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疾速跳动的节奏—深圳 洪 洋
作者:周立民, 陆其美 来源: 深圳的阳光 责任编辑:深小安 2024-10-14 人已围观
疾速跳动的节奏,杂乱无章而又井然有序。这里就是深圳。处处声光化电,入眼花花绿绿,一个个高楼群,像拔节的春笋,凌空而起。这里就是深圳。除却上海的外滩和北京的一些新住宅区,深圳堪称我国高楼最集中的城市了。家家户户的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和绿色的电冰箱。这里就是深圳。水果摊上摆着泰国出产的芒果,百货店里挂满香港衣衫和日本电器。这里就是深圳。
时时都有穿着紧身衣服的港澳同胞,擦肩而过。这里就是深圳。二十四小时里,一打开电视机,就看见香港的电视节目:软性新闻啦,豪门轶事之类的电视连续剧和一日数变的金融市场讯息。这里就是深圳。但这都不是真正的深圳。我心中的深圳,在密如蛛网的脚手架上。在这些脚手架上,正出现着我国亘古未有的神话。现代化生产的高效率!一座四十六层大楼的基础,其高度相当于一座二十二层楼房,三个月便大功告成。一座拔地而起的二十八层楼房,从打基础到完工,只耗费了五个月的时光!
如果你是一个旅游者,如果你来到深圳只是为了观光,一迈进这个城市,那马路上扬起的如雾尘土,也许会令你不快。然而,正是疾驰不息的,满载钢筋、沙石和木料的车流,向我讲述着崭新的、动人的故事。珠江电影制片厂,坐落在广州郊区绿色的赤岗,它想要建造一座礼堂,把这工程包给了广州某建筑公司,迄今已三年,礼堂未竣工。
不久前,他们派出一个新闻片摄制组,去拍摄深圳的建筑工地,去拍那座五个月建成的二十八层大楼。大楼刚刚落成,工程队派专人买了成箱的鞭炮,从二十八层楼的顶层挂下来,逶迤绕地三匝。火花和爆响,抒发着建筑者胸中的豪情。摄制组一边把这壮丽的情景摄入镜头,一边向建筑工程队作口头采访。哪里知道,这个工程队就隶属于在广州承包珠江电影制片厂礼堂的那个建筑公司!采访者瞠目咋舌。他们面露惊讶之色,却掩饰了心中的不快。(他们想:一座礼堂比起一栋二十八层大楼,真是小巫见大巫,为何迄今三年不曾建成,而这座大楼五个月便巍然屹立了?)鞭炮的繁响使人心潮激荡,“这么多鞭炮,得花多少钱?”袅袅的烟雾缭绕着整座大楼。
“一万多元!”“噢!……”“这算得了什么!
在建造大楼中,我们和资本家订了合同。每层楼工期提前一天,可得奖金一万元,拖延一天,罚款一万五千元。我们层层楼都提前完工,拿了几十万元奖金。”说到这从早响到晚的鞭炮声所起到的以广招徕的作用,这一万元就更非白费了。半个月后,在北去的火车上,我邂逅了两位建筑工人。一位十九岁,一位二十岁出头;两个四川人,回成都去探亲的。他俩都穿着一种袖口上带口袋的短袖衬衫,一色浅蓝,坐在卧铺的下铺,脸颊贴着微微颤动的车窗。闲谈中,得知他俩是隶属于建工部一个建筑工程队的,正在深圳施工。话题忽而转到工资上,那个十九岁的小伙子告诉我,他每月的收入均在二百元左右。我问他:“最高的月份,收入多少?”“好几百元哩!有的月份,拿到过四百多元。”我吓了一跳。四周的乘客也都投来惊诧的目光。小伙子掏出一盒三五牌香烟,
给每人奉上一支,悠然自得地说:“在深圳干活,有奔头!”我又问:“那你们的劳动强度如何?”小伙子道:“有时也真累!一次,主体工程扎钢筋,为了赶进度,我们这个工班连续干了五十个小时,没有一个人离开岗位!”这位十九岁的年轻建筑工人,健康、开朗而又善谈。他正要往下说,那位年龄稍大的同志瞪了他一眼,提醒道:“不要瞎说!”小伙子对我微微一笑,压低声音说:“他怕我的话登到报纸上去了。他是我的师傅,我同他一起出门,总得听他的话。”小伙子朝车窗外瞥了一眼,仿佛心里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认真地对我说:“我说有奔头,当然不光是说自己多拿几个钱。眼看着一座座高楼,飞快地站立起来,心里真痛快!要是全国各种建设都这么快,现代化不就在眼前了吗?”“好小伙,你说得好啊!”我禁不住轻轻地拍了一下他厚墩墩的肩膀。高效率、高报酬、高消费,这就是今日的深圳。
