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历史人文
-
崖山之后无中国乎?
近现代史事陈寅恪先生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发端于宋代的钢刃农具大大延长了农具的使用寿命,更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读范仲淹的诗文,可知宋代已使用轴承水车,苏东坡则歌颂过一种叫“秧马”的农具,也就是说,那时候已有插秧机。几乎每一个生产环节,宋代都有相应的工具发明,如耘荡、踏犁等。一些重要的农业技术都在宋代发明,如果木嫁接
2024-08-14
阅读更多 -
因盐而重
近现代史事不知道造物主为什么要创造一种称为“盐”的东西,它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太多的麻烦与变数。
2024-08-14
阅读更多 -
秦之变
近现代史事如果我们考察岭南文化数千年的变迁,无法不把目光投向湖南广西交界的一个偏远县城。这个被称为“兴安”的小县境内,有一条长达34公里的运河,叫作灵渠。灵渠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奇迹,发明了可使船只爬坡的斗门,也就是现代概念的船闸。
2024-08-14
阅读更多 -
咸头岭遗址,一件陶器的阅读
近现代史事咸头岭遗址位于深圳大鹏湾,背倚求水岭,与香港新界隔海相望。这里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距今约7000年,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咸头岭文化与北方著名的仰韶文化、长江中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处于同一时期。也就是说,珠江文明的起源一点也不比黄河文明、长江文明晚。
2024-08-13
阅读更多 -
远古先民
近现代史事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3′至114°38′,北纬22°24′至22°52′之间,地处广东南部,毗邻香港。东邻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太平洋。
2024-08-13
阅读更多 -
奇迹之城 : 深圳备忘书——序章
近现代史事100多年前,梁启超一定展开过一张世界地图,多次细细观察。他发现,广东珠江口背倚大陆,面朝海洋,俨如世界中心。沿海路,往东直达美洲;往北可抵韩国、日本,乃至北极;南行则经东南亚直至西亚、欧非,亦可往大洋洲,直达南极。似乎有某种说不清的预感,他挥笔写下《世界史上广东之位置》,认定珠江口“为世界交通之第一等孔道”,“广东非徒重于世界,抑且重于国中矣”。
2024-08-13
阅读更多 -
奇迹之城 : 深圳备忘书——序
近现代史事《奇迹之城:深圳备忘书》是为深圳建城四十周年写的,一晃过去三四年时光。人们的语境变了,兴奋点也变了。对于一部非虚构作品,这不能不算一个小小的遗憾。
2024-08-13
阅读更多 -
奇迹之城 : 深圳备忘书
典籍著作《奇迹之城:深圳备忘书》是一部编年体的深圳城市发展记录,全景式展现了深圳从原始拓荒到发展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进程。 全书以前史为序曲,四十余年城市史为核心,并攫取当年重大事件或社会热门词语,活用相关史料,全景式铺展开一部深圳发展史。
2024-08-09
阅读更多 -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深圳地区的抗日斗争-文化名人大营救
近现代史事1941 年皖南事变后,大批支持团结抗日的文化界知名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被迫撤离国统区到香港。
2024-08-01
阅读更多 -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深圳地区的抗日斗争-路西、路东解放区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近现代史事1943 年底,日军打通广九铁路,占领了铁路沿线重要据点,国民党守军不战而逃,铁路两侧沦为敌占区。
2024-08-01
阅读更多 -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深圳地区的抗日斗争-东江纵队的成立
近现代史事东江人民抗日武装坚持敌后抗战,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直没有公开承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队伍。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尹林平认为,“我队面目公开对实际活动无碍”,应向国内外公开宣布在广东东江、珠江地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队伍,在华南树起这面鲜明的抗日革命的旗帜。
2024-08-01
阅读更多 -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深圳地区的抗日斗争-阳台山抗日根据地建立与巩固
近现代史事1940 年 9 月中旬,中共东江前线特别委员会在布吉上下坪村召开会议。会议从战略上纠正东移海陆丰在政治上、军事上的经验教训,分析东江地区敌后抗日斗争的发展形势,决定放弃国民党军队番号,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成立抗日民主政权。这次会议成为东江抗日斗争史和东江纵队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2024-08-01
阅读更多 -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深圳地区的抗日斗争-惠东宝地区的抗日游击武装
