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改革之路 > 政治法律 > 党建 党建

扫码关注

四十年来重大改革事项概览(七)

作者:中共深圳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来源: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 责任编辑:manman 2025-04-27 人已围观

121.深圳开创大学城建设新模式
2000年8月,深圳大学城创建,成为全国唯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深圳地方政府联合著名大学共同举办、以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为主的研究生院群。这种“高标准引进、开放式办学、多渠道投入、全新的体制、产学研一体”的运作模式,在全国大学城建设上属于首创。

122.深圳在全国率先成立骨髓基因信息库
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支持下,深圳于2000年8月1日在全国率先成立深圳骨髓基因信息库,并确立“从无偿志愿捐血者中招募造血于细胞(骨髓)志愿捐献者、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并替代传统的血清学分型技术”的建库工作方法。该信息库的建立作为一项生命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工程,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123.深圳诞生全国环保系统酋个质量管理体系
2000年8月31日,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授予深圳环境保护监测站“实验室认可证书”。自此,全国环保系统的第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深圳诞生。此后,“质量管理体系”这个新生事物开始走进全国环保监测系统的视野。

124.深圳出台全国首部创业投资地方性政府规章
2000年10月11日,《深圳市创业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暂行规定》颁布,2003年2月又颁布《深圳经济特区创业投资条例》。这两个主要内容相近但是在立法层级上不同的地方性政府规章和政府法规,有力推动了深圳创业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
 
125.深圳创办全国首个政府与留学生共建的创业园2000年
10月14日,深圳留学生创业园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首家地方政府与海外留学生团体合作共建的留学生创业园,也是国内第一个留学生团体参与投资的留学生创业园。深圳留学生创业园从创建一开始,就明确了“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留学生管理”的运行机制。

126.深圳荣获中国首个国际花园城市称号
2000年12月4日,由国际公园与康乐管理协会举办的2000年度国际“花园城市”竞赛评选在美国华盛顿揭晓,深圳从19个参赛国家、33个城市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组城市(百万以上人口类别)第一名,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深圳此次参加国际“花园城市”竞赛并获得成功,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园林绿化成果方面,都得到了国际认可,在全国形成了巨大反响,带动了国内很多城市积极参与国际“花园城市”竞赛活动。

127.深圳建立国内首家跨地区产权交易所
1984年4月,《深圳国营企业产权转让暂行规定》发布。1993年2月8日,深圳成立产权交易所。2000年10月,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成立。深圳产权交易所是国内首家跨地区的产权交易所。它的成立为各地区初级资本市场建设提供了借鉴和成功案例。

128.深圳在全国首创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模式
2001年上半年,全国第一个“加工贸易联网监管模式”在深圳富士康保税工厂试点成功。该模式依托电子手段,通过企业生产管理数据库与海关监管数据库的联网,实施对保税货物的监管,彻底改变了几十年来海关对加工贸易传统的手册管理方式,并在同年迅速向其他企业推广。

129.深圳率先实行政府绩效审计制度
2001年2月,深圳市人大通过《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随后,市人大颁布《深圳经济特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工作的决定》,对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做了具体的规定。这些规定以地方立法的形式,要求政府开展绩效审计,加强了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

130.深圳率先建立土地交易市场
2001年3月,《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颁布,这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土地交易的地方性政府规章。此后,深圳设立土地交易市场和土地房产交易中心。这些举措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盘活了存量土地,被誉为新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二次革命”。工业用地成功出让被誉为“第三次革命”。

131.深圳在全国首创速裁法庭
2001年7月,深圳罗湖区人民法院“速裁法庭”正式挂牌,这是全国首家“速裁法庭”。该法庭秉承简便、灵活、快捷的原则,即时处理案件,对于案情比较简单、事实比较清楚、原被告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在半个小时左右就可结案。“速裁法庭”挂牌当日,即在个小时内审结宗案件,打造了审判工作的“新时速”。
 
132.深圳成立我国首家劳动仲裁院
2001年11月6日,全国首家劳动仲裁院一一深圳劳动仲裁院成立,这是我国劳动仲裁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深圳的劳动仲裁机构向实体化建设迈出了历史性一步,对全国劳动仲裁机构实体化的改革影响深远。

133.深圳在全国率先为个人信用立法
2001年12月18日,《深圳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正式发布,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地方征信法规,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为个人信用立法的城市。它的出台,促进了深圳征信业的发展,推动了深圳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为我国其他各省区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134.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宏观质量指数研究
2002年,深圳以开创者的精神,在全国率先开展深圳|(工业)宏观质量指数研究,成为我国宏观质量指数研究的发源地。

135.深圳首开国内港币支票双向支付业务
2002年6月22日,深港港币支票双向结算业务正式开通。该业务的开通,大大缩短了资金的在途时间,为深圳乃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币支票提供了安全、稳定、高效的结算渠道。

136.深圳诞生我国首个狮子会眼库
2002年6月30日,由中国深圳狮子会与深圳眼科医院合作建立的狮子会眼库在深圳挂牌成立,这是全球最大慈善服务组织一一国际狮子会分支机构在我国设立的首个狮子会眼库,旨在推动深圳乃至全国的角膜捐献活动。
 
137.深圳率先在全国推行政府工程集中管理
2002年7月18日,深圳建筑工务局挂牌成立,这是我国首个由政府成立的政府工程集中管理机构,开创了我国政府工程集中管理的先河,对全国政府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起到了探路作用。

138.深圳首创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模式
2003年6月,深圳证监局向证监会上报《关于改革证券经营机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模式的建议》,在全国证券监管系统中首次提出了改革证券经营机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模式的设想。该设想的提出和后续实施,有效保护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极大促进了证券行业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高规范运作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139.深圳实施我国首部器官捐献移植法规
2003年8月22日,《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并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条例填补了我国器官捐献立法的空白,让器官捐献从此步人法制化轨道,也强有力推动了器官捐献工作的开展。条例对人体器官捐赠的登记、管理、移植机构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从而将人体器官捐献到移植的过程都规范化,充分保护供患双方合法权益。它的出台,开启了我国用法律规范人体器官捐献移植活动的历史先河。

140.深圳在国内首开正高级会计师评审先河
2003年10月16日,广东省高级会计师资格第三评审委员会正高级资格评审会议在深圳召开,表决评审出了我国首批9名正高级会计师,开创了我国会计行业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先河。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