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扫码关注

传统医药:骆氏腹诊推拿术

作者:许雨燕 邱文清 来源:深圳非遗·第一辑 责任编辑:manman 2024-09-03 人已围观

 
非遗名片

骆氏腹诊推拿术源自河北省武邑县,是传统中医药之瑰宝。于 19世纪中叶创立,已经历四代传承。

第一代传承人骆化南 (1846—1929),河北武邑人,精通跌打损伤之术且博采众家手法之长,继承几近失传的古代腹诊法,创立独特的腹诊推拿术。

第二代传承人骆俊昌 (1881—1965),骆化南之子,自幼聪慧,刻苦揣摩,技艺不断精进。抗战时期,先后在河北、重庆一带开办医馆,诊疗病患无数,因其精湛的腹诊推拿技艺名震当时的“陪都”重庆甚至整个西南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七军医大学(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特别邀请骆俊昌及其全家(包括其夫人吴淑云和其子骆竞波、骆竞洪、骆竞湖)至第七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即西南医院)工作。
 
 
第三代传承人骆竞波、骆竞洪(1927—2019)和骆竞湖,继承祖传腹诊推拿技艺,在第七军医大学任教,并担任西南医院推拿门诊部医师。骆竞洪于 1989 年携子侄至深圳行医,成立“骆竞洪中医推拿专科诊所”,其推拿专著《实用中医推拿学》被民政部翻译成盲文出版。第四代传承人骆仲遥(1953—)、骆仲达(1954—)和骆仲逵(1956—)等。骆仲遥系医学教授,河北武邑人,曾任重庆市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推拿科负责人。

1989 年,第四代传承人跟随第三代传承人举家来到深圳,传承创新骆氏腹诊推拿术,颇有建树,并担任《中国推拿百科全书》主编。
 
项目特征

骆氏腹诊推拿术历经家族四代人 100 余年传承,其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在国内外推拿按摩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力,是运用中医腹诊理论判断疾病之表里、寒热、虚实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的推拿方法,具有鲜明手法治疗特征、医学价值、文化交流价值和社会价值等。

(一)医术特征
 
腹诊的方法主要为望诊和触诊,通过观察腹部形态变异,触知腹壁紧张度及是否有块状、索状、网状等不同情况,为诊断提供必要依据。再按八纲辨证方法判断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及与全身的关系,从而确定推拿的治则。腹诊推拿的治法有补、温、和、通、消、汗、吐、下,称之为“治疗八法”。其主要手法有推、拿、按、摩、捏、揉、搓、摇、引(牵引)、重(包括肘压、膝压、踩法)等 10 类 62法。操作部位以腹部和躯干部为主,兼及全身各部。

(二)医学价值

骆氏腹诊推拿术,有着区别于西医诊断治疗学的思维方式、理论内容、防治原理、治疗方法,可补西医之不足,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推动医学发展和变革,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三)文化交流价值

骆氏腹诊推拿术经四代传承,铸就传统医学的家教文化,不仅传承推拿技术,更强调高尚医德。其言传身教和传统医药文化对骆氏腹诊推拿术的传人及其教授的学生均有教化功能。该医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40 多年来,中国港澳台地区和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均有人来深圳学习骆氏腹诊推拿术,并出版(发表)关于骆氏腹诊推拿术的专著和论文等。骆氏腹诊推拿术受到世界瞩目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国际交流价值。
 
(四)社会价值

骆氏腹诊推拿术具有简、便、验、无毒副作用等特点,符合国际自然疗法趋势。对许多吃药、打针疗效不佳的各科病症,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糖尿病、高血压、失眠、中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亚健康等效果甚佳。在医疗资源稀缺的边远地区、乡村地区,该医术配合中草药,可发挥重要作用。

