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深圳大学速写

作者:李兰妮 来源:《我的光辉岁月——深圳散文四十年》 责任编辑:pengfei 2023-01-13 人已围观

乡下来的少年
他从揭阳乡下来。全公社当年就他一人考上大学。由于消息闭塞,接到录取通知书,他才知道,深大不设助学金!

听说深圳是个繁华热闹的“洋”地方,人情薄如纸,没有钱寸步难行。他望望年老体弱的父亲、长期卧病在床的母亲,想想哥哥们已分家另过,家里盖新房后尚欠债几百元,心中好不悟惶。

"我……不敢去那里读书。"他抹了一把眼泪。

“去,一定要去!”没有多少文化的父亲生气地瞪他一眼,"这通知书上不是写着鼓励学生勤工俭学吗?你有的是力气,多少都能赚几个钱。”

"拿着。"大队党支部书记塞过来一沓人民币,"别看咱这儿穷,但不管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大队一律发五十块钱作为奖励。去吧,争口气。”

就这样,他穿着一身土里土气的肥大衣褂,夹着薄薄的旧铺盖卷儿,揣着五十元奖金。空着肚子坐了一天的长途汽车,来到深圳大学。

深圳是一个彩色世界。兴奋的深大新生们忙着组织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四处参观游览。可他却缩在宿舍里,天王老子都请不动他——出门就要花钱,多吓人哪。他宁可任人说他孤僻、呆气。

别人吃饭打冲锋,他总是挨到最后,只是怕人笑话他总吃最便宜的青菜。同学们每人每月伙食费至少五十元,而他抠了又抠,不敢超过二十五元。

勤工俭学开始,这是他盼望已久的事。他迫不及待地抢着包下了一间厕所,每月清扫费三十元。他总算把一颗悬了好些天的心儿放回了肚子里。学校没骗人,他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抬起头来面对这个世界。

他洗厕所的认真态度简直称得上虔诚。学习起来像着了魔似的,下的是死力气。

第一个学期过去了,新学期一开始,他在全校大会上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二等奖学金获得者!会不会是老师念错了名字?他从没敢打过奖学金的主意,那是城里来的高才生才有的福分。身旁有人轻轻捅了他一下,还有人转过身来羡慕地望着他。没错!他真想跑到一块僻静的草地上,痛痛快快地翻几个跟头,耍他一套自己村里的功夫拳。

当晚,他写信回家报喜。

他美滋滋地躺在床上盘算来盘算去:如今每月多了三十元奖学金,总得买点东西纪念纪念吧?班里许多人买奶粉,说是喝了可以补脑,我为什么就不能偶尔也补一下呢?还有录音机,全班几乎人人都有……不,可不能当败家子。每个月应该存几块,积攒起来,寄回去给妈妈治病。一天下午,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

"你爸爸来了一封信,"老师的眼里满含着同情,"你妈妈病危,很想见你一面。”

信,展开着,摆在他面前。母亲治病花了两千多元,父亲没钱拍电报,也没钱给他作路费,恳求学校帮孩子一把。

第二天傍晚,他赶回家中,贴身的衣袋里装着班里同学捐的一百多元钱。

暑假,学校要搬新址,老师们要搬家,总务处把这活儿包给学生。学生理应给老师帮忙,何况还有报酬,老师们还亲亲热热地把点心、水果直往他们手里塞。

他还包了为学校搬办公用具、挖树坑。暑假结束时,他的手指点起钱来有点不听使唤。四百多块钱。他啥时候点过这么个大数目?

第二个学年开始,又有喜事等着他:他成为全校五位一等奖学金获得者之一。最近,学生党支部通过他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幸亏我报考的是深圳大学,不然的话,我今天顶多只是个依赖别人救济的学生。"他咧着阔阔的嘴巴,笑着告诉我。他笑起来憨得有趣,使人想起那些吹着牧笛、骑在牛背上的乡下少年。但细细打量,那白边眼镜,米色夹克,浅灰西裤,棕红色皮鞋,还有那晃眼的手表,又明明白白地告诉我,这已经不是一年前那位乡下少年。

1984年10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