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文旅 > 非遗 非遗

扫码关注

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发展探析——以“白眉拳”为例

作者:曾文静 来源:《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3-21 人已围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振兴发展存在隐忧。一方面,由于现代文化娱乐方式多样化,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热情不高,加上白眉拳套路多而复杂,训练难度较高,表演性不强,难以吸引大部分年轻人学艺。另外一方面来自就业和收入的压力,现代人生活工作节奏较快,对坚持练习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练功积极性,使得真正能常年坚持练功者的数量逐年下降。
 
但由于有白眉拳传承人的努力和社区保护工作的基础,对白眉拳而言,传承不是大问题,如何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并发扬光大,才是它需要关注的问题。白眉拳要发展,不能只局限于本社区,应该走向社会,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样才能长久不衰,民族传统武术强身健体的作用不言而喻,做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后,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博采众长,通过问卷调查、咨询等方式了解群众的想法后,编排一套通俗、易懂,容易入门的拳路,使白眉拳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价值,具有时代潮流感,并在各社区公共文体场所如公园、广场普及、推广。
 
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报道的力度,提升白眉拳的知名度。很多人并不是对一些传统文化没有兴趣,而是他们对这些技艺根本就不了解。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政府应注重传统文化的宣传,营造氛围,在公共文化场所、宣传栏进行专栏介绍,通过文字、图像的方式让白眉拳走进社区、走进校园。此外,保护单位也可利用网络科技的力量,建立一个深圳白眉拳的官方网站,将白眉拳文字、图像、视频资料上传至互联网,对外宣传,并和相关单位建立友情链接,还可开通官方博客、微博等社交网络工具,提供网络交流平台。第二,利用各种契机,组织举办武术展演活动、白眉武术文化节、白眉武术擂台赛等大型特色文化活动,形成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将白眉拳介绍展示给大众,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在深圳,已有沙头角渔灯节这个先例,作为深圳首个以非遗项目命名的节日,沙头角渔灯节为我们探索白眉拳的保护方式提供了参考,爱联社区曾明确表示他们也有举办全国性的白眉武术文化节的构想,如果能得到市、区政府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大力支持,这个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将是巨大和深远的。第三,在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项目中,已知的传统体育竞技类只有咏春拳、白眉拳、八极拳三个武术项目。白眉拳名气远没有咏春拳大,咏春拳流传广泛有它自身的因素,更是得益于近年来上映的一些当红影视作品的渲染及名人效应,如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的李小龙,电影《叶问》等,而少林功夫和太极拳的普及也是通过《少林寺》《太极张三丰》等影视作品的传播而深入人心,可见现代传媒的渗透力。白眉拳的第四代传人张礼泉是个抗日英雄,曾参加黄花岗起义,担任过黄埔军校武术教官,有“东江猛虎”之誉,如能将他的武术形象搬上荧幕,加以艺术加工、处理后,增强白眉拳的传奇色彩,一定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眼球,得到更多的关注。
 
2.传习场所问题。新屯白眉国术馆自在爱联新屯村成立至今,建筑馆舍年久失修,已成为危房,但由于现今土地政策导致不能重建,白眉拳存在没有固定传习场所的问题。白眉拳现在聚集地主要在代表性传承人李汉明的住所和爱联小学,生活居住场所的功能和学校的特殊性质远远不能满足传承、发展所需。
 
传习场所或工作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发展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对开展学术研究、培养后继传人、进行宣传教育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申区级非遗项目后,按照非遗法的相关规定,政府有责任为该项目提供固定的传习场所。届时,如果通过政府部门的协商,街道、社区能在公共文体场所建立固定传习室,如在文化馆、活动中心、文体中心内等设立传习点,广纳四海门徒,既能向公众展示,也能将传习白眉拳术常态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在寸土寸金的都市中寻求一块传习场所虽说有点难度,但只要各方协调,统一认识,相信传习场所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3.投入、资金问题。白眉拳传授主要靠传承人进行无偿培训,虽然社区、街道也积极扶持,但目前的经费投入都属于短期应急行为,没有形成有效稳定的投入机制。
 
非遗保护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文化工程,要长远发展,必须要有长期的投入。经费问题,几乎是所有非遗项目都会遇到的困难,政府部门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对白眉拳项目的保护进行规划和制订措施,并申请专项保护资金,建立明确的经费投入配套机制,使白眉拳项目有稳定的经费来源,才能更好地打开发展的局面。
 
但是,要解决根本性问题,还是要靠白眉拳自身的“造血”功能。生产性保护,这个概念从2006年提出,也有很多非遗项目已经很好地在实践,咏春拳、太极拳等武术项目已经走向市场,通过开办武馆、培训班等途径来盈利。经过调查,白眉拳也是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项目,并不存在弟子难招的困境,龙城街道曾与区文化馆联合开办白眉拳青少年暑期公益培训班,反响热烈,报名人数很快就满额。加上龙城街道地属龙岗中心城区,人流量大,居民素质较高,学风浓厚,对于推广普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除了培训传艺这条路,还有一种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就是商业表演,白眉麒麟武术队不仅可以组成武术表演方阵,还可表演白眉麒麟舞,政府可以采取资助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向白眉武术队采购表演节目,在政府及社会举办的各种节庆活动、项目剪彩及大型礼仪活动中,展示武术表演、麒麟舞表演等节目,并给予艺人们补助津贴。只有结合技艺传承和开发利用,使白眉拳形成品牌并得到市场认可,解决了传承人的经济收入问题,才能更好地传承地域文化,保护这一特色民间技艺。
 
四、关于白眉拳保护实践的启示
 
白眉拳的保护实践让我们看到基层社区保护的重要性。社区是各种民间文化艺术得以产生、传承和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一生长环境,民间文化艺术之树就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也正是爱联社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姿态站在保护非遗的岗位上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自家的宝贵财富,才有一系列对白眉拳武术的保护和扶持行动,这对提升当地百姓的文化自觉和增强文化自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那么,现在我们就要把这种先觉的意识发扬光大,进行普及,动员民众,唤起广大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让广大民众认识非遗保护的重大意义。现今,白眉拳的传人基本为70、80后,观念较为先进,创造力、思维都较活跃,并且都在义不容辞地为白眉拳的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这些人的身上可以看到白眉拳美好的未来。
 
非物质文化遗产担负着保持本土文化独行性和城市文化多样性的双重职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职责,也是作为中华儿女的每一个人应该践行的守则,只有从上到下,团结一致,才能让我们的文明之花常开不败。
 
参考文献
[1]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保护中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2]高小康,姚朝文,袁瑾.都市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本文来源于《深圳市文化艺术研究与探索》丛书之《深圳市公共文化研究论文选集》。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