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古代史事 古代史事

扫码关注

“罗溪”“滘水”“深圳河”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09-14 人已围观

自唐至今,古县名“宝安”在历史长河里漂流、浮沉。深圳河与之相伴随,在历史的角落里默默成长。
 
遥想7000至6000年前的某一天,天气晴好,小梅沙海边聚落里的某个远古先民,狩猎时一时兴起攀爬上了今天深圳最高峰、海拔943.7米的梧桐山。他看到的古深圳湾是什么模样呢?
 
答案是:一片汪洋。
 
南海之水自西向东奔涌而来,直抵他所站立的山峰脚下。因为北、东、南三面群山的围挡,海水入口又在西面与北向广州的海潮交叉,故而脚下的水面显得波澜不惊。
 
这个想象中的远古先民站在梧桐山顶向西远眺古深圳湾看到的景象,绝非历史的虚幻梦境。现代科考证明,古南海水曾两次大规模海侵、海退,包括今天深圳河两岸的香港新界北端全部,深圳市罗湖区、福田区大部分,南山区、宝安区的低地、台地区域,在距今7000至6000年前及此后的漫长岁月里,确曾是暗无天日的海底世界。
 
21世纪初,广东省地质局和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专项科考,根据广州市沉积记录和新构造运动的历史记载,研究出了广州地区距今1万年来的海陆变迁史。
 
约1万年前,地球进入冰后期,世界气候转暖,冰川大量融化,亚欧和北美大陆冰盖退出。约在7000年前,一次大规模的海侵席卷今天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地史上称之为“中全新世海侵”,今广州城内低地多为海水覆盖。
 
约在5000至3000年前,此次海侵的能量耗尽,海水慢慢退出了今天的广州城区。
 
约在3000至2500年前,“晚全新世海侵”卷土重来。由于这一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生剧烈的地质构造沉降,滔滔海浪再度长驱北进,而且比上一次来得更加猛烈,淹没了今天的整个广州地区。越秀山下,浪涛滚滚。
 
千百年来,南海涌浪猛力拍击岛岸,最终刻画出了距今6000多年的七星岗海蚀崖、长洲海蚀崖等海蚀遗址,如同古南海水留在广州城的亲笔签名。
 
约在2500年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质构造沉降暂停,海水再次后退。年径流量高达3300多亿立方米、在国内仅次于长江径流量的珠江水系乘机展开反击,开启了它延续至今的环珠江口地区沉积、造陆运动。在地球自转作用的助阵下,珠江水系的北岸淤积加快,逼迫海水加速南退。
 
通过对秦以来广州古城、船台、水闸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学术界对秦末汉初以来流经广州古城区段珠江岸线及宽度,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秦末大将任嚣在珠江北岸筑“任嚣城”,城南就是南海。彼时“江”面宽约2020米,为现在同一江段宽度的10倍多,是不折不扣的“海”面。
 
接下来的西汉、东汉、三国时期,这段江面宽度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缩小到约1960米、1890米、1790米。
 
白云苍狗,又是悠悠近500年,大唐盛世之际的这段珠江江面依然宽约1400米。唐高适《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有句“海对羊城阔,山连象郡高”。边塞诗人高适是北方渤海郡人,一生不曾驻足岭南,他不说“江”对羊城阔而称“海”对羊城阔,实在是因为此前本地人皆称城外的珠江为“海”,前朝的史书和名人也多持此说。如《汉书》称番禺为“近海”;东汉末年交州刺史步骘在番禺修“越城”,著文说广州“负山带海”,是“海岛膏腴之地”;三国东吴中书丞华覈也称广州“州治临海,海流秋咸”。
 
宋人朱彧《萍洲可谈》卷二称“广州市舶亭枕水有海山楼,正对五洲,其下谓之‘小海’”。到了宋代末年,此段江面宽约1100米,比秦时窄了几乎一半,但开阔处仍被人们称作“海”。
 
从明代开始,海退加速,海水以每年70—130米的速度退出,珠江急剧收缩,不到300年时间里,此段江面宽度缩至约650米,比宋代缩窄了450米之多。及至清代,江面只剩下了550米。至近代,珠江平均宽度已不到400米。到了当代,平均宽度又降至264米,最窄处仅有180米。
 
多项地质信息数据和历史文献显示,迟至明清,流经广州古城区的珠江才慢慢卸下了“海”的妆容,换回了“江”的面貌。
 
在此期间,距广州60公里的虎门成了珠江出海口。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番禺县志》在分述东江、北江、西江之后,写道:“粤故海国也,支流为多,而皆源于三江,即西、北、东三江,出虎门入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