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三城散记

作者:虞宵 来源:《我的光辉岁月——深圳散文四十年》 责任编辑:pengfei 2023-01-17 人已围观


在岭南,有几座山水相连的城市,它们有着连串的水路、陆路、飞天路。城与城之间,结成一至两个小时的生活圈,各色人群都可以来去自如。

这样一片土地,山水相连,同根同源,同声同气。这里的河涌、湖泊、芭蕉林、甘蔗林,一片连着一片,一湾连着一湾。人们逐水而居,村与村之间,常常撑了一支长篙,水蛇般在水面滑动,人情丰饶。遇到村里大事,家中小事,年轻的阿娇、阿明隔着岸大喊一声:各位乡亲,今晚叔公有嚼讲,八点埋来祠堂。哪家摆酒办红事白事,挨家挨户吩咐一声:记得过来饮啊。年长的炳叔一辈子捕鱼,每天一早,他把网抛向河里,然后燃上一根旱烟,静等鱼儿入网。这些村与村之间,河涌连着河涌,水路弯弯,于是有了咸水歌,有了龙舟赛,有了盆菜宴。这里的女人多叫阿容、阿娣、阿惠、阿珍。

这里的村庄仿佛都长在水里,到处是湿地,红树林。村子里的民居被修葺得扎实稳当,它们是祖辈传下来的,住了一辈又一辈,他们隔三差五就要修修补一番。这些房子形形色色,锅仔屋,蚝墙,围屋,配着池塘、戏台,只是它们不像水浮莲般漂来漂去,它们像钉子一样深深扎进水里,就像他们的精气神。他们在水田里养水牛、养水鸭、养水鱼、养水蛇、养水龙虱,在水田种水稻、水芹菜,还种水水的马蹄、菱角、莲藕。在湿润肥沃的岭上种水灵的荔枝、龙眼、杨桃、番石榴。他们几乎没什么农闲时光,他们有太多的活要忙乎。所以他们普遍长得不够高大,皮肤有点黑,他们甚至被远方的一些人蔑称为monkey。

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祠堂、书院、庙宇,这里的人爱拜神,爱香火。妈祖、龙母、侯王、观音、土地庙,遇神拜神,遇鬼让鬼,绝不恶语相向,就是图个心安,顺带着好玩。于是这里衍生出许多与鬼神有关的节庆,乞巧节、波罗诞、观音诞、行通济、三月三、端午、黄大仙诞、北帝祈福、冬至、鬼节、佛诞、农历新年,人们设法把寡淡无趣的日子变出各种好玩的花样,他们称之为"笋嚼"或"靓野"。女人在家里虔诚地拜佛祖和观音。

这里文武能人辈出,文武状元伦文叙、柳先开;大将军赖恩爵、刘起龙,东江英雄刘黑仔;一代宗师黄飞鸿、叶问;学贯中西梁启超、詹天佑;思想先驱康有为、黄遵宪;艺术娱乐界冼星海、何香凝、关山月、梁朝伟、刘德华、谭咏麟;政商界孙中山、李兆基;改革急先锋袁庚。今天,他们依然赢得万千推崇。

这里有古老得引人想象又想象的南海神庙、光孝寺、南越王墓、千年古栈道;有正气凛然得令人不敢动一丝邪念的黄埔军校、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中山纪念堂、大元帅府;这里亦有美轮美奂得令人乐不离粤的四大名园:清晖园、梁园、余荫山房、可园;这里还有典雅精致得令人浮想联翩的陈家祠、祖庙、沙湾古镇;这里有仙风道骨得令人想大施拳脚的五仙观、黄飞鸿纪念馆;这里有充满市井味的猎德古村、黄埔古村。有丝竹悠扬的八和会馆、新光戏院;有越老越值钱的百年老店潘高寿、陈李济、莲香楼;等等。这些古老的玩意,千百年来基本上不受外面运动和战火的蹂躏,它们一直被民众守护着,延续到今天。我想,它们也将被传承到未来,留给子子孙孙。

