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海闻:在北大的讲台上站到八十岁

作者:燕山、何师元 来源:北大人在深圳·第一辑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3-01-09 人已围观

燕园求学:拎着搪瓷饭盒进图书馆
 
1977 年 8 月,海闻在高考前经过一趟北京,住在海淀区邮电疗养院的朋友家。出来坐车,要路过北大西门。当时的他很羡慕里面的学生。“我当时没有进去,只是在西门往里面望了一会儿。”也正是因为这一眼,海闻高考填的第一志愿就是北京大学,最后幸运地被北京大学经济系录取。
 
刚到北大报到的时候,海闻带上了在东北的全部家当,甚至包括很多木头,准备以后打家具用。毕竟在东北虎林待了近十年,初入大学的海闻有点“土”,对大学学习生活没有太多概念。“刚进校园并没有什么规划,当时有同学问我们去不去图书馆,我还问去图书馆干什么,那个同学说去自习,我还不知道原来可以去图书馆自习。”相较于上山下乡时代的海闻,他最初在燕园的时光更多地是倾听与参与,像海绵一样汲取着同学、老师们传授和分享的知识养分。
 

▲海闻(第一排右三)和经济系 77 级部分同学在北大图书馆前留影
 

▲1981 年,北京大学经济系 77 级毕业留念
 
北大的学术氛围让海闻至今记忆犹新。老师们迎来了中断近十年第一批考来的学生,学生们也无比珍惜燕园求学的机会。“当时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上山下乡,所以特别珍惜上学的机会,可以说是如饥似渴。每天六点就起床,跑完步后有课的去上课,没课的都去图书馆。中午吃饭大家都拎着搪瓷饭盒,吃完拿着饭盒又进了图书馆,一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宿舍。” 同学们也常常为了一个观点而争得面红耳赤,学术自由和对社会充满责任感的事例俯拾即是。老师们对待学术也十分严谨认真,“陈岱孙教授上课清晰幽默,厉以宁教授新颖坦诚。厉老师经常介绍一下西方经济学理论,让同学们耳目一新,在和同学们讨论时又非常坦诚,有时会直接说这个问题我没考虑过。”
 
26 岁考入北大的海闻在班里的年纪属于中等偏上,近十年的上山下乡生活也将他历练得成熟而有韧性。虽然入学之初海闻对经济学还没有太多概念,但是大三的时候海闻逐渐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方向。“我喜欢画图,选了一门国际贸易的课,老师用图来分析和说明经济学理论,我觉得很有意思。当时也读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此,28 岁的海闻将西方经济学确定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其后更踏上了留美求学之路,成为北大恢复高考后第一位自费出国学习深造的学生。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海闻在美国就读博士期间使用电脑学习
 
 “出国前心里是挺悲壮的,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去留学,不知会迎来多少挑战。当时我的英语确实很差,进美国海关时,我说了半天美国人听不懂,她说了半天我也听不懂,最后不得不找了个翻译。我的二舅开车把我从机场接去学校。车里的收音机在报新闻。他问我能听懂吗,我说听不懂。他说听不懂你还来读研究生?”
 
尽管出国学习困难重重,但海闻从未放弃,近十年上山下乡的生活给予了他面对任何困难的勇气和坚持,在美国长滩加州州立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海闻又拿下了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最终获得美国福特路易斯学院商学院的终身教职。
 
对海闻来说,当时选择出国就是为了出去看一看,学成归国参与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他从来没有想过要一直待在美国。“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后,我们一直很兴奋,想办法要回国。我跟林毅夫想办学,易纲和张维迎想办个研究所,然后大家就说那就一起办吧。” 经过努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于 1994 年创办,林毅夫任主任,易纲和海闻任副主任。当时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是一种教学科研体制的新探索,也是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开创性尝试,搭建了开放、多元、交叉和国际化的平台,从事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中心于 2004 年当选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基地”,2008 年被改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成为中国重要智库之一。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曾在老地学楼里办公(左起:张帆、易纲、林毅夫、德怀特·帕金斯、帕金斯夫人、海闻、余明德、张维迎)
 
原本海闻回国还有更好的仕途机会,但海闻还是觉得回北大更符合自己的意愿,专注学术与教育。他认为,在国内普及现代经济学的教育,提升经济学的研究水平,对于中国的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至关重要。海闻总是讲,他们是幸运的一代人,得以经历了国家的许多重要转折点。然而,那一代有很多人是被动地卷入到各个过程当中,而海闻则一直处在潮流的前面,主动地掌握自己的命运。“文革”时他是最早的一批上山下乡知青,恢复高考后又是首届北大学子;他既是最早自费出国的留学生,又是最初放弃国外终身教职回国的几位经济学家之一。不忘初心,追求理想,坚持自己的目标,哪怕放弃别人看来更好的机会。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