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历史人文
-
风雨过后,彩虹将至
近现代史事香港在随后数十年的逆袭,20世纪末在大中华地区的一枝独秀,根源于它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的自由港定位、区位优势和地缘特征,也有赖于1950年代后变幻莫测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潮流的强力推动。
2024-10-14
阅读更多 -
维港两岸,华人星火
近现代史事意大利建筑大师、“新理性主义”理论和运动倡导者阿尔多·罗西在1966年出版的《城市建筑学》中提出,城市是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的聚集体,它与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特定生活相关联。
2024-10-14
阅读更多 -
从画像到铜像
近现代史事1992年6月28日清晨,一幅高10米、宽30米,题为《小平同志在深圳》的邓小平巨幅画像,在深圳市中心区深南大道与红岭路十字路口西北角、荔枝公园东南出口竖起,深圳市委大院近在咫尺。
2024-10-14
阅读更多 -
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近现代史事“同时代的伟大人物可比于空中的巨星。当他们在地平线上出现的时候,我们的眼便不禁向他们瞻望。如果我们有幸能分享这种完美的品质,我们便感到鼓舞和受到陶冶。”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东方风来,南国春早
近现代史事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之前的中国,正站在一个事关国运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大地寂静无声,似乎在等待领路人登高一呼后的群山回应。
2024-10-12
阅读更多 -
1992年:春风去复来
近现代史事载入史册的《东方风来满眼春》和《春天的故事》,不约而同以“春天”为眼—1992年1—2月间,以一个普通党员的身份发表南方谈话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打开的正是生生不息的“中国春天”。
2024-10-12
阅读更多 -
1984年:厚重无比的题词
近现代史事他还说:“如果将来沿海地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有了条件,收入就可以高一点,消费就可以增加一点,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是个大政策,大家要考虑。”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一眼入脑,一见倾心
近现代史事深圳等四大经济特区乃至整个中国现代化和改革开放事业此后高歌猛进,这句让人一眼入脑、一见倾心的标语,功莫大焉。
2024-10-12
阅读更多 -
开往南方的列车
近现代史事1984年1月24日上午10时5分,从北京开来的专列缓缓驶入广州站。早已在此迎候的广东省主要领导同志登上专列,希望把小平同志和杨尚昆、王震等陪同领导接去珠岛宾馆休息。已届八十高龄的邓小平不顾舟车劳顿,坚持要先去深圳,在广州至深圳的列车上听取广东省委有关负责同志的汇报。
2024-10-12
阅读更多 -
创造经典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灵感
近现代史事多年以后,袁庚回忆说,蛇口工业区初创时亲历的两件事引发了他的思考,给了他创造“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个经典标语的灵感。
2024-10-12
阅读更多 -
蛇口模式,希望之窗
近现代史事而那句最终内化为招商局乃至深圳城市基因,激发了无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标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更是成了20世纪末响彻神州大地的时代呼声,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伟业标志性的口号之一。
2024-10-12
阅读更多 -
第一代标杆企业
近现代史事像袁庚这样的奠基型改革闯将和招商局、华为公司、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中集集团、海王生物等深圳经济特区标杆型企业,是蛇口的骄傲,是深圳的幸运,也是中国的财富。
2024-10-12
阅读更多 -
特区“开山第一炮”
近现代史事截至2022年底,招商局集团总资产规模达到12.4万亿元人民币。2022年度,招商局营业收入767亿美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52位,集团旗下招商银行以710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在第174位,如果将二者合并计算,其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将位列前50位。
今日之招商局,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央企”。2024-10-12
阅读更多 -
考虑再来深圳看看
近现代史事1991年夏,邓朴方到深圳考察。李灏前往其下榻的宾馆看望,聊天时,提到市委很想请小平同志再来深圳看看。邓朴方说:“老爷子有再到深圳看看的考虑,这次我回去以后再给他报告一下。您有机会去北京时,也可以直接去请一请,尽量争取今年冬天他老人家能来一趟。”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上海滩—香港岛—深圳湾
近现代史事本当离休颐养天年的袁庚本人,人生的价值空间也被訇然打开。往后余生,绝无虚度:他不但是让中国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再度鼓帆远航的优秀“船长”,还成了改革开放“蛇口模式”的探索创立者,中国现代化转型进程上的拓荒者、引航员。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涉江浮海,半为招商
近现代史事李鸿章在复杂时局下游刃有余的“权变”之术,不但保住了洋务派的心血之作“船政”,还为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开辟出了一块新天地。
2024-10-12
阅读更多 -
富国强兵,轮船招商局
近现代史事在香港有四家由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金融机构领导的中央企业,块头大、产业广、实力强,人称驻港“四大央企”,分别是招商局集团、华润集团、中国旅游集团和中国光大集团。
2024-10-12
阅读更多 -
袁庚与“蛇口模式”
近现代史事之所以要在这里不厌其烦地介绍袁庚的生平、经历,是因为年届61岁的他接手的是全中国独一无二的央企—香港招商局。在这个被誉为中国“天字第一号”的民族企业身上,流淌着中国百多年来社会经济领域生生不息的革新自强的血液,如何使之在新时代里偾张,是一副沉重而又光荣的历史重担。
2024-10-12
阅读更多 -
经济特区的孕育
近现代史事《纽约时报》敏锐地捕捉到了经济特区成立背后涌动不息的改革开放的“中国大潮”,它第一时间发文评论:“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改革开放,终成共识
近现代史事千年来名不见经传,总长仅37公里的深圳河,被19世纪中叶以来弱肉强食的历史潮流无情地裹挟着,缓缓流进了惊涛拍岸的20世纪,宿命般地成为风云变幻的中国近现代史的记录者。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一河之隔,两个世界
近现代史事截至1978年,深圳这边的罗芳村已有540多个青壮年跑到了深圳河对岸的香港罗芳村,留下的200多名村民基本上是跑不了或者不想跑的老弱、妇孺,以至于农忙时节,需要机关工作人员帮忙,人称罗芳村是“机关小农场”。
2024-10-12
阅读更多 -
1960年代深圳初试开放
近现代史事1961年5月和6月,陶铸两次到宝安县检查工作,实地调研后深刻认识到,适当放宽边防对搞活地方经济大有好处。他指示宝安县委要“利用香港,建设宝安”。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深圳河口,收放不易
近现代史事面对深圳河对岸短时间内涌过来的滚滚人潮,港英当局迅速表态反对,英国政府还向北京发出“照会”。中央政府因此要求宝安县委从速反映情况。就这样,仓促间抛出的“放宽”政策在施行不到4个月后就被无奈收回。
2024-10-12
阅读更多 -
明月何曾是两乡
近现代史事“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在长岭村里等待了15个年头的叶青茂,终于可以踏上阔别50多年、魂牵梦绕的故乡莲麻坑的弯弯山路……
2024-10-12
阅读更多 -
一河两岸,同村同宗
近现代史事莲麻坑村和长岭村原本是一个村,却被突然变成界河的深圳河一分为二,莫名成了身份各异的“境内外”,最后更是被铁丝网阻隔,村民只能通过戒备森严的过境耕作口日出而作、日落即归。在深圳河畔,这种“两地同村”的现象当然不是孤例,但莲麻坑村和长岭村无疑是一个典型样本。
2024-10-12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