这里有潮流热辣的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渔人码头、维港、珠江夜游、星光大道、小蛮腰。它们是挥霍青春和金钱的地方,也是适合合家欢和迎接八方来客的玩处。

我喜欢这座城市有那么多文文雅雅的街名,那是我和家人、同学最爱逛的街。康王路、状元坊、光孝路、六榕路、上下九路、宝华路、高第街,我总是不厌其烦地走进去,寻找关于这座城市的种种痕迹和记忆,那是视觉上的、嗅觉上的、味觉上的一种享受。那个有着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光孝寺,总是香火缭绕,在闹市中有着不一样的源于隋朝的从容和贵气。而与它相隔不远的陈家祠里,满屋檐的瓷雕、灰雕、木雕怎可以美得如此惊人,让我以为是哪路神仙工匠亲手缔造的。北京路上的千年古栈道,当年的马蹄声响仿佛还在耳边轻绕,商旅们的背影瘦成斜斜的一道弧线,天涯孤客断肠人。高耸入云的圣心大教堂,清脆的钟声涤荡着每一位信徒的心,唱诗班的春天总是如约而至。

这里的人,平时辛苦营生,善做买卖,善于变通,恪守底线,不越雷池半步。民众最热爱的当属美食,满街美食牵住人们的味蕾和胃,是普罗大众毕生最执着的追求。那些弥漫在街头巷尾的老火汤,鄙陋小巷里隐藏的和味牛杂、手磨芝麻糊、双皮奶、姜撞奶、莲子雪耳炖雪梨、竹升面虾子馄饨,别有一番滋味,是这座城最暖心、暖胃的诱惑。人们生于斯,更爱斯,不喜与人争端,既来之则忍之,少恶语相向,怒目而视。实在话不投机,就闪开,躲到一边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精彩。这里自古就接纳、收留来来往往的移民、流民。大官也好,贫民也好,来了就住下,要走也不强留,各安天命。这里的人勤劳又闲适,能挣会花,遵循“长命功夫长命做,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这样一种朴素的处世哲理。

与大多数人一样,我从初来乍到的忐忑,到踌躇满志的融入,再到轻车熟路的自信,最后的结果都一样,希望自己从此深耕于此,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人。我想,我们基本上达到了目的。我知道那些平时恪守当地语言、风俗、宗教、饮食的居民,自然而然地希望从他乡奔涌来的人,亦能迅速变成自己圈子里的人,跟自己讲一样的话,喝一样的老火汤。碰到外乡人有误解,有疏离,一笑置之,当中有妥协,也有坚守。
 

自小闻惯了山风,现在早已习惯略带腥味的海风。离开城市,我担心我会罹患水土不服症。每逢节假日,我习惯性地出现在罗湖福田龙岗的中心商业街。走得最多的是深南大道,这条最能代表深圳形象的大道,繁华热闹、整洁靓丽,熙熙攘攘的人流,鳞次栉比的高楼,令人赏心悦目的潮男潮女,都是我喜欢看的。如今,又多了一个去处,即福田中心区的市民中心广场,那里有最吸引我的中心书城和卖艺广场。

中心书城的购书区其实个人感觉一般,进去之后方向感奇差,要找一本认定的书困难重重,要东问西问,问完再自己摸索着去。空间太大有时是一把双刃剑,我总觉得此处旷阔有余而味道不足。我最喜欢的当属南北两个大台阶,“穿”上金黄色"木外套"的台阶给人一种温暖的颜色,一块地板竟可坐得如此舒适。人们随意而坐,管你什么身份。不见人来招呼你,待见你,这里没有大爷,也没有多卑微的人,只要不是衣衫褴褛,赤身露体,你大可大摇大摆坐下看书,叹空调。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上一篇:在烈日和暴雨下

下一篇:是我的海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