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扫码关注

首页 > 历史人文 历史人文

  • 一条路的童年

    近现代史事一条路的童年

    一切不过十多年光景。建市之始,深圳仅有两条总长不到2公里的水泥路:人民路和解放路。为了不让飞扬的尘土把外商呛回去,市政府决定改造一小段107国道。

    2024-10-17

    阅读更多
  • 十字路口的中国——深南大道

    近现代史事十字路口的中国——深南大道

    这一年,一件不太起眼却改变了中国的事情发生在深圳。中国首列准高速火车在广深线投入运行,时速可达160公里。这是一个时代的界碑,自此中国开始高铁之梦。

    2024-10-17

    阅读更多
  • 葵涌大火

    近现代史事葵涌大火

    深圳的1993年是一个罕见的多灾之年。6月16日,大水淹了罗湖、福田;8月5日,清水河大爆炸;9月26日,特大暴雨再次来袭;临到年末,11月19日,葵涌致丽玩具厂竟然发生特大火灾。

    2024-10-16

    阅读更多
  • 洪水围困国王

    近现代史事洪水围困国王

    深圳年年都有汛期,低洼路段也会短期积水,通常不会引发太大的灾害。但这一场台风引发的暴雨不同寻常,下午5点多,和平路就出现积水。短短一个多小时,水位已接近富临大酒店输油管道口,一旦油管进水,发电设备无法运转,酒店设施将面临瘫痪。

    2024-10-16

    阅读更多
  • 清水河大爆炸

    近现代史事清水河大爆炸

    那一声巨响并不尖利,沉闷而伴随万钧之力,大地为之颤动。深圳每一个角落的生命都听到了,1993年的所有记忆几乎都被这一声巨响覆盖。

    2024-10-16

    阅读更多
  •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近现代史事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经济特区初办时,外国友人对吴南生说,要外商投资,没有法律,谁敢来?深圳必须通过立法把改革的主张、政策上升为法律,保障市场经济在经济特区内可以顺利推行。试验成功,再在全国推广。

    2024-10-16

    阅读更多
  • “8·10”事件

    近现代史事“8·10”事件

    1992年8月10日,夜。李灏代表市委宴请陈慕华副委员长。正吃饭,不断有人进来,嘀咕耳语,饭没吃完,市长郑良玉就匆匆走了。吃完饭,李灏才知道,出大事了,股民已经上街游行,深南大道交通堵塞,人们砸了商店,还把红荔路交通银行门口的汽车推翻烧了,警民发生冲突。李灏赶往市委大院,看到街上信号弹都打起来了,群情激愤,游行队伍马上就要到达。

    2024-10-15

    阅读更多
  • 新一轮改革高潮开始了

    近现代史事新一轮改革高潮开始了

    小平视察南方一事,原定为绝密,不得外传。但春节一过,《深圳特区报》以“猴年新春”为副题,14天内连发8篇社评,署名“本报编辑部”,不提老人的名字,报道了“南方谈话”的重要观点。

    2024-10-15

    阅读更多
  • 深圳五日

    近现代史事深圳五日

    当年负责接待工作的姚欣耀回忆,1992年1月19日早上8时,迎接小平同志的车队准时出发,前往深圳火车站迎接。出于安全考虑,专列有两趟,第一趟是空的,第二趟来的才是本人,9点整到达。

    2024-10-15

    阅读更多
  • 以河为名,向海而生

    近现代史事以河为名,向海而生

    孙中山先生在谱写《实业计划》,构思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方大港”时,对情有独钟的香港地区前途也进行了谋划。他认为广州港改良成为“中国之三头等海港”之一后,势必对香港的港口业带来冲击;但“必有他途为香港之利”,相信广州与香港可“仍各繁荣非常”。

    2024-10-14

    阅读更多
  • “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近现代史事“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国家战略从来不是儿戏。粤港澳大湾区在2017年成形、2019年正式诞生,是历史和现实、竞争和合作、中国和世界在这片拥有特殊地形、地缘的土地上共振的结果。

    2024-10-14

    阅读更多
  • 河套地区的共同开发

    近现代史事河套地区的共同开发

    深圳蝶变,回归祖国已经20周年的香港与内地日趋紧密地相向而行,2017年的中国南方星空粲然可观。

    2024-10-14

    阅读更多
  • “南方大港”,百年梦圆

    近现代史事“南方大港”,百年梦圆

    1918年,护法运动(又称护法战争、“三次革命”,其宗旨是“打倒假共和、建设新共和”)中桂、滇两系军阀“莫肯俯首于法律及民意之下”,名为护法,实为争夺地盘,露出了背叛革命的丑恶面目。5月4日,孙中山愤而辞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之职,孤身离粤赴沪。

