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扫码关注

首页 > 历史人文 历史人文

  • 西坑村(西坑一村、西坑二村和西坑三村)

    传统村落西坑村(西坑一村、西坑二村和西坑三村)

    西坑村包括西坑一村、西坑二村和西坑三村。其中,西坑一村占地面积0.0262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约0.0452平方千米;西坑二村占地面积为0.0497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约0.1378平方千米;西坑三村占地面积为0.0227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约0.021平方千米。西坑村(含一、二、三村)常住人口32487人,其中户籍人口1448人,非户籍人口31039人。西坑村有明代的杨槐庄墓葬群和清

    2023-10-20

    阅读更多
  • 吉溪

    传统村落吉溪

    吉溪是大福、简一、上下围、简龙4个村曾经的合称。吉溪总占地约3.83平方千米。至2020年末,大福村常住人口11792人,其中户籍人口310人,非户籍人口11482人;上下围村常住人口2981人,其中户籍人口248人,非户籍人口2733人;简龙村常住人口4781人,其中户籍人口211人,非户籍人口4570人;简一村常住人口4698人,其中户籍人口85人,非户籍人口4613人。

    2023-10-20

    阅读更多
  • 荷坳村

    传统村落荷坳村

    荷坳村占地面积约0.122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0月,荷坳村常住人口23013人,其中户籍人口7339人,非户籍人口14785人;荷坳新村常住人口889人,户籍人口856人,非户籍人口33人。

    2023-10-20

    阅读更多
  • 南塘

    传统村落南塘

    南塘占地面积约0.0415平方千米。至2020年底,南塘村总人口3923人。建筑约有100幢,多为2—5层。聚落呈长块状分布。村内有建于民国时期的南州世居老围,2012年由龙岗区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2023-10-20

    阅读更多
  • 上李朗

    传统村落上李朗

    上李朗占地面积约0.0199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约0.0536平方千米。2015年末,户籍人口852人,外来人口21657人。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75栋,多为6层。

    2023-10-19

    阅读更多
  • 南岭村

    传统村落南岭村

    南岭村占地面积0.02平方千米。2015年末,户籍人口897人,外来人口约7万人。

    2023-10-19

    阅读更多
  • 中心围

    传统村落中心围

    中心围占地面积0.087平方千米。2015年末,户籍人口197人,外来人口约2.57万人。建筑多为7—12层,约有350栋,聚落呈块状分布。

    2023-10-19

    阅读更多
  • 河背村

    传统村落河背村

    河背村占地面积为0.0608平方千米。2015年末,户籍人口320人,外来人口9528人。建筑有约103幢,聚落呈块状分布,巷道呈“井”字形。

    2023-10-19

    阅读更多
  • 大发埔村

    传统村落大发埔村

    大发埔村占地面积为0.0217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约0.1637平方千米。2015年末,户籍人口150人,外来人口47890人。建筑物173栋,多为4—6层,聚落呈块状分布。

    2023-10-19

    阅读更多
  • 凉帽老村

    传统村落凉帽老村

    凉帽老村占地面积0.012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约0.0053平方千米。2020年末,常住人口2824人,户籍人口337人,非户籍人口2487人。无耕地,古时全村以编织凉帽为生,有200多年的手艺传承史。

    2023-10-19

    阅读更多
  • 大芬村

    传统村落大芬村

    大芬村占地面积约0.4平方千米,2015年末户籍居民近5000人。村内共有大小画廊及门店1200余家,知名企业60多家,聚集油画从业人员约8000人,周边社区从业人员约20000人。该村现有大芬国际青年美术家部落、黄江油画艺术广场、太阳山艺术中心、TNT当代艺术空间、亦创艺艺术空间、人艺油画体验馆、凤荣艺术馆等特色文化场所。

    2023-10-19

    阅读更多
  • 上木古村

    传统村落上木古村

    上木古村占地面积0.0746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约0.1165平方千米。2015年末,户籍人口501人,外来人口18236人。建筑物有约255栋,多为2—5层。聚落呈块状分布,主要巷道呈“井”字形。

    2023-10-16

    阅读更多
  • 简头岭

    传统村落简头岭

    简头岭占地面积约0.126平方千米。2015年末,户籍人口125人,外来人口2800人。城市更新前建筑物约320栋,多为3—6层,聚落呈块状分布。巷道呈“井”字形。村内有建于清代的客家民居简头岭老屋。
     

