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扫码关注

深圳市中小学校长队伍专业发展研究报告(二):深圳市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队伍专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作者:贾建国 李 敏 张 蓁 来源:《深圳教育蓝皮书》(2016~2017年卷) 责任编辑:yangxu1985 2023-08-07 人已围观

(四)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队伍优质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做大顶部、做强中部、抬高底部”为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通过优化自主发展环境,推动正职校长队伍由“自在自发”向“自主自觉”转型发展,建设形成一支具有教育情怀,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正职校长队伍。在未来三年,培养10位具有系统教育思想、鲜明办学风格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教育家型校长;培养20位富有奉献精神、具有丰富办学经验和高水平专业领导力的专职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培养50位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突出的办学业绩,在市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校长;培养100位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办学水平的骨干校长。

1.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统领全市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专业发展

第一,制定专业发展行动计划。针对现有校长队伍的专业发展状况,以校长专业标准为指导,制定《深圳市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未来三年全市中小学校长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具体明确公办中学正职校长队伍专业发展的任务举措等,更好地指导全市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队伍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第二,建立市区协调联动机制。市、区教育、财政、人事等相关政府部门联动统筹做好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明确责任主体,共同研究推进中小学(正职)校长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政策制定和督导考核等重要工作。加强相关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协力解决正职校长专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加快清理和整合阻碍中小学(正职)校长专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和评估检查等。

第三,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协调财政、人事、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在经费使用、教师编制、改革试点项目立项等方面创设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鼓励和支持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队伍自主实践教育理想,积极探索现代学校改革与发展路径等。

第四,成立校长专业发展组织。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依托高校研究机构和市、区教科研机构,成立常设校长专业组织(如成立深圳市校长专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教科院),整合社会资源,强化对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业务培训工作的专业指导,提高社会各界对校长专业发展的认可度和加大支持力度。

2.启动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队伍建设工程,实现正职校长队伍高端发展和梯度发展

第一,启动名优校长建设工程,推进教育家型校长和名校长队伍培养。一是立足校长岗位专业提升,围绕办学体制改革、中小学课程改革、学校内涵和特色发展等推出一批重大改革项目,并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实施周期等给予经费配套和相关政策支持,由中小学正职校长根据学校实际自主选择和实施,在改革实践中全面提升引领学校发展的专业素养。二是依托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开设高级研修班,以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建设为核心,促使校长反思梳理、提炼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教育思想体系。三是设立专职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完善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培养机制。专职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的待遇在现有职级基础上提升一级,专门负责名校长工作室建设,不再担任其他职务。四是成立深圳市名校长(工作室)联盟,探索名校长跨省市研修交流模式,加强与珠三角地区名校长办学经验交流。举办全国性的“深派校长教育思想高峰论坛”,将其作为名优校长搭建宣传和推广个人教育思想及办学经验的广阔平台。

第二,实施骨干校长队伍培养工程。一是实施学历提升计划。探索地方特殊招生政策,设立地方通用的“教育领导与管理博士”“教育领导与管理硕士”,有重点地鼓励和扶持一批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人选攻读教育硕士、博士或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提升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队伍的学历水平。二是搭建骨干校长海外跟岗培养平台。制定公办中小学骨干校长海外培养方案,建立骨干校长国外名校跟岗学习的运行机制,学习先进的学校建设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拓宽骨干校长的国际视野。三是组织骨干校长研修交流活动。开辟多地合作渠道,组织公办中小学校长进行区域交流研修或挂职跟岗。定期举办“校长论坛”,围绕一定主题将理论学习、研究指导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共同研究解决公办中小学办学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

3.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加快推进配套制度改革

第一,优化校长职级设置及评定。一是校长职级设置应进一步细化,明确正职、副职校长各职级内部的等级划分,如每个职级可细分为两个等级,拓展正职校长晋升空间。二是进一步规范校长的职级晋升,明确考核优秀、合格和不合格的奖惩情况,制定校长任职的负面清单。三是进一步明确校长职级评定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要求,评定委员会应设立由市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家库,评定职级时从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人员参与评审,避免因评委会成员过于固定而影响公正。

第二,加快制定校长职级评定指标体系。校长职级评定指标体系应依托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综合考虑校长素质、工作表现和工作绩效三个维度,建立起符合本市实际的(公办)中小学校长职级评价量化指标体系。

第三,建立独立完备的职级薪酬体系。借鉴国内外经验,由市人力资源保障、教育、财政等部门联合制定独立的校长职级薪酬体系,重在激发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办学的积极性。校长职级薪酬可由基础工资、职级工资和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由教育部门统一发放。

4.建立专业化导向的校长评价制度,促进正职校长专业发展

第一,基于校长专业标准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和高中正职校长评价指标,准确区分学校绩效与个人绩效,改变此前仅以学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评价校长的做法;注重发展变化,关注校长在任期内给学校带来的增量绩效;关注校际差异,对学校基础条件的个性差异、文化背景、地缘特点、师资生源等条件进行全面考量。

第二,推进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专业发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专业化。高标准组建公办中小学校长评价委员会,有针对性地加大教科研专业人员、教师、家长和社区代表的参与度,提升考核评价的专业性和匹配度,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以确保考评尽可能公平、公正。

第三,建立公办中小学正职校长专业发展监测体系。每年发布《公办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监测报告》,加强公办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考核评价结果的应用,重在促进正职校长提升领导和管理效能、改善学校办学质量。

5.建立独立的校长培训体系,分类分层提升校长专业水平

第一,建立“四层次”校长培训课程体系。紧扣校长专业标准、校长专业发展阶段和专业素养短板,构造“菜单式”课程体系。一是任职资格培训,培训内容以校长“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为主,重点提升校长整体的任职专业水平。二是提高培训,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发展层次的校长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重在提高专业发展的“短板”。三是骨干校长培训,以能力发展为导向,以小班化培训方式开展精准培训,重在提高校长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四是高级研修,通过搭建高端研修和交流平台,重点提升校长个性化教育思想的提炼能力,促进校长成为名优校长乃至教育型校长。

第二,加强校长培训的管理和队伍建设。建立市、区校长培训统筹协调机制,与国内外知名大学或校长培训机构、校长专业组织联合建设校长培训基地。建立校长研修网,对全市中小学校长培训进行信息化管理,为中小学校长提供远程培训服务和搭建交流平台。建设高水平专兼职结合的校长师资培训队伍,将培训成效和校长职级晋升等相结合,提升校长自主发展动力。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