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扫码关注

首页 > 历史人文 历史人文

  • 深圳证券交易所率先同步实现“四化”

    近现代史事深圳证券交易所率先同步实现“四化”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拥有全世界第一个股票全自动交易的电脑网络系统,而发达国家的股市一直采用人工交易方式。即使是电脑技术使用较早的香港地区,电脑也只是用来辅助查看行情。而发达国家股市交易主体大多是基金,股票交易的数额大,笔数少,没有网络交易的迫切需求。而中国是股民多、笔数多、数额小,股市试点的教训是,人工交易的效率极低,内幕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救市记

    近现代史事救市记

    1991年7月10日,深交所救市会议。禹国刚与王健研究了海外成熟证券市场应对股灾的经验,认为必须救市。禹国刚说,深圳股市是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没有免疫力,也不具备自愈能力,必须用“特效药”!

    2024-10-12

    阅读更多
  • 1998年金融保卫战

    近现代史事1998年金融保卫战

    如果说,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的军事立国之战,那么,1997—1998年以香港为最前线的金融保卫战,就是中国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首秀”。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中国金融安全的“立国之战”。

    2024-10-12

    阅读更多
  • 对决金融大鳄索罗斯

    近现代史事对决金融大鳄索罗斯

    他低估了香港和站在香港背后的中央政府保卫香港金融安全的决心,也低估了中国隐藏的资本实力—在香港,有无数实力雄厚的国企央企可以在中央政府一声令下后全力以赴、破釜沉舟。

    2024-10-12

    阅读更多
  • 股灾

    近现代史事股灾

    面对股市的狂热,深圳市政府加码调控措施。涨幅限制到千 分之五,印花税双向征收。禁止公职人员炒股的通知使得一些党 政干部开始抛售股票。进入 1991 年以后,股指掉头向下,开始 了内地股市建立以来第一个漫长的熊市。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港岛夜雨,紫荆花开

    近现代史事港岛夜雨,紫荆花开

    文锦渡口岸是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的主方向。一辆草绿色的卡车率先越过桥上分界线,车上21名官兵来自“大渡河连”—一支60多年前在红军长征途中攻克天险的英雄连队。这历史性的一步,意味着人民解放军首次踏上了香港这片令国人魂牵梦绕的神圣国土。6时15分,驻港部队驶经上水马会道时,受到了手持国旗和特区区旗群众的夹道欢迎。

    2024-10-12

    阅读更多
  • 天下大势

    近现代史事天下大势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深圳电视台就已经建立,最初信号不强,连宝安都覆盖不全。内地人初到深圳,最惊奇的事情之一,是家家户户居然可以收看到香港的电视台。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近现代史事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时30分,经过22轮谈判后,中英双方终于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正式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7年7月1日起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问题

    近现代史事“一国两制”构想解决香港问题

    邓小平表示,我们历来认为,香港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就是即使到了1997年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也会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东江之水越山来

    近现代史事东江之水越山来

    东深供水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工程,由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从援外经费中拨出3800万元专款兴建。这笔专款在当年确实是“不惜一切代价”的重大投入,当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454亿元,全年财政收入只有399.54亿元,东深供水工程一个建设项目,就已接近当年全国财政收入千分之一。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东江之源,血浓于水

    近现代史事东江之源,血浓于水

    与深圳河北岸深圳文锦渡口岸对接的是深圳河南岸的香港文锦渡管制站。管制站东侧不远处靠近三岔河口的边境禁区里,两座不起眼的泵房建筑掩映在扶疏的草木中。这里是禁区中的禁区,不要说外地人,就连绝大多数香港本地人也无缘踏足。因为,这里是东深供水工程对港供水管道的终点——木湖抽水站。

    2024-10-12

    阅读更多
  • 觉醒之年——马志民

    近现代史事觉醒之年——马志民

    马志民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市白沙镇马洞上迳头村。17岁参加东江纵队。广东解放,参与接收九龙海关,1958年任宝安县委统战部部长。

    2024-10-10

    阅读更多
  •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

    近现代史事文化是明天的经济

    “锦绣中华”开工没搞奠基仪式,开业也没对外宣传,谁知首日入园人数就超过3000人,致使景区周围道路交通瘫痪。随后的节假日,每天都有3万多人涌入园中。深南大道不得不封闭一半,用来停靠车辆。有人统计,当时深圳的冲印店中80%的照片是“锦绣中华”的景观。人满为患,华侨城只好在电视上播放广告,请深圳本地市民暂时不要参观“锦绣中华”。

