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历史人文
-
深圳家族历史:一村一个姓,一姓一个祖宗
传统村落一村一个姓,一姓一个祖宗。
这种宗族和村落重叠、血缘和地缘重叠的单姓村落,对于我来说,以前只是书本的知识而已。自从来到深圳工作,常年生活在曾经是农村的沙井,单姓村落的概念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除了几个原来是水上人家上岸形成的村落,绝大多数的行政村都是单姓村落,个别行政村由两姓组成,也无法融为一体,无论是经济生活还是社会生活,都各自为政。在公社2023-01-13
阅读更多 -
布吉凌氏
传统村落“志图远大,维系风化,扶植纲常,他日家声丕振,会观兰桂赛春芳。”布吉凌氏族人牢记这一祖训,以其行动将家风家训代代传承。在近现代180多年时间里,凌氏家族涌现了几十位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成为近现代做出卓著贡献的客家人家族,可以说是深圳诗书传家的第一大家族。
2023-01-13
阅读更多 -
葵涌潘氏
传统村落“龙岗罗,淡水古,唔受葵涌一下潘。”
“龙岗一斗刁,坪地一管萧,落到葵涌改信潘。”
这两则民间谚语里的“潘”,说的就是清末民初时期深圳大鹏半岛上的望族—葵涌潘氏。
早在200多年前,不足百人的潘氏在当地已是声名显赫。经历岁月的洗礼,葵涌潘氏家族至今保留着三处客家围屋—白水塘(潘氏宗祠)、福田世居和油榨村。靠勤劳诚信发展起来的葵涌潘氏,其后人谨记2023-01-13
阅读更多 -
坪地萧氏
传统村落四方埔村位于坪地办事处辖区范围的中部,距离办事处约2.2千米,与石灰围、牛眠岭等自然村相邻,原坐落于丘陵地带,现已平整,龙岗河从村的南面流过。因立村之处是一个小山坡,周围都是青草地,客家话称青草地为“埔”,故取名四方埔。
2023-01-13
阅读更多 -
龙岗罗氏
传统村落鹤湖新居位于深圳最大的行政区龙岗区龙岗街道南联社区罗瑞合居民小组,为广东兴宁客家人罗瑞凤于清朝乾隆年间兴建,历经罗家三代人数十年的努力而建成,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鹤湖新居总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围屋(不包括月池、禾坪)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客家围屋之一,被誉为客家建筑的活化石、客家建筑艺术的结晶。它集中了广东各地
2023-01-13
阅读更多 -
坪山曾氏
传统村落大万世居是坪山区曾姓家族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保留了客家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民俗遗物和文化精粹。建于清代的大万世居是深圳目前最大的客家围屋,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是全国最大的方形客家围屋之一。
2023-01-13
阅读更多 -
坑梓黄氏
传统村落坑梓位于深圳市坪山区坑梓街道,北面与惠州市惠阳区接壤,辖沙田、老坑、秀新、金沙、龙田五个行政村。坑梓在清代属惠州府管辖,全镇约80%的人口为黄姓。清康熙元年(1662年)这里正是朝廷强令内迁的重点地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准予复界后,居惠州、潮州、嘉应州(今梅州)及闽赣地区的各路族人,纷纷“负耒横维,相卒而至”,沿惠阳到坑梓、深圳而至香港等地,拓展疆域
2023-01-13
阅读更多 -
龙胜彭氏
传统村落龙胜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大浪办事处,东临龙华办事处景龙社区,西临羊台山,南临民治办事处上塘社区,北临大浪办事处高峰社区,下辖龙胜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2平方千米。
2023-01-13
阅读更多 -
坂田张氏
