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后新生代:消费话语下的“反欲望”叙事

作者:王素霞 来源:《深圳新文学大系: “新都市文学” 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3-01-31 人已围观

当我用“后新生代”来界定那些活跃在深圳文坛的青年作者的时候,并不是想起个噱头,为概念而概念,而是想表达他们的存在姿态。这种存在,是有别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新生代们对于表达城市与自我的写作状态,他们的书写将城市叙事提升到另外一种境地,一种拓展城市生存空间、展示精神视野与呈现灵魂归属的境地。

这种提升,源于对“写作”这一发自内心深处却又极其孤独的关系的改变。在一定意义上,新生代作家的“写作”行为表现为与“生存”间的对话式的认同关系,即彼此消费、彼此拯救,并在各自的存在中实现写作者主体成长过程的双向满足。一方面,写作可以提供生存所需的超值消费,创造一种自如、自由、舒适的现实生活,以求生存和心灵的双重慰藉,写作成为作者获取生存消费的凭证;另一方面,它又是生存的另一种消费方式。作者在想象的世界构筑现实与可能并存的多种生活,以此获得写作的快感和生存的趣味。写作的冲动与生活的意味及身体化倾向极其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作者在写作叙事中的姿态也成为小说的另一种展开形式,从中感受生存的各种意味,以此丰富各自的存在景观。

而深圳的后新生代作家,则从另外一种视角认同写作。首先,写作不是他们每日消费的保证,即生活的依赖。他们有着不同的社会身份,而写作是其内心灵魂的寄托与释放。其次,写作并非消费的代言人,它成为作者生命体验的一部分。可能是因为一种对城市的认知有着过深的痛楚,或者是对写作本身的依恋,在他们的城市生活中,写作已幻化为生命存在的一部分,仿佛空气,每天呼吸,不能逃离。就像蔡东在其创作谈中所说:“当写作来到我生命时,是液体融化在液体中的姿态。宛如浓墨徐徐滴入水中,它们具有不同的色彩和密度,缓慢而犹疑地洇了开来,试探着容纳了对方,终至浑然一色,肌理交融,无分彼此。”这种与生命的结合,在独具特色的深圳,便有了更显味道的书写记忆。在此,城市亦不再只是充当了背景,不再只是作家们拼命要改变的环境和命运;在这里,深圳不是他们物质享受的乐土,而是他们拼杀的基地;不是他们挥霍身体及消费财富的花园,而是他们挥汗如雨、忍辱负重的旅店;不是他们展示“HIGH”般“身体”的写真地图,而是直面凄楚人生的浮世绘。他们有着同“新生代”一样的青春,却将生存的压力复原,凸显生活之重和灵魂之轻,看似在奋斗,实则在较量,与物质,与现实,也与内心的不平和挣扎。梦想很远,而幻灭很近。同样,欧阳德彬在创作谈中依然言说着这样的苦痛:“青春史仿佛就是逃亡史。”“寄身城市,除了逃亡,还能怎样?”而在逃亡的路上,写作给他们带来了心灵的安宁:“写小说是一种呼喊,一种对生命的反思,使自己得到暂时的超脱,让我感受到生命的自由。”①这些曾经或正在深圳生活的“70 后”“80 后”的写作者,包括王十月、盛可以、吴君、谢湘南、毕亮、曾楚桥、钟二毛、秦锦屏、卫鸦、蔡东、陈诗哥、陈再见、徐东、欧阳德彬、李寄彬,等等,如诗般地耕耘着自己的写作人生,也如草地般匍匐在深圳这片热土,为深圳文学景观的创立表达了自己坚定而不同凡响的立场。

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将“后新生代”赋予了特别的内涵。

一、在年龄层次上,他们往往是“70 后”“80 后”,尤其是“80 后”,他们在近几年的创作中呈现出“集束”式的喷发状态,作品在各大报刊上发表,甚至获奖。

二、在创作时间上,他们大多是在2000 年之后发轫并持续创作,是有着丰厚的创作成果的写作者。比如蔡东,近几年已发表或即将发表的中短篇小说超十余篇,比较出色的像《天堂口》②《往生》《无岸》均在《人民文学》上首发(2006年第3 期,2012 年第6 期,2013 年第3 期)。《往生》还被《新华文摘》2012年第16 期转载,《无岸》被《小说月报》2013 年第5 期转载。《净尘山》发表在《当代》2013 年第6 期,《福地》刊发在《天涯》2013 年第6 期,《出入》则发表在2013 年10 月25 日的《光明日报》上。其小说因其独到的叙事手法与深刻的人性关怀获得好评:《往生》获首届《人民文学》柔石小说奖和广东省“大沥杯”短篇小说奖;《毕业生》(《青年文学》2008 年第4 期)获第七届深圳青年文学奖。而另一青年作家毕亮,创作颇丰,并有诸多佳作获奖:短篇小说《继续温暖》获得2008 年度长江文艺·完美文学奖;短篇小说《外乡父子》获得“第十届(2010) 作品奖”暨全国打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一等奖;短篇小说《母子》获得第七届深圳青年文学奖;短篇小说《消失》获得首届全国青年产业工人文学大奖;短篇小说《企鹅》获得第四届深圳原创网络文学拉力赛季军。还有厚圃也发表了较多的关于深圳和乡村的创作。其中,短篇小说《橱窗里的女人》刊发于《联合文学》2008 年第11 期,于2009 年4 月被《世界日报》分期转载,并获台湾《联合文学》小说奖;短篇小说《契阔》发表在《钟山》2011 年第5 期,也被《中华文学选刊》2011 年第11 期转载,获首届广东省“大沥杯”小说奖。另外,像钟二毛的小说世界同样也在城市与乡村间游荡,他提供的乡土文本为我们比照城市的缺憾打下深深的烙印:《回家种田》(《民族文学》2012 年第7 期)和《死鬼的微笑》[《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 年第23 期] 令人想起空落残败的乡村和城市打工的苦难。陈诗歌的《风居住的街道》(《儿童文学》2011 年第1 期)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青年短篇佳作奖……其他还有像曾楚桥、叶耳、徐东、陈再见、欧阳德彬等的小说创作,也呈现出可喜的旺盛态势。他们生活在深圳这样的城市,作品在全国各地竞相开花,为整个深圳的文学景观融入了崭新的精神品格,堪称深圳现在时态的“后新生代”的代表。

三、在消费时代的今天,他们“逆”流而上,将写作的目光投向被消费文化裹挟而处处受尽苦难与折磨的平民世界,文本当中渗透着极其浓郁的“反欲望”情感与意趣,尤其是对人性的关注备受瞩目,文本中弥漫着人道主义情怀。

四、反单纯的“身体写作”。“身体”不是他们的创作根源。相反,他们再次将目光远眺,着重挖掘城市的扩建对人们“身体—精神—心灵”的影响乃至伤害。

五、不同于新生代的城市书写,这些后新生代作家在城市之中,回归了现实主义的写作传统。他们摒弃了“时尚”“流行”“高档”等消费主流话语,而将笔墨倾注在小人物身上,梳理这些人物的命运转折以及伤痛,侧重时间长河而非瞬间呈现,因此,对“时间”的书写,常常有着“过时”“逆时”的感受,对中老年人的描绘多于对年轻人的叙写。整体来看,这个写作群体,并非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对消费时代的后遗症给予更多的反省和思索。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