的客家艺术,原来竟可以如此完美呈现。”北京《文艺报》等媒体做了大篇幅报道。文化部艺术司司长于平说:“《月照围楼》在创新与编舞上有很好的理念,概括性地提炼了客家文化的东西,形成了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中国舞协原副主席陈翘说:“《月照围楼》没有在很浮躁的声光电舞台手段上浪费精力,而专注于艺术本身,很有客家文化底蕴。”广东省委宣传部分管文艺的顾作义副部长说:“《月照围楼》是近年来最有基础的客家歌舞剧。”2010年,《月照围楼》获深圳“创意12月”最佳创新奖。
很赞哦! ( )
上一篇:右起脚学、左起脚学、转身踢脚学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