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非虚构写作:贴着大地飞翔

作者:王雪玲 来源:《深圳新文学大系: “非虚构写作” 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3-01-30 人已围观

现实荒诞虚构平淡 非虚构写出世道人心
每一种文学潮流的发端,都曾是星星之火。当人们在越来越多地感叹生活“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童话都不敢这么编”时,现实已经越来越荒诞,而虚构却越来越平淡。此时,有人在这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生活中埋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非虚构”写作。即使“非虚构”写作此前早就以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的样式存在,但它真正火起来却是近三年的事。可以说,如今的“非虚构”写作已经像点燃的“星星之火”,虽无燎原之势,但也足以像火炬照亮文学界的一角,它要求作家置身生活现场,积极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是的,“非虚构”写作,不仅非虚构,而且写作。它在田间地头,也在时代现场;它来源于生活,却绝不伪饰生活;它关注大地上的实情,却绝不单纯记录书写……“非虚构”写作的这种独特姿态,就像一株在广阔天地里自由生长的野百合,为那些在书房里呆久了的迷茫作家提供了写作的另一种可能。那么,作家们,就从此刻开始,带着笔,走出书房,走向大地。

“非虚构”写作:贴着大地飞翔
自从《人民文学》在三年前开辟“非虚构”栏目,并相继发表了梁鸿的《梁庄》及《中国在梁庄》、王小妮的《上课记》、李娟的《羊道》、郑小琼的《女工记》、乔叶的《盖楼记》及《拆楼记》、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丁燕的《她在东莞》等作品,如今“非虚构”已成为文学界与社会学界、历史学界以及广大读者热议的话题。这些作品推出单行本之后,反响也非常热烈,甚至形成了独特的“非虚构”出版现象。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著名作家阿来也投身“非虚构”写作的潮流,写出了刊登在《人民文学》2013 年第8 期上的《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这篇“历史非虚构”长篇力作。

那么,“非虚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有哪些魅力能让众多作家纷纷追随?它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如何?本报就此采访了《人民文学》的主编施战军以及作家梁鸿、乔叶和丁燕。

“非虚构”:现实感和接地气
“非虚构”在外国早已有之,但在中国,是在2010 年以后才开始“流行”起来的。它是由时任《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在《人民文学》上开辟“非虚构”栏目而引发的。此前,李敬泽在接受采访时说,《人民文学》设置这个栏目是希望大家重新思考和建立自我与生活、与现实、与时代的恰当关系。“吁请海内文豪,对于这个世界建立起刚健有力的行动和认识意愿。”如今三年过去了,在《人民文学》的大力推动下,“非虚构”已成为中国文学界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

现任《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说,他们发现大量来稿中的兴趣意绪相对有些狭窄,即便在非虚构性的作品中,对社会、时代和人类的内心关切度也不够。“目前有些中国作家在创作方面缺乏现实感,写作自备一格之后常常发生与丹纳所言的‘环境、种族、时代’三要素脱节的状况。‘非虚构’栏目的意向之一是为了提示写作者‘现实感’的不可或缺。如今,《人民文学》‘非虚构’栏目下作品的内容也在不断拓展,今年第8 期就刊发了阿来的一部虚构作品——《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这部作品有别于一般的‘现实非虚构’,这是阿来的‘历史非虚构’长篇力作。作家阿来为了写这部作品,长期深入康巴藏区,翻遍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关史料,准确地重现了从清廷、民国政府到共和国新政权初期两百年对瞻对以及康巴地区统辖的历史状况。而这样的作品,对现实的启示意义是不言自明的。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希望作家关注现实,多写一些与现实相关的作品,展现作家深入到现实中观察、体验、记述的行动能力,从中发现世道人心。这是设置‘非虚构’栏目的首要目的。”

目前,在中国文学界和新闻界流行的一个价值标准是“是否接地气”,其实,“非虚构”写作就是一种最接地气的写作。在施战军的眼里,“非虚构”写作本来就要从大地上获得力量。“这种写作本身就是吸了地气的写作,大地散发出来的生命气息和‘非虚构’的写作意识是交融的。在这个过程中,作家从切身体验和真正感触出发,是作家‘情愿’的劳动,作家和大地构成了一种亲密的互文关系,二者同呼吸、相映照、共命运。”

《人民文学》设置“非虚构”栏目是想要检验中国作家对现实本身、对自己身处的世界所发生的事情的知情能力和行动能力,用更为热切的心敏锐感应和自觉观照“大地的实情”。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