从此刻坐在我对面的这位青年工人身上,就可窥见一斑。在我们辽阔的社会主义疆土上,出现了这么一幅社会生活画面,它究竟意味着什么?每个来到这里的人感受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我遍访深圳的基本建设工地,这里的高层楼宇施工,平均五至六天便可完成一层框架结构,有的甚至快到三天半,赶上香港建筑业的水平。它的工程设计搞评比,从比较中得到最佳的施工方案,这就避免了过去内地常常由于设计失误而出现的浪费。它的工程搞投标,这就打破了工程由上面安排,施工只一家、别无分店的老框框,促使企业之间展开竞争,纷纷在降低工程费用、缩短工期上下功夫。
由于承包单位必须全面履行合同,企业便有了压力,迫使它不断改进内部管理,层层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我看到一个统计数字:深圳的招标工程一百万元以上的降低造价百分之十五左右,施工周期一般缩短百分之二十,质量也有保证。这是何等辉煌的经济效益!多年来,人们痛感吃大锅饭的局面不打破,我国经济发展就没有出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撞钟也照样吃僧饭的生活,只能挫伤人们的勤奋精神。这几年来,我国广大的农村把大锅一敲破,不就马上换了人间吗?那个小伙子说得多好啊!我们的劳动者眼睛里,绝不仅是个人多拿几个钱,他们看得深广得多。
当然,来到深圳的人是多种多样的。贪图高薪、想捞一把的人未尝没有。如果说一部分人一心想得到的只不过是一台彩电或一部组装式的音响装置,那么更多的人却是受到崇高感情的鞭策。我要说一句真心话,我爱深圳!我爱它的效率!这些年来,连做梦也梦见它:一匹飞奔的现代化的红鬃烈马!我心中也正是揣着“效率”两个字,踏上这块被人称作“经济特区”的土地。
时时都有穿着紧身衣服的港澳同胞,擦肩而过。这里就是深圳。二十四小时里,一打开电视机,就看见香港的电视节目:软性新闻啦,豪门轶事之类的电视连续剧和一日数变的金融市场讯息。这里就是深圳。但这都不是真正的深圳。我心中的深圳,在密如蛛网的脚手架上。在这些脚手架上,正出现着我国亘古未有的神话。现代化生产的高效率!一座四十六层大楼的基础,其高度相当于一座二十二层楼房,三个月便大功告成。一座拔地而起的二十八层楼房,从打基础到完工,只耗费了五个月的时光!
如果你是一个旅游者,如果你来到深圳只是为了观光,一迈进这个城市,那马路上扬起的如雾尘土,也许会令你不快。然而,正是疾驰不息的,满载钢筋、沙石和木料的车流,向我讲述着崭新的、动人的故事。珠江电影制片厂,坐落在广州郊区绿色的赤岗,它想要建造一座礼堂,把这工程包给了广州某建筑公司,迄今已三年,礼堂未竣工。
不久前,他们派出一个新闻片摄制组,去拍摄深圳的建筑工地,去拍那座五个月建成的二十八层大楼。大楼刚刚落成,工程队派专人买了成箱的鞭炮,从二十八层楼的顶层挂下来,逶迤绕地三匝。火花和爆响,抒发着建筑者胸中的豪情。摄制组一边把这壮丽的情景摄入镜头,一边向建筑工程队作口头采访。哪里知道,这个工程队就隶属于在广州承包珠江电影制片厂礼堂的那个建筑公司!采访者瞠目咋舌。他们面露惊讶之色,却掩饰了心中的不快。(他们想:一座礼堂比起一栋二十八层大楼,真是小巫见大巫,为何迄今三年不曾建成,而这座大楼五个月便巍然屹立了?)鞭炮的繁响使人心潮激荡,“这么多鞭炮,得花多少钱?”袅袅的烟雾缭绕着整座大楼。
“一万多元!”“噢!……”“这算得了什么!