精编访谈

主持人:推拿术在东方民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非药物的自然和物理疗法,可以为人们缓解病痛。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骆氏腹诊推拿术”有着怎样的绝活和特色呢?骆老师,骆氏腹诊推拿术是您家祖传的吗?
骆仲遥:对,从我的曾祖父传下来,到我是第四代。我从 8 岁开始,跟爷爷、奶奶、爸爸学习腹诊推拿术。
主持人:它有哪些特别的地方?
骆仲遥:腹部推拿诊断,《黄帝内经》里就有记载。但由于明清时期比较看重封建礼教,认为男女授受不亲,医生要看病,不能直接摸患者的手,要在屋里面用丝线搭脉。所以腹诊推拿术基本失传了。只是我的曾祖父学到了这门技术,把它保存下来,传给我父亲,父亲再传给我们。所以说,腹诊推拿技术,通过我们骆家传承下来了。中医的诊断离不开四个字:望、闻、问、切。很多人说腹诊推拿就是摸肚子,只说对了四分之一。腹诊推拿包括腹部的望诊、闻诊、问诊、切诊,通过四个步骤来诊断才叫腹诊。第一是望诊,我们通过观察患者肚子的形状、外观,就大体知道问题所在了。比如说肚子鼓起来,最常见的是气胀。第二是闻诊,如果肚子叫得特别响,且不停地响,说明有慢性肠炎;如果腹部没有肠鸣,西医叫肠麻痹,就是肠子不蠕动了,是很危重的症状。第三是问诊,问患者肚子哪里痛,不同部位的疼痛代表不同的病。第四就是我们常说的切诊,就是我们俗称的“摸肚子”,用手来摸肚子,就知道病情的轻重缓急了。摸肚子有一定的次序,比如任脉怎么摸,两侧怎么摸,左右怎么摸,然后判断出腹部的腹证、腹型。块状形、网状形、条索状形等分别代表不同的病。比如农村常见的肠蛔虫,能摸到肚子的蠕动,蠕动的地方变化很快。
主持人:这太吓人了。
骆仲遥:所以,凡是摸到肚子在跳动,如果还有脸色萎黄、精神不振的症状,中医就判断是蛔虫病。摸的时候如果没有抵抗肚子就陷下去,且手有插到香灰的感觉,那就是绝症,说明人已经不能治疗了,不久就会去世。我曾祖父是搞武术的,据说是个武术高手。到我爷爷这代以后,开始把用腹诊推拿调理内脏病作为特点。我爷爷这一代一开始在河北行医,抗战以后,他们就随迁到重庆开了个医馆。因为他的腹诊推拿比较特别,专门治疑难杂症,云南、贵州、四川等地患有疑难杂症的人,都来找他诊治,所以在当地挺出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重庆原第七军医大学,听说了骆氏的腹诊推拿医馆,专门治疑难杂症,技术很厉害,就去考察。军医大学一般以西医为主,对于中医,特别是推拿,也是半信半疑。调查结束后,他们说这个方法确实有独特的地方,治疗疑难杂症很有效果,最后就跟我爷爷、奶奶他们商量,说把我们全家都聘请到第七军医大学工作,专门成立一个西南医院推拿门诊部,由爷爷担任推拿门诊部主任,我奶奶、叔叔、伯伯全部在里面工作,全部列入部队编制。爸爸跟我说军医大学相当于部队里的西医高等学府,专门为我们开了一个门诊部,这个待遇在全军都是很少见的,说明他们很认同这项医术。我是家里的长子,兄弟姐妹四个,都学医。我 8 岁开始接触,13 岁时正式学医。因为在家里没事,父亲就开始教我们,所以我在家里埋头学了 5 年医,可以说是扎扎实实把家里所有的中医、西医的书都学了,因为我父亲中医、西医都教,他想把第七军医大学所有的教材都灌输到我们头脑里。
 
主持人:您是被选择学医的?
骆仲遥:应该是被选择的,我们全家都是被选择的。父亲的要求很严厉,而且也容不得你去想做其他的。
主持人:那您是怎么来到深圳的?
骆仲遥:20 世纪 80 年代末,深圳市卫生局请我父亲到深圳办了一期全国推拿医生的提高班,来培训的医生都是主治医师以上的级别。讲完课后,深圳这边说我父亲是人才,把他留了下来,把我们全家调进深圳,所以重庆的腹诊推拿术就落户深圳了。
主持人:深圳像一块磁铁一样善于吸纳各种人才,您打算如何把这一项医术传承下去?
骆仲遥:我有个计划,用 3 年的时间,就是在我 70 岁之前,以办学习班的形式,为全国 2800 多个县级行政区各培养一名传承人,把这项医技公开传授给更多的人。
主持人:骆氏腹诊推拿术,可以说是历经四代、辗转三地而立足深圳,在著书立说和广收门徒的基础之上让这项中医瑰宝熠熠生辉。
 
传承活化

海内外医疗界十分重视此传统疗法。20 世纪 80 年代,奥地利推拿研究所聘请第三代传承人骆竞洪教授担任名誉顾问。1992 年起,台湾民俗疗法学会每年都来深圳考察学习腹诊推拿术,并于 2000 年邀请骆仲达教授赴台进行学术交流。2003—2004 年,骆仲遥受聘赴马来西亚担任亚洲传统医药学院客座教授、三九海鸥中医诊疗中心临床专家。其间,治愈不少海内外患者,享誉业界。
 
 
骆氏腹诊推拿术学习周期长、难度大、传承任务艰巨。为了更好地保护这项医术,深圳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力量积极抢救这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 年,成功推动“骆氏腹诊推拿术”被纳入深圳非遗保护名录。2013 年,骆氏腹诊推拿术被列入广东省非遗保护名录。如今,骆仲遥虽年逾七旬,仍不知疲倦地推广中华传统医学,希望有生之年能在全国 2800 多个县级行政区中各培养一名腹诊推拿术的传承人,使这项医术像李小龙的功夫一样,被全世界广泛认知、接受,成为中国独特的“养生功夫”。我们期待这朵医学奇葩持续绽放异彩。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