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人文 > 史事典籍 > 古代史事 古代史事

扫码关注

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作者:林良展 来源:《深圳历史文化——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走进课堂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Gangan 2023-03-28 人已围观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是乔答摩·悉达多,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名字是释迦牟尼。西汉末年,佛教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从三国时期开始,陆续有外来僧侣在广州一带传教。外国沙门强梁娄至(真喜)在广州翻译《十二游经》一卷。东吴骑都尉虞翻谪徙交州(当时交州首府就是今广州),死后其家人把他豪华的住宅施舍给佛教徒创建佛寺,名曰制止寺。广州从此有了佛寺,佛教向周边的传播也越来越广。
 
东晋升平三年(359年),敦煌高僧单道开先至广州,继入罗浮山,直至圆寂。其后又有沙门支法防登罗浮之事。罗浮山逐渐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到刘宋文帝元嘉年间(424~453),有高僧杯渡禅师在宝安县作短暂停留,然后渡海到县城对面的羊坑山居住,开始了他在岭南传布佛教文化的活动。除了在羊坑山传教外,他还到附近的灵渡山传教。
 
他在宝安县的信徒们在羊坑山建起了杯渡庵,并把羊坑山改名为杯渡山,又在灵渡山上修建灵渡寺和杯渡井。杯渡禅师的传教活动对深圳地区佛教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如今,香港新界屯门区内还有以杯渡禅师命名的杯渡路。
 
唐代中期以后,宝安县迁移到东莞,并改名东莞县。东莞至今还保留多所宋代及元代所建佛寺。
 
明末,在原宝安县旧址又建新安县,新安县内的佛教建筑也为数不少。东山寺,始建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位于大鹏东门外,中间为观音堂,左侧是上帝殿,右侧是文昌阁,前面是三宝殿。云溪寺,在归德场参里山,曾一度改名为万寿寺。清朝新安县的寺庵仍然不少,尤其是康熙年间,根据县志记载,新建或者重建的有6所。而且根据康熙、嘉庆时期《新安县志》可以看出庵多于寺。康熙朝16座寺庵中庵有12座,嘉庆朝31座中有21座。汉代以后,庵成了女子出家事佛之所的专用名称,可见,新安县女子出家的人数不少。到清末时,在深圳地区保留的及见于记载的佛寺,大都是建于明清两朝的。而仅两朝之内修建,见于县志记载的佛寺就达30处之多,奉祀地方神祇天妃等而又同时供奉观音等带有佛教色彩的几处庙宇还未计算在内。这对于一个新建的小县来说,确实有些特别。
 
在康熙年间,宝安县南门外还有海光寺遗址,故老传说这间寺庙修建于南汉以前。南汉时,寺外不远处海中出现光亮,人们从光亮处打捞出一尊夜里能发光的铁佛,搬到寺中供奉,寺名也因此改为海光。由于杯渡庵、灵渡寺建立的时间暂时无法考定,海光寺就成为宝安地区有确切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佛教寺院。
 
佛教在深圳地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佛教建筑上,一些诗文也蒙上了佛教色彩,如王德昌写的《大鹏东山寺》,袁玉佩写的《南岩长丰庵》。
 
清代新安县还有非常有名的尘异大师,主持华首台达数十年之久,“岭南三大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都与他有诗文交流。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