传统村落坂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坂田社区,曾称“泮田”,后改为“坂田”。其地理位置于两水交汇之处,有重重案山紧锁。观其上势,山形如天马行空,猛虎下山;观其下势,如飞凤落阳,造就了一马平川、良田千顷。“坂田”的原意为山间贫瘠的土地,按照地势形状,后来人们就把这块迁徙地叫“坂田”。作为唐朝名相张九龄后裔的一支,张氏族人在坂田繁衍生息,发展至今已近300
2023-01-13
阅读更多 -
松元厦陈氏人物、祠堂
传统村落陈烟桥(1911—1970年),曾用名陈炳奎,笔名李雾城、米启郎。中国版画家。1911年11月16日生于广东宝安县观澜镇牛湖村鹅地吓。1928年入读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科。1931年入读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不久开始版画创作,并从事进步艺术活动,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2年冬,与陈铁耕、何白涛等在校组织野穗社。1933年与鲁迅通信,在鲁迅的鼓励与支持
2023-01-13
阅读更多 -
松元厦陈氏溯源
传统村落松元厦,原叫七都洞,背倚郁郁葱葱的背夫山,一条蜿蜒、清澈的小河向西折向中心缓缓从村前流过。乾隆十六年(1751年),陈振能携带家眷,与堂兄弟等数人离开五华,出长乐,过紫金,经惠州抵达东莞塘厦、龙岗新山堡等地,短暂逗留后入宝安、越过深圳走到九龙半岛的坪洋。后觉得坪洋作为定居地不够理想,又折返宝安,到了七都洞。陈振能一眼就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随即放下行装
2023-01-13
阅读更多 -
罗湖袁氏
传统村落罗湖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之南,与南面的香港新界隔河相望。罗湖村,地势低洼,最早是水泽之地,因与罗溪沟通,故有罗湖之称。后来人们在罗湖边上建村,就是罗湖村。传说,罗湖原为罗黄两姓的客家人居住之地,后来姓袁的人多起来,罗黄两姓人住不下去,此地便成了袁姓的聚居地。关于罗湖村的环境,居住在罗湖村的二十四世祖袁德著,在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所作《罗湖村风水序》
2023-01-13
阅读更多 -
上塘詹氏
传统村落上塘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民治办事处,管辖几个自然村,如东头村、西头村、简上村、龙塘村、龙屋村、松仔园村,原来还有头围村、作屋边(又称翟屋边村)。在1949年前头围村有部分村民迁到简上村、东头村和西头村,而作屋边村在1958年迁到龙塘村并与简上村合居,故取缔了这两个村。七个自然村基本都是以詹姓为主。
2023-01-13
阅读更多 -
清湖廖氏
传统村落清湖村位于龙华区龙华街道东北部,为纯廖姓村庄,至今约680年历史。
2023-01-13
阅读更多 -
南园吴氏人物、祠堂
传统村落吴预,字少凯,号大洲,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授福建邵武府推官,厘革宿弊,节省民财;嘉靖十二年(1533年)赴都考行(考察官员行为事迹),升授柳州府同知,署思恩府事;遇事变,守孤城,运筹决策,申大义感化贼众。嘉靖十九年(1540年)升任南京工部员外郎,卒于任,入邵武名宦祠,入新安乡贤祠。嘉靖十三年(1534年),其父吴佑被封为文林郎、福建邵武府推官。
2023-01-13
阅读更多 -
南园吴氏溯源
传统村落南园村位于深圳市南山区南山街道。从前南头一带村落,吴屋(即南园村)、陈屋、郑屋最有势力,人多,获取功名者也多。这三个村都是并排而建,中间为吴屋,左边为陈屋,右边为郑屋。在民国前有“南头吴、陈、郑,打死人不用偿命”之语。
2023-01-13
阅读更多 -
沙尾莫氏
传统村落沙尾位于福田区南部,紧邻后海,西有上沙,东接石厦。该村大约建于元末明初,村民由莫、温、梁、欧等姓氏构成。其中莫、温两姓人口稍多,各有二三百人,而梁、欧两姓人口则较少。自建村以后,直至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前的几百年间,村民一直以半农半渔为业,其中温姓以渔业生产为主,梁、欧两姓则主要种植水稻,从事农业生产。而莫氏曾经有过一段半农半渔的生产历史,其渔场
2023-01-13
阅读更多 -
新洲简氏
