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扫码关注

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史事典籍

  • 《一滴敢报江海信》

    典籍著作《一滴敢报江海信》

    想了解深圳?这里有深圳的历史人文,这里有深圳的地理风物。不提深圳历史,却处处是深圳历史。想了解广东风情?这里有传统、古朴的岭南文化。浓厚的本地风情在山水画卷中若隐若现,独有一番风味。作者带着传统岭南文化的印记,在深圳这个年轻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扎根。传统与潮流,在这里碰撞、交融。

    2023-08-07

    阅读更多
  • 水向高处流

    典籍著作水向高处流

    本书是“花木深圳系列”丛书之一。该丛书选取深圳最有代表性的市花(簕杜鹃)、市树(荔枝和红树)、重要观赏花木(如凤凰木、菊花、杜鹃花、荷花、月季、兰花等),以及花城建设与风景林营造等方面的内容为素材编写专著,既各自独立成册,又形成“花木深圳系列”丛书,以充分展示深圳四季花城与森林之城的卓越风采。

    2023-08-04

    阅读更多
  • 深圳的光荣与使命·初中

    典籍著作深圳的光荣与使命·初中

    《深圳的光荣与使命》系列丛书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精神为指引,以“学生立场、生活眼光、深圳素 材、故事表达、历史情怀、哲学思考”为编写指导思想,以专家编写团队为基础, 由深圳一线教师参与编写完成。

    2023-06-25

    阅读更多
  • 生活在深圳(南方叙事丛书 第二辑)

    典籍著作生活在深圳(南方叙事丛书 第二辑)

    二十一年深圳生活巡礼,一幅深圳媒体人的心灵地图

    2023-06-20

    阅读更多
  • 《深圳风物志:传统建筑卷》

    典籍著作《深圳风物志:传统建筑卷》

    《深圳风物志》系列丛书,是深圳部大型风物主题丛书,分风土人情、民间美味与传统建筑三卷。丛书邀请深圳本土研究学者廖虹雷、张一兵等掌舵编纂,资料翔实,以长辈日常闲谈之口吻,深入浅出地讲述深圳民俗、历史、美食、建筑等风情故事,结合手绘插图创新编排,生动再现了逐渐隐没于现代生活的传统文化风貌。本册主要通过古城篇、围屋篇、祠堂篇、炮楼篇、宗教

    2023-06-12

    阅读更多
  • 蛇口试管,敢闯敢试

    近现代史事蛇口试管,敢闯敢试

    在当代中国,以改革闻名天下者,非袁庚莫属。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蛇口兴办工业区,由香港招商局集团负责实施。不久,袁庚作为招商局集团常务副董事长参与蛇口工业区的组建,开始了“蛇口试管”的实践,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等新观念,在蛇口揭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2023-04-14

    阅读更多
  • 东纵抗日,文化营救

    近现代史事东纵抗日,文化营救

    1938年10月,抗日的烽火在华南燃起。当时,惠阳、东莞、宝安、增城等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纷纷拿起武器,建立了以深圳龙岗坪山客家人曾生为首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后改名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简称“东江纵队”,成为中外闻名的一支坚强的抗日武装。朱德同志在1945年“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琼崖总队与八路军、新四

    2023-04-14

    阅读更多
  • 庚子首义,反清义士

    近现代史事庚子首义,反清义士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肆无忌惮地瓜分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1895年1月,孙中山

    2023-04-14

    阅读更多
  • 九龙海战,抗英勇将

    近现代史事九龙海战,抗英勇将

    进入19世纪30年代以来,英国殖民侵略者在新安县水域和珠江口一带频繁活动,蓄谋侵略香港。他们把伶仃洋和尖沙咀洋面作为鸦片走私的基地,大量输入鸦片,给中国人民造成严重危害。道光十八年(1838年)十二月,清廷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公开销毁从外国洋行没收来的200多万斤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之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

    2023-04-14

    阅读更多
  • 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典籍著作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

    《深圳(龙岗):滨海客家图文志》是滨海客家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可算作开山之作吧,既是开山之作,就“远未有穷期”,期盼有更丰硕的研究成果出现。

    2023-04-12

    阅读更多
  • 市民礼仪知识一点通

    典籍著作市民礼仪知识一点通

    本书主要讲述市民各类生活礼仪与注意事项,帮助人们学习各种场合礼仪规范。

    2023-04-12

    阅读更多
  • 深港城市历史的开端

    古代史事深港城市历史的开端

    公元317年晋室南迁,政治、经济中心随之南移。岭南移民增多,南海郡辖地广袤,难以有效管理新迁入人口。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将南海郡一分为二,设立“东官郡”,郡治设在今深圳南山的南头一带。东官郡管辖宝安、安怀、兴宁、海丰、海安、欣乐六县。宝安县包括了今天的香港、深圳、东莞和澳门,以及中山、珠海的部分地区。宝安县是东官郡首县,县治也设在南头一带

    2023-04-10

    阅读更多
  • 《南山掌故》

    典籍著作《南山掌故》

    本书作者熟悉南山人文历史,对本土文化具有浓厚的情感,以通俗易懂的“掌故”形式将南山区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集结成书。文字简洁,可读性强,是一部难得的讲述深圳南山区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读本。

    2023-04-10

    阅读更多
  • “深圳速度”

    近现代史事“深圳速度”

    国贸大厦能够高标准如期建成,关键是成功运用了滑模工艺。传统施工用的是翻模工艺,是在大楼的外部密密麻麻搭建一圈脚手架,一直搭到最顶层,然后一层层地制模板,轧钢筋,浇水泥;搞好一层,把模板拆下,重新翻制,再轧钢筋、浇水泥……一个1500平方米左右的层面工期最少得15天,50层主楼封顶要750天。而滑模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搭建脚手架,用模板做成板墙,然后将混凝土从