近现代史事1937 年七七事变后,“南临委”于 7 月 8 日以“华南情报号外”的形式,通报有关情况。13 日,又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华南区总部”的名义,发出《华北抗战宣传大纲》,动员华南人民群众积极援助华北抗战,号召不愿做亡国奴的同胞们立即参加抗日救国运动。
2024-07-11
阅读更多 -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深圳地区的抗日斗争-沙头角国民党孤军抗战
近现代史事1938 年 11 月下旬,日军分数路向平湖、大梅沙、小梅沙等处进犯,打算完全控制广九路全线,遭到各驻处国民党军及自卫团等英勇抵抗。
2024-07-11
阅读更多 -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深圳地区的抗日斗争-国民党筹建民众抗日自卫团
近现代史事全民族抗战以来,能否有效地实行全国总动员,乃至充分地武装民众,成为中国抗战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1937 年7 月 17 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讲话,号召全国人民“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2024-07-11
阅读更多 -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深圳地区的抗日斗争-叶挺指挥东路守备军开展对日作战
近现代史事叶挺返抵广东后,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积极向国民党广东军事当局进行统战工作,促进团结合作抗日,揭露汉奸、亲日派和国民党顽固派压制抗日救亡运动,破坏国共合作,“宁亡于日,不亡于赤”的反动论调。
2024-07-11
阅读更多 -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深圳地区的抗日斗争-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的抗战支援
近现代史事1938 年 10 月 12 日,日军登陆大亚湾,直扑东江大地。家乡沦陷的消息传到南洋,立即激起广大华侨保家卫国的激情。
2024-07-11
阅读更多 -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日伪在宝安县的统治-日军在宝安县的暴行
近现代史事日军占领宝安县后,实行“三光”政策,对宝安县的百姓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机枪扫射、砍头、剖腹、火烧、水溺、活埋等手段都用在了平民身上,妇女受害最为惨烈,许多女性同胞更是受到日军的强奸、轮奸。
2024-07-11
阅读更多 -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日伪在宝安县的统治-日伪宝安县政权的设置
近现代史事1938 年 11 月 26 日,日军占领宝安,国民党宝安县政府搬迁到樟木头石马墟,时任县长为莫钺。
2024-07-11
阅读更多 -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日伪在宝安县的统治-日军攻占宝安
近现代史事侵华日军为实现封锁中国南大门和进占东南亚各国的目的,加紧了对华南的侵略部署。特别在日军占据华北、华东许多战略要地和切断海上交通后,华南地区广九、粤汉两铁路的香港—广州—内陆区间这一路线就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运输通道,从香港转运至广州等地的进口战略物资约占全中国进口总量的 80%。
2024-07-11
阅读更多 -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深圳地区
近现代史事1938 年 10 月 12 日,日军从大亚湾登陆,11 月,侵占宝安县。
2024-07-11
阅读更多 -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时期的深圳地区:文化教育
近现代史事宝安县这一时期的文化教育水平,在广东省范围内属于较落后状态,但相对宝安县自身前后其他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还是较为明显的。
2024-07-11
阅读更多 -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时期的深圳地区:社会状况
近现代史事1927 年,宝安县户籍由县政府民政科管理,乡镇设户籍干事。1932 年 1 月,国民政府颁布编查保甲户条例,规定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户设户长。
2024-07-11
阅读更多 -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时期的深圳地区:经济状况
近现代史事1927 年至 1937 年,广东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各项经济社会建设渐次发展。1933 年,省政府颁行《广东三年施政计划》,对发展地方经济起了一定作用。宝安县农业、渔业、盐业稳定发展,手工业与商贸业出现了生机。
2024-07-11
阅读更多 -
国民党新军阀统治时期的深圳地区:国共两党在宝安县的活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近现代史事近代以来,日本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民国成立以后,日本政府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频繁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特别是“二十一条”后,国内反日情绪逐渐高涨。
2024-07-11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