    2023-10-16

    阅读更多
  • 山厦

    传统村落山厦

    山厦占地面积0.0556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约0.1517平方千米。2015年末户籍人口1570人,外来人口2.65万人。建筑物638栋。聚落呈块状分布。

    2023-10-16

    阅读更多
  • 宋陈康适墓

    古代遗址宋陈康适墓

    宋陈康适墓至今已有800 多年历史。2006年7月被龙岗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名称沿用至今。

    2023-10-13

    阅读更多
  • 杨槐庄墓葬群

    古代遗址杨槐庄墓葬群

    杨槐庄墓葬群位于园山街道西坑社区梧岗围南老虎坳山坡上,东、南临麻元陂,西临二线公路,北临静怡路。杨氏婆媳合葬墓位于罗湖区东湖街道大望村东落马石水径头西侧山坡上,俗称 “锣鼓地”,亦划归此墓葬群。

    2023-10-12

    阅读更多
  • 香元老围

    传统村落香元老围

    香元老围为清客家围村,占地面积3950平方米,位于坪地街道坪西社区香元老村。

    2023-10-10

    阅读更多
  • 深巴EAP报告

    典籍著作深巴EAP报告

    深圳巴士集团生长锐不可当,阡陌汇聚成大道,车尘与流光升腾,惊喜凝为幸福,EAP(Employee AssistanceProgram,员工帮助计划)悄成荫庇。

    2023-09-22

    阅读更多
  • 《深圳风物志:民间美味卷》

    典籍著作《深圳风物志:民间美味卷》

    《深圳风物志》系列丛书,是深圳部大型风物主题丛书,分风土人情、民间美味与传统建筑三卷。丛书邀请深圳本土研究学者廖虹雷、张一兵等掌舵编纂,资料翔实,以长辈日常闲谈之口吻,深入浅出地讲述深圳民俗、历史、美食、建筑等风情故事,结合手绘插图创新编排,生动再现了逐渐隐没于现代生活的传统文化风貌。本册主要介绍了深圳富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深圳的原住民

    2023-09-12

    阅读更多
  • 创新报告 : 起源于深大的 40 位创新榜样

    典籍著作创新报告 : 起源于深大的 40 位创新榜样

    在深圳大学诞生了一位位自带创新基因的优秀榜样,如陈一丹、周海江、史光柱、林劲峰、吴启超、唐俊京等,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创新报告》正是旨在挖掘深大校友创新创业故事、诠释最真实的深大精神。

    2023-08-31

    阅读更多
  • 龙岗区地名的社会意义

    地名起源龙岗区地名的社会意义

    如今的龙岗已从昔日深圳的边缘地区蝶变为全市的城市副中心,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宜居宜业、活力迸发的崭新城区。

    2023-08-23

    阅读更多
  • 龙岗区境内地名特征和地名社会应用

    地名起源龙岗区境内地名特征和地名社会应用

    从地名通名看,辖区内行政区划地名、居民点名、山名的地方特色更为浓郁。以“龙岗”冠名的社会性名称有龙岗皆歌、龙岗舞龙、龙岗企炉饼、龙岗鸡等。

    2023-08-23

    阅读更多
  • 龙岗区地名沿革

    地名起源龙岗区地名沿革

    龙岗得名“龙”因一河(今龙岗河)发源于梧桐山北坡,干流长,流量大,寓水为龙;得名“冈”,今定为“岗”。

    2023-08-18

    阅读更多
  • 龙岗区地名概况、自然地理和地名异名

    地名起源龙岗区地名概况、自然地理和地名异名

    龙岗区陆域面积683.21平方千米(含大鹏新区陆域面积29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05平方千米(含大鹏新区海域面积305平方千米)。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和林地资源。

    2023-08-15

    阅读更多
  • 深圳市龙岗区地名志

    典籍著作深圳市龙岗区地名志

    深圳,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市。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虽然只有短短40多年的经济特区史,但这片土地却有约7000年的人类活动史、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和大鹏古城史和300名年的客家人移民史,更有人文内涵丰富、地域特征鲜明,承载纷繁历史的地名演化史。

    2023-08-15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