    2024-10-10

    阅读更多
  • 深交所

    近现代史事深交所

    据禹国刚回忆,1989年,深交所筹备小组成立并开始办公。禹国刚任专家小组组长。经费不多,禹国刚就和同事在自己家的客厅办公。之后,他向中国银行深圳分行借了一套宿舍,将几位翻译资料的研究生安顿在这里,总算有了固定办公场所。

    2024-10-10

    阅读更多
  • 是真的

    近现代史事是真的

    小徐是深圳一家事业单位的员工,1987年领导摊派任务,他买了1000股“深发展”。看着像奖状模样的股票,他满心失落,随手扔到箱底,心想,就当为国家买了债券吧。

    2024-10-10

    阅读更多
  • “深万科”

    近现代史事“深万科”

    万科股份化并不顺利。1986年深圳市政府下达文件,要求国营集团公司系统推行股份制试点工作。当时特区经济发展迅猛,国有企业日子很好过,没有集团公司响应。王石看到这份文件却很兴奋,认为是自主经营的好机会。

    2024-10-10

    阅读更多
  • “深发展”

    近现代史事“深发展”

    深圳发展银行的前身,是21家坏账很多的农村信用社。1987年3月,深圳市委决定把它们整合起来,成立一家能为特区金融服务的股份制银行。一开始叫深圳信用合作银行。银行二把手王健回忆:“第三次去北京,没有等我说什么,陈慕华行长就说,这名字不好,特区要发展,你们就叫深圳发展银行吧。”

    2024-10-10

    阅读更多
  • 深圳河畔,口岸林立

    近现代史事深圳河畔,口岸林立

    这七个深港间陆路口岸,自西向东沿着深圳湾—深圳河—莲塘河—沙头角河一线一字排开,和隐藏在地下的广深港高铁西九龙口岸一起,宛若八龙戏水,久久为功,在无缝对接中打通深港双子星城的任督二脉,让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内地深度融合的新时代大潮汪洋恣肆,蔚为大观。

    2024-10-09

    阅读更多
  • “三趟快车”串起亲情

    近现代史事“三趟快车”串起亲情

    来自内地充足、稳定、平价的鲜活商品供应,滋养了香港几代人的人间烟火,保证了香港的生活成本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成为香港1960年起经济迅速起飞、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活力始终不减的幕后英雄。

    2024-10-09

    阅读更多
  • 巨人汉卡

    近现代史事巨人汉卡

    1989年7月,正值暑假。一个身材瘦高的青年返回深圳大学,住进了人去楼空的学生公寓。他叫史玉柱,身高一米八,体重才60公斤,看上去有些文弱。他从深圳大学软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随即下海创业。

    2024-10-09

    阅读更多
  • 逆势增长

    近现代史事逆势增长

    对世界历史来说,这一年有几个重要的日子。11月9日,远在欧洲的东柏林正举行一场记者招待会,东德官员沙博夫斯基宣布了松绑居民旅行限制。当记者问是否包括西柏林时,沙博夫斯基误会了上级指令,回答包括西柏林在内,立即生效。

    2024-10-09

    阅读更多
  • 平安旧事

    近现代史事平安旧事

    带着袁庚给张劲夫(时任国务委员,主管财经工作)的亲笔信,马明哲忐忑不安地来到中南海西门口。警卫拦住他:“信放这里就好了。”

    2024-10-09

    阅读更多
  • 蛇口风波

    近现代史事蛇口风波

    1988年1月,蛇口来了三个客人。在当年的中国,这三个人几乎妇孺皆知。曲啸、李燕杰、彭清一,口才奇好,身份是中国青年思想教育研究中心报告员。他们不仅常常在电视等媒体露面,还常到全国各省、市巡回演讲,被称为“启迪青年灵魂的工程师”。

    2024-10-08

    阅读更多
  • 眼球经济

    近现代史事眼球经济

    1988年,广州、深圳街头出现了一种前所未见的奇观。往来穿梭的几百辆出租车变了样子,车顶安装了顶箱广告,“胃药之王,三九胃泰”几个大字十分醒目,一时成了街头巷尾以及媒体的谈资。

    2024-10-08

    阅读更多
  • 广九直通车退休

    近现代史事广九直通车退休

    1978年,中国推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深圳经济特区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深圳经济特区一河之隔、长期作为中国对外“超级联系人”的香港,内引外联的价值愈加凸显,广九直通车的重启呼之欲出。

    2024-09-30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