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扫码关注

平湖纸龙舞

作者:廖虹雷 来源:《深圳风物志·风土人情卷》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6-15 人已围观

龙岗平湖街道平湖村的纸龙舞,60多个队员分舞两条龙,随着铿锵鼓点,龙头上下生猛,龙身左右翻腾,时疾时缓,栩栩如生;当鱼跃“龙门”的时候,龙鱼闹海;当龙出了“龙门”时,却又是游走如丝,蛰伏无声……尤其出彩的是他们的女子舞龙队,舞步比男子队员舞得矫健、敏捷,个个长得不仅青春靓丽,而且身段姣好,加上金黄色的头箍和古色古香衣裤装扮,更是显得身手不凡。男女队员们的舞姿刚中带柔、柔中带刚,精彩演出引起人们一阵阵的喝彩声。
 

平湖纸龙口含龙珠,龙身和龙尾漆绘鲜艳油彩的“龙鳞片”,鳞片上贴有金银色纸,制作难度很大。

《宝安县志》载,明嘉靖年间有平湖村、平湖墟,传说以地形为名。平湖围形似蚌,伍屋围形似蟹,松柏围形似虾,蚌蟹虾得水则活,又周围地势低平,故名平湖。
 
平湖村地处“湖底”,滴雨成泽。400多年前,村民们为祈盼风调雨顺,驱灾灭妖,求助海龙王,拜祭龙王爷。后来,村中长老根据龙的传说,让篾匠用竹片扎成龙头、龙身,糊裱上纱纸和牛皮纸,其中龙头的制作难度最大,由口含龙珠的嘴部、前额、后脑、角、手柄等部分组成,龙身和龙尾漆绘鲜艳油彩的“龙鳞片”,鳞片上贴有金银色纸,便成为彩色的“纸龙”。由于该村纸龙的制作和舞者姓刘,所以又叫“平湖刘氏纸龙”。平湖纸龙舞第31代传人刘旦华说,以前村中舞龙师傅曾给他们多次讲及“鱼化龙”的故事。相传在远古年代,渭水流域中有一条鲤鱼经过千年的修行,又三次跃过大禹治水时劈开的龙门,终于化成一条神采飞扬的金龙。但是鲤鱼化成的金龙,却困在渭水仍然不能远行。这时,玉皇大帝派来两名仙童化作金鲤,伴龙继续修行。金龙终于修成大器,得道进入龙宫,主宰大海,为天下苍生造福。
 
这则传说终归是传说。平湖村刘氏族人认为,纸龙文化可追溯到公元前刘氏祖先“御龙氏”刘累那里。据平湖《刘氏族谱》记载:“上自源明公起,至夏(朝)累公十八世事孔甲为相,善能养龙,封御龙氏。”据说,当时天降二龙,难以驾驭,只有刘累征服了二龙,被封为御龙氏。孔甲坐着御龙氏驾驭的龙车四处巡游。从此国内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刘氏先人也被称为最能与龙相处的宗族。此后,刘氏后裔们自然膜拜龙,尊崇龙的图腾,喜欢聚族舞龙舞。
 
平湖纸龙,由一代代师傅口口相传。纸龙做好以后,需经过请龙神的祭祀仪式。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纸龙进驻祠堂,村民在祠堂里把从河里请回的龙神和纸龙一起祭拜。到了年初一清早,舞龙师傅给纸龙点睛后,即可开始舞动。过年期间,连续到村里各条巷子或受邀到邻村、周边墟镇进行舞龙拜年。直至元宵节舞完龙后举行送龙仪式,即用香烛再次祭拜后将纸龙焚烧。来年舞龙时,再提前三个多月重新制作。
 
2013年10月,平湖纸龙舞被列入深圳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5年,被列入广东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很赞哦! ( )

上一篇:龙岗布龙舞

下一篇:麒麟舞之祥瑞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