    2024-10-14

    阅读更多
  • 滩涂上建起“人本水城”

    近现代史事滩涂上建起“人本水城”

    自上而下被国家、省、市寄予重重厚望的前海,究竟如何“精耕细作,精雕细琢”?这是一个摆在深圳建设者面前的时代命题。

    2024-10-14

    阅读更多
  • 一块前海石,激起千层浪

    近现代史事一块前海石,激起千层浪

    山海深圳,如诗如画。海,使她深沉;山,让她秀美。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两副鲜明面孔:一面是高大崎岖、充满野性的丘陵、山地,约占全市陆地面积的48.9%;另一面是相对平坦的低起伏台地和平原,约占49.6%。

    2024-10-14

    阅读更多
  • 深度合作,前海开篇

    近现代史事深度合作,前海开篇

    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改革开放号”中国航船正式远航。此时此际,香港地区经济社会第二次重大转型 正如火如荼,亚洲地区金融、贸易、航运和旅游中心的定位正在锚定。

    2024-10-14

    阅读更多
  • 河套牵手,展翅高飞

    近现代史事河套牵手,展翅高飞

    创办“皇巴士”,促进香港新界西北地区与深圳的往来便利,只是文伙泰的初试啼声。真正让他名列推进深港合作“名人堂”的,是他最早提出了深圳河河套开发和河套开发“一河两岸”规划。

    2024-10-14

    阅读更多
  • 文氏血脉,泽被深港

    近现代史事文氏血脉,泽被深港

    这首被列入部编版语文课本、题为《过零丁洋》的述志诗,震古烁今,光照天地,演化成为中华民族气节符号。也让其作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宋末三杰”之一的南宋末代丞相文天祥,永载史册,永“照汗青”。

    2024-10-14

    阅读更多
  • 深港携手,联合治河

    近现代史事深港携手,联合治河

    1993年的这两场洪灾,深圳河北岸创巨痛深,南岸的香港新界地区也无法幸免,险情不断,损失巨大。

    2024-10-14

    阅读更多
  • 暴雨松动谈判僵局

    近现代史事暴雨松动谈判僵局

    1981年12月30日,时任港督麦理浩访问深圳。1982年4月30日,深港两地政府各自组织代表团举行首次会议,签署了《深圳—香港关于增辟两地之间通道的协议》。这个被称作“深港协议”的文件就兴建皇岗—落马洲大桥、文锦渡口岸新桥和增开沙头角陆路口岸,设立大小梅沙至香港旅游专用口岸等议题达成了共识。协议的第四节特别写明:深圳河段应予治理,以防河水污染

    2024-10-14

    阅读更多
  • 小河弯弯,大有文章

    近现代史事小河弯弯,大有文章

    在罗大佑笔下,《东方之珠》里一咏三叹的深圳河是“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俨然是一副小家碧玉、人见人怜的温柔形象。

    2024-10-14

    阅读更多
  • 东方之珠,闪耀有时

    近现代史事东方之珠,闪耀有时

    在内地与西方世界“超级联系人”香港的示范、引流下,以香港为前进基地或者借道香港的海外资本大潮,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形式,一浪高过一浪涌入深圳,并逐波推进至珠江三角洲及岭南以北的内地城市。

    2024-10-14

    阅读更多
  • 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近现代史事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中国改革开放,港资“南雁北归”,如此天作之合,让早已跃跃欲试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的外资眼热不已。深圳河畔、罗湖桥上,有滋有味地讲起了外商借道香港,在深圳等内地城市争抢中国改革开放红利的投资故事。

    2024-10-14

    阅读更多
  • 近水楼台,相逢有期

    近现代史事近水楼台,相逢有期

    今天几乎已经成为历史名词的“三来一补”,就是北上港资大潮翻卷起的第一波大型浪涌。

    2024-10-14

    阅读更多
  • 潮起潮落,香港有幸

    近现代史事潮起潮落,香港有幸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50年代中期,“重光”之后的香港度过了起起落落的10年。幸运的是,各种历史机缘下,香港的命运最终有惊无险。山重水复之后,总是能迎来柳暗花明。

    2024-10-14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