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历史人文
-
年轻人为什么选择“躺平”
近现代史事年轻人选择“躺平”有很多原因,从外部因素看,有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教育压力大、竞争更内卷的因素,也有社会普遍追求高品质物质生活与享受,而年轻人的收入与房价、车价等大量商品价格相比,差距太大,无法承受,感觉遥遥无期,造成巨大的失落感。
2024-10-23
阅读更多 -
富不过三代
近现代史事李鸿章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盛宣怀是晚清商业之父、当时的首富,两人是为官和从商的典范,可谓登峰造极。
2024-10-23
阅读更多 -
航母世界
近现代史事“到深圳,看航母!”一条简短广告词,反复出现在多家媒体头版。这句广告词至今仍让许多深圳人记忆深刻。
2024-10-22
阅读更多 -
东门老街
近现代史事如果没有南头古城斑斑驳驳的城墙,如果没有大鹏所城满是锈迹的铁炮,如果没有东门老街青砖黛瓦的骑楼,深圳也许只是一座很现代却没有根的城市。
2024-10-22
阅读更多 -
朱焕良与“中科创业”
近现代史事朱焕良,出身贫寒,深圳开发伊始,在建筑工地开车装卸。1987年深圳发行股票,那时没有人买,需要干部带头摊派,万科到菜市场推销。朱焕良却先于他人闻到了钱的气味,买了不少原始股。万科开董事会,他作为散户代表参加。大家不看好股票,他却语出惊人,会上对股东说:“你们卖掉的股票,我照单全收。”之后,他成了万科的董事。
2024-10-22
阅读更多 -
胖胖的企鹅
近现代史事1999年2月,免费在网上使用的腾讯QQ备受欢迎,用户暴增至500万。只赔不赚,暴增的用户反倒成了公司的包袱,连一两千元的服务器托管费也是巨大的负担。困难的时候,公司账上资金不到一万元。缺钱,银行也拒绝贷款,“用户注册量”不可能用作抵押。
2024-10-22
阅读更多 -
有一个男人没哭
近现代史事《深圳科技总览》中有一段记载:“10月10日下午5点,在高交会展馆大门关闭的一瞬间,组委会办公室的好多男子汉都哭了。长达300多个日日夜夜,所经历的苦、累、难,是他们过去从未经历过的。无论是上了年纪的人,还是年轻人,病了一批又一批,夜以继日,带病工作,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交织在一起,没人有怨言,没人讲条件。”
2024-10-22
阅读更多 -
创业之初
近现代史事“这真是百年一遇的大时代,机会就像河流里的泥鳅,处处可见,都不易抓获。”创业之初,马化腾这样说。
2024-10-22
阅读更多 -
深圳一家人
近现代史事1984年,深圳迁来了一户人家。这家人来自海南一个叫八所的偏远小镇。八所给这家13岁的孩子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小镇里有很多脸上文了刺青的少数民族群众,他们背着硕大的竹篓,默默地蹲在滴雨的屋檐下。
2024-10-22
阅读更多 -
述事
近现代史事1998年让人印象深刻的事件,绕不开那一场持续两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游资做空泰铢得手,引发泰铢、韩元、新加坡元、印尼盾等货币暴跌,东南亚股市下挫超过三成。随之而来的是香港金融保卫战,整个过程可谓惊心动魄。
2024-10-22
阅读更多 -
“大围剿”
近现代史事厉有为回忆,“我当时就愣住了,事先一点都不知道,对深圳谈不上什么了解,只在1984年去过深圳一次,参加东风汽车展销会。我记得当时深圳四处是工地,有些荔枝林,没什么高楼大厦。给我印象并不是很好,因为政策放开了,物价很贵……当时深圳建设效率很高,住的楼是一个村开发的招待所,楼上还在建,楼下就已经接待客人了。”
2024-10-22
阅读更多 -
一个人,一座城
近现代史事1997年,新年钟声刚刚敲过。北京城雪花飘飞,房顶街道,银花雪树,上下一白。
2024-10-22
阅读更多 -
二次创业
近现代史事深圳建立经济特区伊始,吸引来的投资商中不少是低端、附加值低、粗放型、污染环境的企业,例如小电镀厂、小化工厂、小印染厂等,生产中产生的“三废”严重污染环境。这些企业只有两条出路:要么转型升级,要么彻底淘汰。
2024-10-22
阅读更多 -
中国牛市
近现代史事1996年,证券市场开业的第6年,几经起落波折,股市再次迎来大牛市。新年伊始,深沪股市齐头并进,一路上扬。股评家大谈崇尚绩优股的投资理念,受到追捧。“深发展”年初股价5.9元,之后一路走高,到5月便冲上19.48元,随后除权送股,到年底又创下除权后20.5元的新高。1997年5月涨到了49元。一年多时间,股价翻了近10倍。
