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古代史事 古代史事

扫码关注

明清教育

作者:周保民 来源:《千年古郡:南头古城》 责任编辑:Kysia 2022-12-21 人已围观

谈明清教育首先不得不说科举。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但对我国的历史上大多数朝代而言,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

明代则大不相同,自明洪武三年(1370)起开科举,每三年一次,明朝277 年开科89 次,取进士17000 多人。不仅如此,科举几乎成为明朝知识分子入仕的唯一方式(武官依然沿用世荫)。

明代科考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在参加科考之前必须获得考试的资格,当然这个资格也是通过考试得来的,这种考试叫“院试”,考试成绩分为六等。一、二等的合格者被称为“秀才”,有资格参加下一级的考试,叫“录科”。

下一级被称为“乡试”。乡试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一级出题并统考,通过考试的被称为“举人”,还有个叫法:“一榜进身”。得到了举人衔,就有了做官的资格。有资格并不代表一定有机会,如果三次参加会试皆落榜,可以到吏部去注册,然后就是等待,运气好的等到了空缺而且选中的是你,叫“大挑”。“大挑”不是说你官大,而是说你够幸运,一般从九品的小吏做起,做到知县、县令基本就算到头了。在明朝历史上有一个人可以说是“例外”,他的名字叫海瑞,因清廉而得名,众人皆知,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明代举人出身而当官当得最大的一个。海瑞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任南京右都御史,病逝后朝廷还追赠他为“太子太保”。

乡试的第一名叫“解元”,也是三元里的第一元。新安建县后,南头南园村人吴国光在万历七年(1579)广东乡试中获得“解元”,也是新安县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解元,今天南园村依然保留着当年所建的解元祠。据县志记载,他同海瑞有个共同之处就是敢忤权贵,但他没有海瑞幸运,先任广西永福县教谕,后升任广西兴安县知县、浙江乐清县县令等职,再后来他和大多数举人出身的官吏一样告老还乡。他的官当得不大,却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就是参与纂修《新安县志》。

获得了举人衔就有了参加下一级考试的资格。各省将举人向上推荐,朝廷在这中间一般挑选300 人左右,这300 人有个专有的名称叫“贡生”。贡生要想获得进士衔就得参加第二年二月的“会试”,而“贡生”参加“会试”的地方叫“贡院”。

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也是三元里的第二元。其他通过会试的贡生必须经过“殿试”才能确认自己的头衔。“殿试”一般由皇帝主持,相关大臣参与,主要内容是策问。根据考生表现,共分为三个档次,亦称“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统称为“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统称为“进士出身”;三甲若干,统称为“同进士出身”。殿试的第一名即为状元。将“解元”“会元”“状元”三元集于一身,就会有一个称号:“大三元”,也称作“连中三元”。在整个明朝历史上,连中三元的只有一人,他的名字叫商辂。

不管是一甲、二甲、三甲,都简称进士,也称“二榜出身”,可以候补官员,前途、命运比起举人就好得多。一甲三人可直接入翰林院修撰、编修,二甲、三甲中挑选比较突出的在六部诸司及翰林院之下观政,翰林院之下者称庶吉士,六部之下者称观政进士,之后根据需要再授其官职。起点高、人脉广,就连皇帝都是熟人,所以他们大多前程似锦。

万历十四年(1586),南头南山村人陈果,获殿试二甲,在兵部短暂作为“观政进士”之后,便授官山海关主事。山海关是明长城的起点,也是明代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地位十分重要。陈果也成为今南山地区自明代新安建县后唯一的一位进士,他能以二甲授进士衔,实属不易。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自“南北榜案”发生,明洪熙以后“会试”的进士所采取的是按地域分配制。这里也简单做一个介绍。

明初,会试采取的是全国统一录取的方法。但自古至今,若论考试,北方人考不过南方人,所以每次科考北方人录取的人数总是很少。到了洪武三十年(1397),这年的会试录取51 人竟然全系南方人。于是北方人不干了,联名上书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无奈之下在当年又搞了一次会试,录取61 人全系北方人,这就是所谓的“南北榜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到了洪熙以后,全国会试分为南、北、中三个考区,按比例分配进士名额,淮河以南为南区,比例为55%;淮河以北为北区,比例35%;所谓中区,即为云贵川三省加上凤阳县(朱元璋的老家),比例为10%。讲到这里,或许你可以理解为什么陈果二甲进士实属不易了吧。

