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姚晓明:让更多有用的器官造福有需要的人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4 人已围观



 
深圳能领全国之先,出台国内第一部器官移植条例,离不开深圳敢于接受新理念、新思想的包容开放精神。
 
推动国内第一部器官移植条例出台
 
1998年10月,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事情。北京的一位眼科医生为了救治病人,到太平间窃取尸体角膜。这件事深深地震撼了我,我由衷地觉得角膜捐献立法迫在眉睫,况且深圳不是有立法权吗,何不先试先行?
 
于是,我找到时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吴江影,向她谈了自己的想法。吴江影非常赞同,并委托我起草了《角膜捐献立法议案》。这份议案被递交到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获得了多数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支持,被列入2000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中。同年,我有幸跟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小组前往全国各地开展立法调研,各地都对深圳寄予厚望。
 
后来,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讨论过程中又增加了捐肾、肝等器官的意见,最终促成了2003年8月22日《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赠移植条例》的通过。
 
这是内地第一部关于器官捐献的条例,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全国的目光,这件事情太具有历史性!当时作为一名普通市民的我,能为立法做出自己的一点小贡献,感到很骄傲,也为深圳这座城市的创新包容精神感到深深的自豪。
 
有了先例之后,中央政府也开始重视起器官捐赠移植这件事,派专家组来深圳调研。2007年,国务院也颁布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其中吸收了很多深圳的经验。
 
让每一位角膜捐献者安眠于光明树下
 
向春梅是国内第一位眼角膜无偿捐献者。1999年6月13日,我为她做了眼角膜摘除手术。而就在3天前,我曾去医院看望她,她跟我说:“天那么蓝,楼那么高,生命中的一切都那么美好,但是盲人们却看不见。我希望把我的角膜捐给他们,让他们看见一切美好的东西。”
 
最后,向春梅的眼角膜让3位病人重见光明。她的爱心之举也推动了深圳器官捐赠移植事业的发展。她去世后不久,当时的深圳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发出了《留下光明在人间——关于捐献角膜的倡议》,在深圳掀起了角膜捐献的一个高潮。不久,就有100多人主动到红十字会填写角膜志愿捐献表。
 
向春梅去世5天后,我们将深圳市吉田墓园内一棵大榕树命名为“光明树”,将向春梅的部分骨灰安葬于此。此后,深圳所有角膜和器官捐献者的骨灰都可以自愿撒在“光明树”下,以此纪念他们。
 
“光明树”现在是深圳最著名的一棵树。我记得有一位病人,生前一直强烈要求捐献器官,希望自己也能葬在光明树下,但因他患有乙肝,无法完成捐献的心愿。深圳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知道此事后,感怀于他的爱心,同意了他葬在光明树下的请求。
 
创立深圳眼库
 
2000年年初,深圳市眼库成立。
 
那时候一天晚上最多有三个人捐献角膜,但是病人没法随叫随到。而取下来的角膜如果在24小时内不能及时移植,将会失去使用价值。我们只能紧急通知广州或者其他地区有需要的医院,争分夺秒转移角膜,支援其他省市。这样一来造成了很多不便。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医生们可以直接从眼库中提取保存好的眼角膜。所以成立眼库,成了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眼库成立之初,只是医院的一个小房间,里面只有一台冰箱,后来我们又在这仅有的简易条件下开展了深低温长期保存角膜的实验。
 
2002年深圳狮子会成立,我成了第一批会员之一。当时深圳狮子会把防盲治盲作为最主要的一项公益服务项目。于是我向他们提出了改善深圳眼库条件的建议。同年6月30日,由深圳狮子会与深圳市眼科医院合作建立的“深圳狮子会眼库”在深挂牌,我有幸出任眼库执行主席,为推动深圳乃至全国的角膜捐献事业做出微薄贡献。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