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非虚构写作:贴着大地飞翔

作者:王雪玲 来源:《深圳新文学大系: “非虚构写作” 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3-01-30 人已围观



“非虚构”:要有更高的文学标准
其实,从一脉相承的角度来说,最接地气的“非虚构”写作和现实主义的写作流派有着内在联系。施战军说,“非虚构”写作在创作方式和创作手法上都属于现实主义。“过去的现实主义是用小说或者报告文学的方式来展现和关注一个时代的重大事件或塑造有重要影响的典型人物以及历史巨变等,在现实主义精神的感召下,作家们写了很多展现时代发展和重大变迁的作品。但是近些年来,人们更多地关注日常生活,笔触更多地落到了个人的日常悲欢甚至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有的人写来写去没有现实感了,对世界的认识越来越偏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非虚构’呼吁我们中国作家找到一种现实感,注重个人对时代的发现和体会,是作家从个人的真切体验出发,用个人的发现来真切地表达出和‘我的生活’相关联的‘我们的世相’。”

虽然“非虚构”已经引发了社会极大的关注,但施战军觉得,目前人们更多的兴趣似乎还局限在“非虚构”内容与社会学、史学研究的范畴相洽的那部分上。“事实上,‘非虚构’作为文学作品,更强调的是作品里的人性及其生态的发掘而不是事件本身,因为人的生存状态、生命困境和情感需求等意味性的东西,是文学所要表达的。‘非虚构’作品要从一个文学文本的角度,给读者留下永恒的思考和艺术魅力,并非逞一时之快。否则,就会成为社会新闻特写或社会事件特稿,这不是‘非虚构’要做的。‘非虚构’面对的是大地上实在的世情,不再做出妄自代言的架势,在呈现生活的美学倾向里展现作家对人、人性、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的深沉关怀。”

谈及“非虚构”作品的艺术性,施战军强调说:“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我们对‘非虚构’更热切的希求是人性意味、结构、语言等经典性文学要素,能够更自然从容地渗透在写作意识中。”本着这种理念,施战军说《人民文学》目前刊发的“非虚构”作品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他们对“非虚构”写作的预想,但还不够理想。“目前这些作品已经有了较大的反响,但它们的文学性还相对不足,还没有出现足以和《冷血》《遗产》等世界名篇相提并论的‘非虚构’大作品。真正能够代表‘非虚构’文学高标准的、更丰实的、更入心因而也更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还在我们的期待中。”

传统的中国式的现实主义更注重比较重大的题材,也就相对忽视了生活中特别具体的、个别性的东西。但后来的这种日常生活性的写作又过于关注个人的小局域。这两者之间就有一个宽厚的中间地带,这个中间地带联结着个人和大世界。这也就是“非虚构”需要展现的天地。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