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组织《深圳商报》“非典”宣传的追忆
作者:丘盘连 来源:金风集 : 一九八一年至二〇〇六年深圳特区办报纪事 责任编辑:chen 2022-12-19 人已围观
记忆难忘 日久弥深
“非典”疫情发生后,上级要求每一个新闻单位都要指定一位班子成员负责报道。《深圳商报》编委会确定由我主管这项工作。开始我并未接受,因为医疗卫生的报道放在社会新闻部,而我又不分管该部,单纯分管“非典”报道,担心会引起一些矛盾。“还是由其他同志分管合适吧?”“不,班子中只有像您这样德高望重的老同志才更合适!”总编辑王茂亮一再诚恳而动情地对我说。我只好答应了。
接受这一任务以后,我首先找到社会新闻部主任徐世访和跑医疗卫生线的记者王美华,详细了解“非典”报道的情况并对以后的宣传提出了具体要求。与此同时,还对总编室反复强调,要有全局观念和竞争意识。凡是有关“非典”的新闻稿件,版面都要尽量安排好,力争在深圳媒体中出彩;重要稿件由我审定签发。因此,那一段时间,“非典”稿件来得多晚,我就得熬到多晚!有的时候有的问题还得及时与总编辑王茂亮同志沟通。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深圳商报》的“非典”报道总体进行得比较顺利。
记者在回忆文章中,只是淡淡地提到,为了同事的安全,她向报社领导提出主动隔离起来,这是非常明智的。其实,在当时她受到许多委屈。“无论在饭堂或办公室,人们很怕跟我接触,躲得远远的,好像我就是‘非典’患者似的。”她曾多次向报社领导哭诉。世访同志、我以及总编辑王茂亮等都曾多次安慰她,直至被隔离以后,也经常在电话中给予精神鼓励。当时,整个社会都弥漫着谈“非”色变的氛围,当事者感到委屈,值得同情;大多数人谈“非”色变一时间也难以改变,这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
记得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当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大局已定之时,傻瓜也会跑到大街上高喊:我也为革命出过大力!5月底6月初之后,深圳市抗击“非典”的战斗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接近一个月没有发现“非典”患者,原有的患者也陆续康复出院。市委主要领导也大张旗鼓地前往东湖医院,慰问半年多来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大规模传染的可能性已经消除!这时候,很多记者都希望采访抗击“非典”的英雄,医疗卫生系统一时难以招架,甚至影响工作。为了确保后期的“非典”报道,也像前期和中期一样出彩,我在征得总编辑王茂亮同意后重申:“非典”新闻的采访,依然坚持“一支笔”,即采访主要由王美华负责,特别重大的稿件由部主任徐世访和王美华两人承担。本文开头提到的《人民功臣》一稿便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人民功臣》这篇大通讯,全面、客观而又气势磅礴地反映了深圳抗击“非典”的全过程。全文如行云流水,文字精彩,可读性、感染力双佳。文章一见报,就好评如潮。市卫生局长周俊安一早就来电表扬。
除了上面引述的这篇外,整个“非典”报道的大多数新闻稿件,都下了功夫采访、写作,可读性强,受到社会好评。
▲2003年初,深圳市突发“非典”疫情,市政府决定将深圳东湖医院作为全市 唯一集中收治“非典”病人的医院。《深圳商报》记者王美华,多次冒着危险深入 东湖医院采访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