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古代史事 古代史事

扫码关注

“罗溪”“滘水”“深圳河”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09-14 人已围观

“珠江”这一名字,最早形诸文字也是在明代,即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黄佐所作《海珠》一诗的首句“珠江烟水碧濛濛,锦石琪花不易逢”。清道光二年(1822年)由阮元等学者修纂的《广东通志》称“珠江,源于三江,合流于城南,中有海珠石,是谓珠江,一名沉珠浦”,则是记载“珠江”一名的正式史志。
 
深圳河属珠江水系,它的形成过程基本上是珠江的缩小版。
 
比照珠江流经广州古城区河段的“露出史”和目前深圳地区已有的考古发现,可以肯定深圳河是一条非常年轻的河。距今约2500年前,海水直逼梧桐山等山峦脚下,今天深圳河干流段尚在水底沉睡,就是其主要支流沙湾河、莲塘河、梧桐河等山谷水流,也是下山即入海,最多只能称为山间溪流。
 
直面南海大潮的大鹏湾海岸边密布的海蚀崖、海蚀岩、海蚀洞、海蚀柱,是古南海水两次海侵留下的永久印记。其中,大鹏半岛最南端的国家级地质遗迹鹿咀海蚀崖近乎直立,高度在10至50米之间,深入其间的海蚀洞高12米、宽6至7米、深约20米,让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海蚀洞是高潮海水千百年来拍击山崖砂岩冲蚀而成的。这意味着海侵期间,深港地区的海平面至少高出现在12米。难以想象,把这个海侵高潮期间最低值的海平面放在今天的深圳湾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千百年来海水缓缓后退,古深圳湾内的山冈、高地、台地、低地渐次露出水面。不过,同样可以肯定的是,至少晚至北宋末年,今天深圳河干流北岸已成钢铁丛林的罗湖、福田两区的大片低地仍在海水之下,或者是潮来潮往的浅海滩涂。
 
证据就是,经过深圳市文物考古人员40多年孜孜不倦地仔细翻找,这片区域内不但没有发现过任何先秦遗址、遗存,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古墓葬,还是位于市中心莲花山西北角山坡、建于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的下沙村黄氏一世祖黄默堂墓。这一年,距北宋终结已有121年之久。
 
按照南海海水以每年70—130米退出珠江江面的速度计算,此时深圳河的大模样应该已经出来了,高地、台地上已有零星垦殖,只是海滩开阔,河水恣意流窜。南宋、元两代,连年战乱导致的南下移民蜂拥而至,大规模束塘筑田之下,深圳河河岸线急剧收缩。
 
明清时期,海退加速,吸引了更多拓荒者进入,形成了一个水退人进的正循环。
时间和空间联手,自然和人工合力,终于将现代地理学意义上的深圳河推进了蜿蜒史册。
 
据目前可考史料,深圳河首次“出镜”在明初。
 
研究者的依据是深圳河畔、深圳火车站东侧的罗湖村族谱《袁氏家谱》。罗湖村袁氏发源于河南汝南,六百多年前迁至东莞温塘定居。明洪武元年(1368年),先祖袁彦安屡试不第,遂举家迁至此地,拓田1700亩,闭门耕读,成为罗湖村开基之祖。
 
《袁氏家谱》记录了多位明初先人的诗词歌赋,其中“罗溪”一词反复出现。把他们诗中的细节描述与现实地貌结合起来观照,可以确定,罗溪就是当时深圳河畔人家给这条年轻河流取的“小名”。
 
罗湖村袁氏二世祖袁百良的《卜居》有句“罗溪水长渔歌晚,梧岭峰高月吐迟”,诗中的“梧岭”即梧桐山,“罗溪”就是梧桐山脚下的深圳河。三世祖袁渔隐的《携客游罗溪作脍》有句“罗溪水长鳜鱼肥,同客观潮坐石矶”;他另一首诗的标题直接就是《游罗溪》,有句“罗溪峻岭水还深,上有乔松百尺阴”。后世族人袁皓作《晚兴》一诗,一句“梧峰吐月映罗溪,缟带飘飘赤墈西”,更是带出了三个当地地名,其中的“赤墈”就是今天金融机构云集的罗湖区蔡屋围一带。
 
迟至清康熙年间,袁居易撰写《袁氏家谱序》,仍将深圳河称为“罗溪”。
 
明代中后期,深圳河的官方称谓“滘水”始见于文献。清康熙本《新安县志》称:“滘水,在城东四十里,发源于梧桐、莆隔、龙跃头诸山,西流曰钊日河,北出曰大沙河,二支分流至滘山合流而西曰滘水,经横岗山,逶迤四十余里入后海。”
 
这里的“城”,就是新安县治所在南头城。西流的“钊日河”、北出的“大沙河”即深圳河的两条主要支流莲塘河和沙湾河。“滘山”则是50米高的罗湖山,今已不存。1979年深圳市设立的那年夏天,一场特大洪水来袭,东门老街至火车站一带低洼城区全部被淹没。第二年,深圳市政府决定“愚公移山”,耙平罗湖山,用所得的130万立方米土石方填平这片低洼地。罗湖区地势因此增高了1.07米。
 
原罗湖山地块上,后来矗立起了一座声名远扬的“楼山”,即1985年竣工、高160米的当时“中华第一高楼”深圳国贸大厦。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