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改革开放综述 改革开放综述

扫码关注

春天的故事

作者:《深圳的光荣与使命》编写组 来源:深圳的光荣与使命·初中读本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6-25 人已围观

巍巍中华,泱泱大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星汉灿烂,人文荟萃。这个集辉煌和沧桑于一体的国家,既创造过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也经历过被动挨打的民族耻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民族独立和解放,并开启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难探索。
 
改革开放前,封闭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上“文革”十年的动乱和浩劫,使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新的长征。
 
然而,改革开放的道路如何走?经济建设如何发展?打开“窗口”,才能更好地对外开放。1979年4月,广东省委负责人向中央领导同志提出兴办出口加工区、推进改革开放的建议。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中央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同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先行一步”,并试办出口特区。
 

▲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的建议,会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至此,深圳经济特区诞生了!秉承着先行先试的历史使命,年轻的深圳踏上了“杀出一条血路”的征程。
 
深圳经济特区开局之时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发展之路同样艰难曲折,并非一帆风顺。没有资金、技术,也不懂现代市场经济,只有自己闯,大胆试。一批批青年男女怀揣梦想,筚路蓝缕,以“拓荒牛”的坚韧不拔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面对“四个难以为继”(一是土地有限,空间难以为继;二是水资源、能源难以为继;三是实现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四是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阵痛,深圳的建设者们依靠科技的力量,凭借世界的眼光,果断地“腾笼换鸟”,积极转型升级,以“二次创业”的决心和勇气造就了“深圳质量”,实现了从“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的重大转变。
 
当年的蛇口开山炮声犹然在耳,如今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机勃勃,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四十余载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深圳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肩负使命再出发,以舍我其谁的豪迈与担当开启了先行示范的新征程。
 
深圳——这个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大事记
 
邓小平同志“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开始了“春天的故事”;习仲勋等老一辈领导人的酝酿和筹划,催生了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
 
在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遭到质疑的时候,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来到了深圳,看到了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欣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给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开放吃了一颗“定心丸”。1992年1月,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肯定了深圳经验,肯定了中国的改革方向,破除了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加快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
 

▲莲花山山顶广场邓小平铜像
 
2000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经济特区率先进行改革,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道路,积累了新鲜经验,在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试验场作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