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扫码关注

坑梓黄氏,创业传奇

作者:杨宏海 来源: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责任编辑:yezi 2023-04-13 人已围观

在建立特区前,深圳人口中60%为客家人,“坑梓黄”是其中的大姓,一度发展到占坑梓人口的80%。康熙三十年(1691年),黄朝轩打发长子黄居中带领三个儿子到坑梓发展。作为农民,他们很快将大量土地集中到自己手里。但家族人口增加并不很多,如到第三代黄昂燕带领家人入住新乔世居时,连丫鬟在内才18口人。地多人少,也请不到足够的人工,春插往往不能按时完成,“这边该耘田了,那边还没插秧”,急得阿婆站在河边伤心地哭泣,原本无名的小河便因此得名“阿婆叫坜”(客家话中,哭为叫,小溪为坜)。坑梓黄氏不丢农耕本色,坚持以农为本,全家同心,努力经营,使这片贫瘠的山区垦荒有成、阡陌纵横,很快实现了水稻、花生等粮油作物自给有余,经济条件日愈丰厚。

自新乔世居于1754年落成起,百余年间,沿着4公里长、“九曲十三弯”的阿婆叫坜,坑梓黄氏相继兴建了龙湾世居(1781年)、龙围世居(1800年)、秀山楼(1830年)、龙田世居(1837年)、龙敦世居(约1850年)、松子坑大围(约1860年)、盘龙世居(1860年)、吉龙世居(1888年)和井水龙大围等围堡式民居。阿婆叫坜是哺育坑梓客家人的“母亲河”,随着人口的增长,黄氏又向金斗坜和田脚河这两个水系拓展,形成两个新的围堡群落——金沙村、李中村。在坑梓60平方千米范围内,沿着三个水系,黄氏先后建成近16座大中型围堡,星罗棋布,蔚为壮观。至今仍巍然耸立在深圳的这些围堡,正是滨海客家辉煌历史的物证。

坑梓黄氏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亦有发达的商业头脑。他们秋天收购稻谷、花生、甘蔗,就地加工,然后把粮、油、糖输送到惠州的各个市场。春天,他们又在惠州等地收购猪粪、石灰,运回坑梓以满足春耕春种所需。他们与佃户间建立了充分信任的关系,买不起的农户可以赊欠,秋后还谷,曰“卖谷花”。

黄氏非常重视商业活动,秀山楼的黄维珍为了不落淡水一个墟市,竟更改了生日。黄氏家族的商铺很多,当年在淡水的商店、当铺占了一条街。有些铺子很具实力。据说,有一次老家这边让买些白胡椒,广州的铺子领会有误,把全市的白胡椒全买下了,结果造成市场短缺,行市猛涨。黄氏铺子顺势出手,就发了一笔财。

乾隆初年,黄昂燕主持修建深圳地界的第一座客家大型围堡——新乔世居,临近竣工,发现所备物料、经费都大有富余,便让儿子到大水湾另寻吉基,仅隔27年又建起一座龙湾世居。据长隆世居后人说,黄梅峰建长隆世居时因经费短缺想放弃,儿子黄奇义拿出钱帮父亲建好了长隆世居。儿子做生意赚了钱,父亲都不知道。“迁海复界”时没动窝的坑梓土著各姓,后来在急速发展的形势面前束手无策、急剧衰落,原因之一就是死守农作、拒绝经商。

清代深圳、香港一带鸦片生意火爆,还有人进行军火走私的勾当,但黄家人恪守商道,不为所动,拒绝参与这种肮脏贸易,甚至还是鸦片生意的受害者。坑梓黄氏第八、第九世无甚建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食鸦片。盘古石村某公见儿子迷恋吸毒,指望不上,只好把家事大权交给儿媳。儿媳张氏不负众望挑起家族复兴大梁,经努力发展,于同治三年(1864年)修建起盘龙世居,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坑梓黄氏第八、第九世时建的最大的围堡了。

从坑梓黄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以小见大,看到整个滨海客家的成长发展。其民系个性在日益丰满完善,既弘扬崇文重教传统,又鼓励商业贸易,尊重信仰多元,体现出一种加速融入滨海社会文化大生态的积极态势。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