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打造“打工文学”品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首届“全国打工文学论坛”纪要
作者:邓少林 易贞 范明 (整理) 来源:《深圳新文学大系: “ 打工文学” 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3-01-10 人已围观
李桦( 中共宝安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生活问题,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保障和实现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权利是当前党和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打工是一种城市化的产物,是改革开放后重要的都市景观和风景线,打工生活正是中国农民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乃至后工业文明的一座桥梁。打工文学真实地反映了成千上万的打工族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的生活状况、追求和他们的精神风貌,是进城务工人员心灵的呼唤,体现了他们表达诉求的文化权利。打工文学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都市的成长备忘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特区成长的都市备忘录,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一脉气息、一种文化状态、一个阶层精神面貌的表现。其作品透露出来的新人文精神深刻地影响了许多人,进而影响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共青团中央把“打工文学”改为“进城务工文学”,并在2005 年设立了“鲲鹏文学奖”,反映了中央对进城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的重视。所以我们说,整个社会特别是基层的党委和政府都应该一同来关心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要培育、扶植、引导和构筑外来务工人员的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为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贡献力量。希望宝安能成为我们文学界的各位朋友、各位专家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进行创作的一个基地。
董小明(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本次论坛是在全面贯彻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和我市四次党代会精神,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背景下召开的,也是在关注底层、关注农民工问题、关注公民的文化权利已成为时代主潮的大背景下召开的。论坛的主题切合外来工的特点,努力体现对外来工的人文关怀,以推动打工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为切入点,以推动外来工文化权利的实现为宗旨,以提升深圳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构建为目的,努力构建一个国内高水平的文学论坛和学术讲坛,也为本届读书月增添了一个亮点。
从第一批打工文学作品的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二十多个年头,前些年打工文学曾引起政府的重视,媒体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但始终未能进入文学界的主流,并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和重视。2000 年我市组织了一次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对打工文学的成功个案进行了初步解读。这应该视为对第一代打工文学的集中盘点,探讨了一些理论问题,客观上也起到了为打工文学正名的作用。2005 年1 月20 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颁奖活动举行,这一全国性奖项的设立,说明底层写作已成为全国性的现象,打工文学开始正式进入人们的文学视野。
本次论坛名家荟萃,主流文学和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第一次集体性地表现出对以打工文学为标志的底层写作的关注热情。本次论坛有两代打工作家汇聚一堂,就打工文学的社会、历史、美学和文学的意义与学界展开对话。本次论坛使打工文学和打工文化,第一次被提升到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的高度。
深圳,可以看作我国打工文学和打工文化的发源地,其中宝安又是大本营。自1984 年开始,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开始涌现出一些反映打工生活的作品,它们以反映打工生活为己任,受到了广大打工者的热烈欢迎,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打工作家。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发展,在这片已有一千二百万人生活和劳动的土地上,第二代打工作家、诗人闪亮登场,
并且进入主流文学圈,成为深圳文学界一支重要的力量。此外,为服务打工群体,为他们享有文化权益提供基本条件,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做了很多有益的实践,如定期评选优秀外来劳务工,扶植打工文学作家,扶植平民大家乐文化广场,主办一年一度的外来青工文体节,支持外来工子弟学校,等等。这些在全国都是领先的,也是这次论坛在宝安召开的条件和原因。本次论坛将
打工文学、打工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列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旨在推动全社会对打工群体文化的关注。打工文化肩负着促进外来工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的重任,打工文学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
董小明(深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本次论坛是在全面贯彻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和我市四次党代会精神,实施文化立市战略,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背景下召开的,也是在关注底层、关注农民工问题、关注公民的文化权利已成为时代主潮的大背景下召开的。论坛的主题切合外来工的特点,努力体现对外来工的人文关怀,以推动打工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为切入点,以推动外来工文化权利的实现为宗旨,以提升深圳城市文化品位,促进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构建为目的,努力构建一个国内高水平的文学论坛和学术讲坛,也为本届读书月增添了一个亮点。
从第一批打工文学作品的产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二十多个年头,前些年打工文学曾引起政府的重视,媒体也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但始终未能进入文学界的主流,并引起评论界的关注和重视。2000 年我市组织了一次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对打工文学的成功个案进行了初步解读。这应该视为对第一代打工文学的集中盘点,探讨了一些理论问题,客观上也起到了为打工文学正名的作用。2005 年1 月20 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鲲鹏文学奖”颁奖活动举行,这一全国性奖项的设立,说明底层写作已成为全国性的现象,打工文学开始正式进入人们的文学视野。
本次论坛名家荟萃,主流文学和理论界的专家、学者,第一次集体性地表现出对以打工文学为标志的底层写作的关注热情。本次论坛有两代打工作家汇聚一堂,就打工文学的社会、历史、美学和文学的意义与学界展开对话。本次论坛使打工文学和打工文化,第一次被提升到了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的高度。
深圳,可以看作我国打工文学和打工文化的发源地,其中宝安又是大本营。自1984 年开始,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上,开始涌现出一些反映打工生活的作品,它们以反映打工生活为己任,受到了广大打工者的热烈欢迎,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打工作家。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全面发展,在这片已有一千二百万人生活和劳动的土地上,第二代打工作家、诗人闪亮登场,
并且进入主流文学圈,成为深圳文学界一支重要的力量。此外,为服务打工群体,为他们享有文化权益提供基本条件,中共深圳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做了很多有益的实践,如定期评选优秀外来劳务工,扶植打工文学作家,扶植平民大家乐文化广场,主办一年一度的外来青工文体节,支持外来工子弟学校,等等。这些在全国都是领先的,也是这次论坛在宝安召开的条件和原因。本次论坛将
打工文学、打工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列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旨在推动全社会对打工群体文化的关注。打工文化肩负着促进外来工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同的重任,打工文学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
很赞哦! ( )
上一篇:巷中总见一身影:文武帝宫
下一篇:巷中总见一身影:小区旧事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