在建造大楼中,我们和资本家订了合同。每层楼工期提前一天,可得奖金一万元,拖延一天,罚款一万五千元。我们层层楼都提前完工,拿了几十万元奖金。”说到这从早响到晚的鞭炮声所起到的以广招徕的作用,这一万元就更非白费了。半个月后,在北去的火车上,我邂逅了两位建筑工人。一位十九岁,一位二十岁出头;两个四川人,回成都去探亲的。他俩都穿着一种袖口上带口袋的短袖衬衫,一色浅蓝,坐在卧铺的下铺,脸颊贴着微微颤动的车窗。闲谈中,得知他俩是隶属于建工部一个建筑工程队的,正在深圳施工。话题忽而转到工资上,那个十九岁的小伙子告诉我,他每月的收入均在二百元左右。我问他:“最高的月份,收入多少?”“好几百元哩!有的月份,拿到过四百多元。”我吓了一跳。四周的乘客也都投来惊诧的目光。小伙子掏出一盒三五牌香烟,
给每人奉上一支,悠然自得地说:“在深圳干活,有奔头!”我又问:“那你们的劳动强度如何?”小伙子道:“有时也真累!一次,主体工程扎钢筋,为了赶进度,我们这个工班连续干了五十个小时,没有一个人离开岗位!”这位十九岁的年轻建筑工人,健康、开朗而又善谈。他正要往下说,那位年龄稍大的同志瞪了他一眼,提醒道:“不要瞎说!”小伙子对我微微一笑,压低声音说:“他怕我的话登到报纸上去了。他是我的师傅,我同他一起出门,总得听他的话。”小伙子朝车窗外瞥了一眼,仿佛心里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认真地对我说:“我说有奔头,当然不光是说自己多拿几个钱。眼看着一座座高楼,飞快地站立起来,心里真痛快!要是全国各种建设都这么快,现代化不就在眼前了吗?”“好小伙,你说得好啊!”我禁不住轻轻地拍了一下他厚墩墩的肩膀。高效率、高报酬、高消费,这就是今日的深圳。
从此刻坐在我对面的这位青年工人身上,就可窥见一斑。在我们辽阔的社会主义疆土上,出现了这么一幅社会生活画面,它究竟意味着什么?每个来到这里的人感受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大相径庭。我遍访深圳的基本建设工地,这里的高层楼宇施工,平均五至六天便可完成一层框架结构,有的甚至快到三天半,赶上香港建筑业的水平。它的工程设计搞评比,从比较中得到最佳的施工方案,这就避免了过去内地常常由于设计失误而出现的浪费。它的工程搞投标,这就打破了工程由上面安排,施工只一家、别无分店的老框框,促使企业之间展开竞争,纷纷在降低工程费用、缩短工期上下功夫。
由于承包单位必须全面履行合同,企业便有了压力,迫使它不断改进内部管理,层层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我看到一个统计数字:深圳的招标工程一百万元以上的降低造价百分之十五左右,施工周期一般缩短百分之二十,质量也有保证。这是何等辉煌的经济效益!多年来,人们痛感吃大锅饭的局面不打破,我国经济发展就没有出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撞钟也照样吃僧饭的生活,只能挫伤人们的勤奋精神。这几年来,我国广大的农村把大锅一敲破,不就马上换了人间吗?那个小伙子说得多好啊!我们的劳动者眼睛里,绝不仅是个人多拿几个钱,他们看得深广得多。
当然,来到深圳的人是多种多样的。贪图高薪、想捞一把的人未尝没有。如果说一部分人一心想得到的只不过是一台彩电或一部组装式的音响装置,那么更多的人却是受到崇高感情的鞭策。我要说一句真心话,我爱深圳!我爱它的效率!这些年来,连做梦也梦见它:一匹飞奔的现代化的红鬃烈马!我心中也正是揣着“效率”两个字,踏上这块被人称作“经济特区”的土地。
很赞哦! ( )
上一篇:鸟儿们朝回飞了 柳 嘉
下一篇:蛇口风光更加迷人 洪 洋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