根据现有资料统计,自新安建县至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为止,共取得文举甲科进士10 人;乡科举人62 人,钦赐举人7 人,副榜10 人,拔贡15 人,优贡1 人,恩贡20 人,岁贡80 人;武举甲科进士2人,乡科举人34 人,武职110 人。其中106 人为今南山先贤,可谓人才蔚起,被史志称为“鼎盛之时,蝉联鹊起”。

说起教育就不得不说书院。由于史料的缺失,今天我们不得知唐、宋时期深港两地教育状况,仅根据嘉庆版《新安县志》得知,深港两地最早的书院为宋时的力瀛书院:“桂角山在县东南四十里,多产桂,两山竞秀如角,一名龙潭山,宋邓符协筑力瀛书院讲学于其下,今基址尚存。”

桂角山为今香港锦田。邓符协,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进士,曾任广东阳春县令。力瀛书院不仅是深港两地,而且是整个广东地区较早的书院之一。

明、清两朝,“广教化、育英才”之风已徐徐吹拂深港大地。据王齐乐先生亲临原新安邑香港各村、乡实地考察、调查统计,自明至清两代。乡村的旧学校如义学、社学、家塾、书室、祠堂等,广布声誉的达25 所。

最早见录于史料的南山地区的教育形式为社学。社学也称义塾,是元明清时在地方基层设立的初等学校,主要由地方士绅捐资或民间集资。我国抗倭名将、南头水寨创始人汤克宽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同东莞知县舒应龙在南山创建了该地区的第一所社学—梯云社学,地点为恩德乡中屯铺,即今南山南头古城的南面。十年后,这所社学诞生了南山第一位进士,又过了三年,这里诞生了深港地区历史上唯一的一位“解元”。同年,汤克宽还与舒应龙一起在西乡创建登云社学、固戍社学;万历二十三年(1595),南头参将彭信古在恩德乡崇镇铺,即今南头古城的南面,修建青云社学;此外,明代新安县的社学还有碧溪社学(今松岗)、梧山社学(今东莞市大朗)。

关于新安县最早由地方政府直接举办和管辖的县学,据《新安县志》记载:新安建县之初,衙署借用东莞守御千户所办公,而学宫则作为建县的重要标志在万历元年(1573)即由知县吴大训督建,并于第二年完工。对于新安县学的建设,康熙本《新安县志》有这样的记载:
新庠建自明万历改元之初,声教弘鬯,弦诵之子,訚訚秩秩,蔚然与邹鲁同风;续迁建于东门之外,地钟山海秀气。国朝鼎兴以来,广励学宫,兴贤育才,一时掇魁南宫,联袂不绝。邑之学校,渐冠岭南矣。

所谓县学即由县署所办的学校,学生称为“生员”,即秀才,食廪(廪膳生员,又称廪生,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粮食补助生活的生员),有一定的名额。在名额外增广的,称为增广生员,与食廪的廪膳生员或廪生者有别。新安县学的廪生名额20人,增生名额20 人。

新安学宫最初建于南头古城东门外,之所以建于此,是因为知县吴大训和教谕俞香认为此地坐文冈而朝杯渡,是发文脉的风水宝地。万历二十三年(1595),学宫“殿宇倾圮”,知县喻烛在陈果倾囊相助之下,将学宫迁至城南海防厅之左。崇祯十五年(1642),知县周希曜认为新安“科目不振”的原因
学宫风水不利,又迁回原址。

由于县学名额有限,入学须经考试选拔,所以各乡村利用宗祠作为学舍在当时是极为普遍的现象,如南头古城信国公文氏祠,是文天祥后裔为纪念祖先创建的祠堂。该祠堂自创建后,族中耆老一直在此料理祠中事务,如掌管尝田租谷的用度,并负责安排东莞涌头、松岗布尾、山尾、上下山门、潭头、福永岭下、白石下、上步岗厦、新界新田的学子每年赴乡试、会试前到祠堂住宿并温习功课,聘请博学多才的先生辅导,所需费用多从尝产收入中支付。一些大户人家或望族,也十分重视子弟教育,倡导耕读传家思想,他们在村内大兴书室,以解教育资源之不足,仅南山向南村就有义方书室和逢源书室并存,由此可见一斑。

清代,建于南头古城的书院先后有:宝安书院、文冈书院、凤冈书院。

很赞哦! ( )

上一篇:海盗

下一篇:禁海令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