    2023-03-29

    阅读更多
  • 东门老街的变迁

    近现代史事东门老街的变迁

    改造东门老街,仅政府方面就投入建设资金4亿元,拆掉了南塘、向南、叶屋、油榨头4个城中村,拆除建筑14500平方米、店铺1100间,重修了3个广场、1个书院、1个公众大舞台,铺装公共路面和广场面积达6万平方米,绿化2000多平方米,彻底改变了“脏、乱、差”状况,使老街一步跃升为既有岭南传统风貌,又有时代气息,结合购物、休闲、旅游、观光、饮食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

    2023-03-28

    阅读更多
  • 蛇口风云

    近现代史事蛇口风云

    从1978年10月缔造“蛇口试管”开始,到1992年袁庚隐退,香港招商局的资产从1.3亿元增长到200余亿元,蛇口也从最初的荒滩野岭变成了繁荣的海港城区。它走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步,曾经创造多项国内第一:第一个在全国搞工程招标,第一个搞职工聘任制,第一个搞住宅商品化改革,成立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机构(平安保险公司),创办了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银行(招商银行

    2023-03-28

    阅读更多
  • 深圳步伐:30年多个第一领跑中国

    近现代史事深圳步伐:30年多个第一领跑中国

    1980年,毗邻香港的罗湖建设工程启动,从而拉开深圳经济特区大规模建设的序幕。“炒鱿鱼”、打破“铁饭碗”,深圳率先突破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实行双向选择。深圳在中国内地首次尝试收取土地使用费。深圳放开部分商品价格和收费,在中国内地率先进行价格改革。深圳蛇口工业区启动职工住房商品化改革,迈出了中国内地住房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2023-03-28

    阅读更多
  •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关于“小渔村”的争论

    近现代史事改革开放前的深圳:关于“小渔村”的争论

    白天徜徉在深南大道,如徜徉在一条历史长河——从特区的西大门“南头关”到响起深圳经济特区第一声开山炮的蛇口,从世界之窗到高交会馆,从令人景仰的邓小平巨幅画像到高耸入云的地王大厦,从罗湖的老东门、国贸大厦到盐田的中英街,深南大道承载了一个个历史见证,用自身的变迁注释着深圳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蜕变。

    2023-03-28

    阅读更多
  • 深圳政法年鉴(2017)

    典籍著作深圳政法年鉴(2017)

    《深圳政法年鉴(2017)》在总结前二十一卷编辑经验的基础上,根据2016年深圳市政法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一些大条目中的小条目作了相应调整。各条目内容均由有关政法部门组织撰写,并经各部门负责人审定,内容、数据真实,相关资料的截止时间为2016年底。

    2023-03-28

    阅读更多
  • 中英街:见证深港融合的商贸纽带

    近现代史事中英街:见证深港融合的商贸纽带

    沙头角“中英街”,是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订后具体划界的产物。

    1899年3月19日,清政府道台王存善到香港与港府辅政司洛克签订《香港英新租界合同》,作为《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的附件。根据附件的规定:“北界始于大鹏湾英国东经线114度30分,潮涨能到处,由陆地沿岸至所立木桩,接近沙头角(即土名桐芜墟)之西,再入内地,不远,至一窄道,左界潮水平线,右界

    2023-03-28

    阅读更多
  • 庚子首义——三洲田起义

    近现代史事庚子首义——三洲田起义

    “时予乃命陈少白回香港,创办《中国报》以鼓吹革命;命史坚如入长江,以联络会党;命郑士良在香港设立机关,招待会党。于是乃有长江会党及两广、福建会党并合于兴中会之事也。旋遇清廷有排外之举,假拳党以自卫,有杀洋人、围使馆之事发生,因而八国联军之祸起矣。予以为时机不可失,乃命郑士良入惠州,招集同志以谋发动;而命史坚如入羊城,招集同志以谋响应。”(见《孙

    2023-03-28

    阅读更多
  •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古代史事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名字是释迦牟尼。西汉末年,佛教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从三国时期开始,陆续有外来僧侣在广州一带传教。外国沙门强梁娄至(真喜)在广州翻译《十二游经》一卷。东吴骑都尉虞翻谪徙交州(当时交州首府就是今广州),死后其家人把他豪华的住宅施舍给佛教徒创建佛寺,名曰制止寺。广州从

    2023-03-28

    阅读更多
  • 新安县的建立

    古代史事新安县的建立

    深圳地区地理位置显要,明代时珠江口西侧水浅不能通航,东侧挨近深圳一带是重要的深水航道,往来广州的船只“必须由大屿山,经南头,直入虎头门,以抵珠江。此南头所以为全广门户也”。本地“形胜之所系,内则巩省城之金汤,外则绝边倭之窥伺”。

    2023-03-28

    阅读更多
  • 人口南迁与民族融合

    古代史事人口南迁与民族融合

    我国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南部,两广地区,海南以及越南北部,在古代是古越族居住之地。他们各自独立,互不相属,“越以百称,明其族类多也”,因此史籍称之为“百越”。深圳地区在古代就属于百越之地。

    2023-03-27

    阅读更多
  • 深圳历史文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走进课堂实践研究

    典籍著作深圳历史文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走进课堂实践研究

    深圳本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长期以来我们不重视整理 与开发,导致这个地区的历史被“误读”。在中考、高考长期不考查地方史的 情况下,学校往往不会开设地方史课程,使学生无法得到系统的学习。 校本课程(课题)“深圳历史文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走进课堂实践研 究”的开设(开展),使学生有机会系统地了解深圳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完成 相关课后思

    2023-03-27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