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口述史 口述史

扫码关注

李学金:深圳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者:戴北方、林洁、王璞 来源:《深圳口述史 2002—2012》 责任编辑:Gangan 2022-12-14 人已围观



 
深圳大学可谓因改革开放而生,伴改革开放而兴。
 
深大为深圳培养大量人才
 
深圳大学可谓因改革开放而生,伴改革开放而兴。
 
据了解,当年,深圳大学创下了在一年之内建设、招生、开学的“深圳速度”。
 
而在建校之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更是抽调精锐力量,一批院士专家亲临深大支援建设。
 
与此同时,出于对因改革开放而生的深大的期待,大批学生选择报考深大。事实上,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大确实做了许多创新。为了让学生能交得起学费,深大提供勤工俭学,这是过去许多大学所没有的。同时,深大还鼓励学生办洗衣厂、办实验银行,那时交通和商业都没有那么便利,办实验银行也为学校师生带来许多方便。
 
或许因为学校天然的创新氛围,我发现,无论是年轻老师还是学生都很有闯劲,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1991年,我来到深圳大学,在应用物理系当教师。那时的深大,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期后,开始走向瓶颈期。
 
由于科研刚起步,且缺少经费,初期研究无法做起来。当时我所在的应用物理系一年只有15万元的经费,10万元用于购买仪器设备,5万元用于维护。我是研究光纤传感器的,然而学校除了有一段150米长的光纤,任何相关设备都没有。
 
直到1995年左右,教育部来深大做教学评估,在参观完深大的实验室后,教育部有位领导反问我们,“你们学校很多专业的课程,都没有实验相关的设备吗?没有正规的训练,怎么就毕业了?”深大领导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后来深大给深圳市政府写了一份报告,市政府很快就批下来200万元的经费,我们在一个月内把实验设备买齐,顺利通过教学评估。这次的教学评估也给了深圳一个警醒,20世纪90年代末,深圳市人大、市政协都开始呼吁深圳要建设自己的好大学。从此深圳大学重新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地方高校。
 
其实深大在满足深圳对人才的需求方面有很大贡献。这么多年来,深大培养了10多万名毕业生,如果没有这所大学,没有马化腾、史玉柱、邓学勤这些毕业生,今天的深圳企业或许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深大还开办了成人教育课程,我刚到深圳的时候也去夜大教过书,学生很多是企业的打工者,白天上班,只有晚上有时间来上夜校,很辛苦,但是他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和对知识的渴望。这是深圳的活力,也是它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地方。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