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史事典籍
-
深圳设立经济特区
近现代史事因为强大的自我修正能力,中国共产党人上下同心,令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凤凰涅槃一般,化为了经济特区的排头兵。深圳这座因大鹏所城而得名的“鹏城”,从寂然昏睡中醒来,开始了“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征程……
2023-01-06
阅读更多 -
深圳建市
近现代史事一个全新的城市,仿佛一个落地的婴儿,青青涩涩出现在中国的版图上。第一次常委会的与会者都没有想到,上位取代宝安的深圳,在不久的将来,会在一缕缕春风吹拂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像一颗闪闪升腾、光芒四射的巨星,成为与北京、上海、广州比肩的特大城市。
2023-01-06
阅读更多 -
“三来一补”——段云与深圳
近现代史事段云整理出了一份《港澳经济考察报告》,提出了几条改革建议:一、来料加工、来样定货、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二、提出扩大驻港澳贸易机构的作用;三、金融改革,银行要扩大存放款业务;四、在港澳兴办工厂;五、建立远洋船队和集装箱码头;六、发展旅游。
2023-01-05
阅读更多 -
1898—1950年,历史的拐弯处:沙头角墟到中英街
近现代史事和任何一条中国街道都不相同,中英街不只是几十家商铺组成的街道,而且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分界线。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上出现了四条划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的著名的分界线——柏林墙、三八线、贤良桥,还有中英街。
2023-01-05
阅读更多 -
深圳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前海创新试验
典籍著作2013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新号角。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这五年,深圳牢记使命,高举改革大旗,全面深化改革脉络清晰。从深化机构改革,到商事登记的多证合一……一项项改革接续启动,社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深圳的全面深化改革与前海创新试验》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详细回望了深圳这五年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和成效,下篇介绍深圳拥有战略意义的区域
2023-01-05
阅读更多 -
路线纠正后的改革
近现代史事方苞咧着嘴笑个不停,似乎见到宝安已铺开了一条洒满阳光与鲜花的坦途:粮食满仓,鱼虾满围,村民安居,外流绝迹,商品繁多,厂房林立……
2023-01-05
阅读更多 -
逃港
近现代史事1957 年 6 月至 9 月,对县委第一书记王志而言,可谓是一段焦头烂额的日子。桌上的电话铃急促一响,他心里便猛地“咯噔”一下:又有人外逃了?
2023-01-05
阅读更多 -
1890—1940年,深圳,生活日常
近现代史事清末民初,这一地区大约已经居住有30万民众,西北部多数是说粤语的广府人,东部的居民多是客家人。清朝于1662年派兵到此地,并命令乡民留辫,激起当地人的反抗,一些顽固者流亡海上成为海盗。此地形成本地人和客家人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民间也积聚了大量财富。
2023-01-05
阅读更多 -
流到香江的水:建设深圳水库向香港输水
近现代史事水库即将在宝安境内修筑,却并非主要为着造福本县,而是为了供水给深圳河对岸的香港。甘甜的清水,源源不断流向深圳河对岸。香港同胞的焦渴问题,因宝安的无私与慷慨得以解决。同饮一江水,让淌着相同血脉的香港与宝安贴得更紧了……
2023-01-05
阅读更多 -
宝安与香港六十年代的的小额贸易
近现代史事李富林眼前总浮现出老百姓在小额贸易中欢快的笑容,他挺直了腰杆,目光里满是坚毅和欣慰……
2023-01-05
阅读更多 -
人民公社化
近现代史事灾难刚刚过去,与会代表们的心情也都有些沉重。但县委提出未来七年的战略规划,打算将宝安发展为商品粮食基地,建设好渔港,繁荣山区经济,建立三肥基地和建设深圳游览区时,每个人的心里又都热乎起来。他们想起了毛泽东的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023-01-05
阅读更多 -
1847—1930年,西风东游:洋人在深圳的“朋友圈”
近现代史事郭士立为荷兰传道会派来中国的第一位传教士,在学习中文方面极有天赋。在19世纪20年代,他已掌握中国官话、粤语、闽南语及汉字。1843年起,郭士立担任港英政府的中文秘书。1844年,郭士立创立在华传播福音的“福汉会”。在郭士立的影响下,欧美人士掀起来华热潮。1846年11月,韩山明和黎力基乘船一路向东,于1847年3月来到香港,投到郭士立门下学习中文。郭士立
2023-01-05
阅读更多 -
深圳的合作化
近现代史事这是一条前所未有的路,这条路上前行的每一步,都是共产党人智慧与勇气的探索,难免会有偏差与失误。从土改中刚获得土地不久的农民,也未必跟得上步伐。但每一步绝非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共同富裕的绚烂理想。
2023-01-05
阅读更多 -
蒋荣耀:搜寻和阅读百年深圳的老照片是荣幸的
近现代史事本书主要选编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这百年间有关深圳的老照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深圳是一个新地名。在大多数媒体叙事里,这里只有40年来的巨变被记录,而过去是一个身影模糊的小渔村。因此,寻找百年深圳的老照片很难。不过这一艰难任务得以完成,正好证明深圳不仅有历史,有故事,也有珍贵的影像资料——和很多地方相比,深圳实在是幸运的。
2023-01-05
阅读更多 -
《岁月山河:百年深圳历史影像纪》
典籍著作本书主要选编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这百年间有关深圳的老照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深圳是一个新地名。在大多数媒体叙事里,这里只有40年来的巨变被记录,而过去是一个身影模糊的小渔村。因此,寻找百年深圳的老照片很难。不过这一艰难任务得以完成,正好证明深圳不仅有历史,有故事,也有珍贵的影像资料——和很多地方相比,深圳实在是幸运的。
2023-01-05
阅读更多 -
土地改革
近现代史事宝安农民和全国其他地方的农民一样,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了。他们蹲在自己的田地上,抚摸似乎淌着油的泥土,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由衷地说:“翻身不忘毛主席,幸福全靠共产党!”
