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古代史事 古代史事

扫码关注

英国人告御状

作者:杨黎光 来源:奔腾的深圳河 责任编辑:xiangwang 2024-09-14 人已围观

随着越来越多欧洲商人北上,让越来越神经质的清王朝,特别是越老越疑神疑鬼的乾隆皇帝如芒在背。不时传来“英夷”在舟山群岛“舟楫如云”、与江南商人眉来眼去的奏报,不禁让他想起1624—1662年间荷兰“红毛夷”盘踞澎湖、基隆的往事。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在用加重税的经济手段仍然扑灭不了洋船的北上热情之后,清廷索性一纸令下关闭了江、浙、闽三处海关,只剩驻广州的粤海关继续营业,是为“一口通商”。乾隆皇帝的圣旨说:“本年来船虽已照上年则例办理,而明岁赴浙之船,必当严行禁绝。……此地向非洋船聚集之所,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原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不过,也有史家考证认为,江、浙、闽三处海关并没有关闭,只是不允许欧洲商人在此做生意,国内贸易,以及和日本、朝鲜等地的买卖还在继续。
 
自唐宋以来,广州一向是我国最重要的商港之一,但在历史上也只出现过三次“一口通商”。第一次是在明嘉靖1523—1566年,共持续了43年;第二次是在1655—1684年,共持续了29年。第三次就是乾隆皇帝这次“精减”口岸,再次让广州一枝独秀。
 
时间之河已流进1757年。这个时候“一口通商”的出现,使中国自闭于世界发展的潮流之外。天朝的崩溃,已是历史的必然。
 
实行“一口通商”仅仅两年后,一个特立独行的英国商人就让大清帝国再次声名远扬。
 
这个英国商人叫JamesFlint,自取中文名“洪仁辉”,曾在广州学习中文,据说是英国第一个中文翻译。他居然别出心裁地演了一出“告御状”。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天津大沽口外海面突然出现一艘外国商船。岸上的兵丁毫无思想准备,从船上走下来一个红头发蓝眼睛的“西夷”。此人声称自己是英吉利国四品大员,名叫洪仁辉,要知府穿针引线让他告成御状。这个一头雾水、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的知府,可能惮于洪仁辉自称的四品大员身份,竟然将奏状成功呈送至乾隆皇帝的案头。
 
奏状主要告的是广州地方官员和“十三行”对外商层层设卡,收取五花八门的税、费,还长期拖欠货款,私下勒索,限制外商自由,导致外商面临“俱已不活”的悲惨境地。
 
英国人洪仁辉所说的句句是实情。
 
广州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1685年,“十三行”应运而生。它是清廷设在广州口岸的特许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货行,是一个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外贸垄断组织。“十三行”因此成为清廷皇家物流中心。皇权专制之下,虽然亿万臣民贫无立锥之地,但帝王的宫廷生活无不奢靡铺张,地方大员每逢佳节都要挖空心思进献各地稀有物产以博取皇帝欢心,从而达到加官晋爵的目的。皇家对西洋“奇技淫巧”日渐浓厚的兴趣,更是促使广东巡抚、粤海关监督依靠“十三行”这一组织竞相采购西洋物品,以博皇帝一笑。
 
更为重要的是,从广东官员历年进呈的奏折、清单中可以看到,“十三行”每年上缴税银超过百万两,其中六十万两成了皇室的“自留地”。“十三行”俨然成了“天子南库”,所以乾隆皇帝说“来浙者多,则广东洋商失利”,失的可是他皇家的利啊!他断然封了江、浙、闽三关,“独宠”广州,有“夷防”的因素,与钱干系可能更为重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上一篇:文明升降机

下一篇:马戛尔尼失败之行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