传统村落自从明代中期简南溪在新洲开基立村后,其子孙后代一直在新洲村聚居开发了差不多200年。直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朝廷为了镇压郑成功的反清复明斗争,实行清海迁界,派军队强逼沿海民众内迁五十里,新洲村民尽在被驱赶之列,房屋全被军队放火烧光,村民流落于道途。不少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重新恢复新安县,简氏族人才得以逐渐返回。但也有部
2023-01-13
阅读更多 -
皇岗庄氏人物
传统村落庄兴,字孟舆。出生于元统三年(1335年),自幼聪明好学,才华出众,颇得父亲庄元礼喜爱。待他长大了一点之后,庄元礼对他说:“如今乱世时期,依我看还是文化教学比较稳妥。你不如学做文章,从事笔墨工作,也好有个养家的资本,不然的话,你靠什么来生存呀!”当时,正是元末,四方骚乱,社会动荡不安。庄兴素有宏图大志,见天下纷乱,强寇蜂起,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正需要拯难救苦的英
2023-01-13
阅读更多 -
皇岗庄氏溯源
传统村落据传说,南宋最后一个幼帝在枢密使张世杰率大军拥立下,退守广东新会崖山海上时曾在此地停留,故起名皇岗。但是根据皇岗人自己的深入考证,查实这里早期名为“黄冈”。深圳一带的地名多按地形地貌而取,当年这片海滩地旁边有个黄土山冈,故名“黄冈”。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的《新安县志·地理志》津梁条载:“白石渡,同黄冈渡,邓洪仪税渡。”当时的皇岗村南有一
2023-01-13
阅读更多 -
下沙黄氏人物祠堂祖墓
传统村落黄石,号秋崖,敕赐迪功郎,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以《礼记》领乡荐(中举人)。七年后,于开庆元年(1259年)题名己未科第三甲,为深圳史上最早的进士。初任梅州程乡主簿。生一子:黄敏政。黄石《失题》诗曰:“两峰夹峡水中流,梅自成阴草自幽。石脚凿开千古路,泉声砍破万年秋。山高日出登天近,路险惊疑踏地浮。几阵白云飞出岫,倍成人物醉添愁。”此诗是沙头下沙黄氏长老们所
2023-01-13
阅读更多 -
下沙黄氏溯源
传统村落下沙村原有6个自然村,即东涌、大围、村仔、新村、东头、蚝壳墩等,而以东涌村最为古老,清康熙《新安县志·都里·官富司管属村庄》就有记载。下沙村、上沙村的黄氏同宗共脉,他们对祖先的祭祀习俗已绵延800多年。下沙村黄氏的祭祖习俗在2011年还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每年元宵,下沙村和上沙村的黄氏后裔从世界各地返回祖地,举行隆重的
2023-01-13
阅读更多 -
塘尾邓氏
传统村落塘尾村位于福永街道办西北部,坐落于珠江口东岸。东北与沙井万丰村接壤,西接福永和平村,南接福永桥头村,北与沙井大王山、马鞍山毗邻,东南临福永立新水库,距街道办事处约5千米。国道G107、县道宝安大道、乡道凤塘大道皆经过本村。因这里是沙井的众蚝塘的尽头而得名。锦田(今属香港)邓氏四世祖益逊自屏山迁至邓家蓢村,再迁到塘尾。
2023-01-13
阅读更多 -
南头郑氏人物祠堂祖墓
传统村落郑文炳,字在中,城外涌下人,明万历七年(1579年)的拔贡,初授福建将乐训导,后来升任高明教谕。有一年,适值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郑文炳出面劝富裕人家开仓廪散粟。届满,升为广西宾阳学正,后任怀远县知县。当时的怀远县山高岭峻,野兽出没,又加上一些瑶侗少数民族进入山林成为土匪,常常下山掠夺,致使民不聊生,县官也带着妻子儿女逃跑了。郑文炳将此
2023-01-13
阅读更多 -
南头郑氏溯源
传统村落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南雄保昌县郑柏峰宦游至东鉴(今南头一带),见此地山明水秀遂立村,故谓东鉴郑氏。当时当地少数民族很多,势力也大,为了更好地与当地民众融合,郑柏峰娶了仓前村雷氏的女儿为妻。雷氏是深圳地区有史记载的最早的本地姓氏,是个有势力的家族,这对郑家奠定基业起了重要的作用。
2023-01-13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