2024-10-22
阅读更多 -
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 2024
典籍著作《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24》
唐汉隆 ◎ 主编
出版社:深圳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ISBN 978-7-5507-3124-0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围绕2023至2024年深圳市全民阅读展开调查2024-10-22
阅读更多 -
华强北,一条街道的传奇(上)
近现代史事那时候振华路以北都还是一个个小山丘,红岭路那边基本没什么人烟,这栋楼立在荒地上十分显眼。一些到香港的外籍人士很好奇,不知中国搞特区的消息是真是假,于是就到深港边界的落马洲,用高倍望远镜观察电子大厦的施工进度。一些人就是看到电子大厦的建设情景,动了到深圳投资办厂的念头。
2024-10-22
阅读更多 -
自选超市
近现代史事一直到1994年,深圳的商业中心还在罗湖的国贸、东门。华强北还相当冷清,到处都是工厂厂房,道路两边的杂草几乎与人齐高,街道上也看不到多少行人。
2024-10-22
阅读更多 -
光明的力量——党建引领创新创业
典籍著作这本书讲述的是尚为自己的故事,是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故事,或者说,是一直被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阳光照耀、温暖、牵引、慰藉的尚为创始人和创始团队,自觉地让所有尚为人持续不断地从党的百年历史经验的宝库中汲取精神能量助推尚为发展的故事。
2024-10-21
阅读更多 -
国营的,民营的,改制的
近现代史事几十年来,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中国人对通信设备的巨大需求,每一栋新大楼,每一个新家庭必需的配备,就是电话。而电话的关键设备,便是程控交换机。
2024-10-17
阅读更多 -
互联网元年
近现代史事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1995年的这一天,邮电部宣布,向公众开放互联网服务。很少人意识到,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在这一刻已经到来,连各大媒体也没有把这件事当作什么有价值的新闻。
2024-10-17
阅读更多 -
原野股票欺诈案
近现代史事股票这种金融游戏进入中国,立即掀起狂潮。在成百上千万参与者中,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参与者,叫彭建东。
2024-10-17
阅读更多 -
一个人和一个理念
近现代史事孟大强,20世纪30年代末生于北京,电影《城南旧事》似乎是对他那一代人生存环境与氛围最好的诠释。他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后赴欧洲学习城市规划,在德国、英国、西班牙、新加坡等多个国家都留下了城市规划成功案例,曾担任新加坡城市规划顾问,著名的圣淘沙、新加坡大学规划均出自他的手笔。1985年,孟大强出任华侨城规划总设计师。
2024-10-17
阅读更多 -
生态之美
近现代史事如果用无人机俯拍深南大道,那简直是一场美的视觉盛宴。罗湖区狭小的地面,拥有密集的高楼森林。而深南大道,则是一条由摩天大楼组成的长长峡谷,扑面而来的是人类创造力的震撼。
2024-10-17
阅读更多 -
“图书馆之城”标准规范与技术应用要则
典籍著作深圳图书馆作为“图书馆之城”中心馆,将20年事业发展宝贵经验精心提炼,付梓出版“图书馆之城高质量发展丛书”,为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与“图书馆之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
2024-10-17
阅读更多 -
“违章”建筑
近现代史事如果仔细观察,现在深南路旁的历史地标电子大厦与别的高楼不同,明显离道路中心线近了许多。这座大楼当年被列为违章建筑,差点被拆了。
2024-10-17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