2023-01-05
阅读更多 -
红日出东方——黄国伟与深圳
近现代史事黄国伟即将调任他处。临行前,他用目光抚摸宝安的山山水水,心内感慨道:屋子打扫干净,宝安可以开门迎客,或者绘制蓝图了。
2023-01-05
阅读更多 -
旌旗指南粤——蓝造与深圳
近现代史事蓝造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疾风知劲草,留下来后,他很快接过了东江纵队的大旗,成为这片土地上的又一员猛将。
2023-01-05
阅读更多 -
夜夜抗日——曾生与深圳
近现代史事曾生与尹林平聊到了大革命时期党组织筚路蓝缕、从无到有开创的历程,两人感慨着:曾几乎被国民党反动派扑灭的星火,又在南海之滨燃烧起来了。
2023-01-05
阅读更多 -
霹雳一声震乾坤——黄学增与深圳
近现代史事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倒了皇帝的宝座,“城头变幻大王旗”已十年,中国却换汤不换药,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则列强常欺凌,内则军阀相攻伐,国家积贫积弱,百姓命如
2023-01-04
阅读更多 -
“盛于庚子”的第一枪——黄福与深圳
近现代史事因为黄福等骄子,三洲田被深深嵌入了中国民主革命大厦的基石。基石间漫溢的英雄气,像滚动的涛声,一阵阵悠远回响……
2023-01-04
阅读更多 -
九龙海战——赖恩爵与深圳
近现代史事赖恩爵的精神与九龙海战不屈的炮声一道,已刻入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由道光帝亲笔题写的“振威将军第”匾额,也一直安谧悬挂在大鹏所城古朴的明清街巷间,成为深圳豪壮的英雄气聚集处之一。
2023-01-04
阅读更多 -
浸入正气的一座城——文天祥与深圳
近现代史事文天祥的后人与深圳老百姓,将他的耿耿忠义与浩然正气散播、浸润深圳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这座城市原始的底色。凛然英雄之气,也一直漫腾在这座城市的街巷、山峦、原野与海湾,更多的英雄也如南海层层相接的浪潮,滚滚而涌……
2023-01-04
阅读更多 -
《潮卷南海——深圳风雨一百年》
典籍著作《潮卷南海——深圳风雨一百年》集真实性、文学性、故事性、可读性为一体,通过讲述故事描绘杰出党员群像,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在深圳波澜壮阔发展的历史画卷。全书以两条紧密联系的线同时展开:一是深圳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百年风雨沧桑,党的优秀儿女前赴后继,写下可歌可泣的篇章。二是深圳从寂寂无名的边陲小镇到引领全国改革开放
2023-01-04
阅读更多 -
《深圳风物志 第二辑 家族记忆卷》
典籍著作“深圳风物志”系列丛书是深圳第一部大型风物主题图书,第一辑分风土人情卷、民间美味卷、传统建筑卷,共三卷,已于 2016 年出版。第二辑分地名密码卷、村落往事卷、家族记忆卷,共三卷。丛书邀请深圳地名文化研究者程建掌舵编纂,资料详实,讲述深圳地名由来、山川河流、名胜古迹、古村历史、家族祠堂、民俗活动,拾掇深圳历史的风物遗迹,结合手绘插图的创新编
2023-01-03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