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洪旺全:土生土长,全程见证深圳卫健事业的飞跃发展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08 人已围观
贰
深圳职工医疗保险办法的出台,在全国率先突破了原有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拉开了对我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序幕。
医疗保险制度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
在建市初期,深圳市企业员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别实行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这是对城市就业人口实行“政府全包型”的医疗制度。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实行多年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弊端逐渐显现:一是职工医疗费用由国家和单位包揽,缺乏合理的医疗费用筹措机制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国家财政和企业医疗费用负担沉重;二是全额报销造成了巨大的医疗资源浪费;三是医疗保障管理和服务的覆盖面小。
以公费医疗为例,由于是国家财政拨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浪费严重,比较典型的就是一张公费医疗证全家用。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有不少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拿公费医疗证到医院拿龟苓膏、蜂王浆等保健药品。
随着人口增加,1992 年,深圳的医疗费用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医疗保险制度不得不改革了。
1992 年 5 月,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深圳市社会保险暂行规定医疗保险实施细则》,这是深圳建立统一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第一个规划性文件。
根据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企业每年给职工缴纳本人月工资总额的 8%,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每年给职工缴纳本人月工资总额的9.2%,超过定额费用由职工自付 10%,医疗保险基金支付 90%。
深圳职工医疗保险办法的出台,在全国率先突破了原有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拉开了对我国职工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序幕。
社会医保改革在深圳打响头炮
进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深圳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当时尚无经验可以借鉴,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1992 年,我开始担任当时的深圳市医疗保险管理局副局长,同时,罗湖区沙头角镇被选作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试点。当年 5 月中旬,我带领职工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组,到沙头角蹲点近 3 个月。刚开始,我们雄心壮志,挨家挨户进工厂“推销”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但是一来这是一个全国都没有的新鲜事物,二来很多企业认为给他们带来了负担,根本不接受,试点工作组经常吃闭门羹。
不过我们秉持着不放弃的办事决心,企业不接受我们就天天登门拜访,又是解释又是动员,说服企业为职工参保。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宣传和上门讲解,从 1992 年下半年开始,陆续有 109 个单位与市医疗保险管理局签订了投保协议书,投保人数有 6200 多人。
1992 年 8 月 1 日,深圳市正式实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半年内,参保人数猛增到 10 万人。
深化医保制度改革
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虽然比原先的医疗制度有所改进,但并非十全十美。一些企业不按照政府规定,不实行全员投保,比如有些企业明明有 500 名员工,却谎报只有 200 名,同时通过压低月工资的方式以达到少缴医保费用的目的。另外,虽然超出定额费用由职工自付 10%,但还是无法杜绝一卡多人用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94 年,我们进一步对医保制度进行深化改革,在南山区试点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新模式。为此,南山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南山区医疗保险管理局,加派人手,为全面开展试点工作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医疗保险新模式要求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部分医疗保险费用,体现了医疗保险金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合理分担的筹资原则。而且职工在门诊就医花的是个人医疗账户的钱,抓准了“医疗账户上的钱是自己的钱,花自己的钱心痛”的消费心理,真正达到了自我约束不浪费医疗资源的目的。
经过南山区的试点,深圳的医疗保险法规日益完善,如今更是越来越好。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