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扫码关注

“拓荒牛”开出一片“文艺绿洲”——深圳文艺家座谈改革开放40年深圳文艺发展

作者: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来源:深圳文艺40年 责任编辑:chen 2023-01-30 人已围观


魔术家茹仙古丽·艾白都拉(下简称茹仙古丽)是深圳市杂技家协会主席。1998年,茹仙古丽带着1个皮箱和4只鸽子从新疆来到深圳。当时深圳华侨城建设欢乐谷,需要魔术演员,而深圳魔术界当时一片空白。那时的茹仙古丽已是获得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演员。一开始她只是借调到深圳3年,没想到却在这里一直待了下来。

来到欢乐谷,茹仙古丽将主要精力用在大型魔术晚会的创作编排上。2000年,她在这里参加了首届中国杂技金菊奖魔术比赛,以一台魔幻剧《梦幻神曲》获得魔术界好评。这部剧也成为国内首台大型魔幻剧。

到深圳几年后,茹仙古丽知道了深圳市文联,可到文联一看,门口的牌子上当时还没有深圳市杂技家协会。2006年11月,深圳市文联成立了深圳市杂技家协会。发展至2018年,深圳市杂协已有会员350人,其中国家级会员23名;拥有杂技魔术培训、表演及杂技魔术道具生产研发等性质的会员团体10多家,有福永杂技艺术团、深圳欢乐谷、深圳竭力世界魔术用品有限公司等多个优秀民营艺术团体及实业公司。

魔术成为深圳市杂协的强项。深圳欢乐谷从1998年开业,始终把魔术作为文化品牌。2005年,茹仙古丽作为联络协调人,推动亚洲魔术联盟总部落户欢乐谷,使这里成为中国魔术的南方重镇。深圳国际魔术节被纳入深圳市“月月有主题,全年都精彩”的城市文化菜单之中。

茹仙古丽说,在深圳欢乐谷每天都上演大型都市主题魔术剧《梦幻深圳》,讲述“都市节奏”“都市生活”“都市情感”“都市梦想”,其中有一句歌词,“看看大海,听听春潮,就决定一生在这里落脚。”此歌由唐跃生创作,让她深受触动。茹仙古丽说:“只要对深圳有一点情感的人,听到这个歌词,你的心就会跟着颤抖。”

深圳的文艺队伍来自四面八方。这其中,群众基础广泛的摄影极具代表性。改革开放40年中,深圳摄影界涌现出不少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摄影家。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秦军校将这支队伍从时间及群体上做了划分。

从时间上来说,有四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985年前,以本土摄影家郑中健、何煌友和支援特区发展建设来深圳的江式高、周顺斌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摄影人,以纪实文献和新闻摄影为主。

二是随着特区的发展和深圳摄影学会(早期的民间组织)的成立,在1985年之后出现了以孙成毅、苏伟明、钟国华、伍世雄、刘伟雄等为主的广东本土摄影人和从河南、四川来闯深圳的余海波、张新民、肖全等外来摄影人,主要是以沙龙、风光、人文、抽象为拍摄主题。

三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又一批从祖国东南西北来闯深圳的摄影人出现在深圳,他们是陈富、秦军校、杨延康、赵青、胡国庆、贾玉川、贺建华、杨俊坡、王凡等,这批人以新闻、纪实、广告摄影为主。

四是2000年后,涌现出了一批以王琛、王石等为代表人物的企业家摄影人和职业摄影人廖俊鸿、刘伯良,他们以航空摄影、极限摄影、人文摄影为主。

从摄影群体看,秦军校认为,来自广东本土、东北、河南以及从湖北武汉大学毕业的4个摄影人群体,构成支撑深圳摄影的中坚力量。深圳市摄影家协会是深圳市文联12个艺术门类里最后成立的,但实力雄厚,集合了全国各地的摄影骨干。秦军校说:“我们都愿意来深圳,深圳最包容,深圳最能和大家在一起交流,深圳的东西五彩缤纷。”

2018年11月14日至15日,由唐跃生、方石、姚峰等词曲作家联袂创作的原创大型交响组歌《我们就是河流》在深圳大剧院首演。唐跃生说,《我们就是河流》《深南大道》《啊,红树林》《伟大的深圳》等歌曲,饱含着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澎湃激情和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自己在创作中非常警惕使用“伟大”这样的词汇,但这次却用了“伟大的深圳”,因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正如他在歌词中所写,“一座城市的伟大,不是历史辉煌,不是地大物博,而是人心嘹亮。所有弱者都变得坚强,每个人活出自己的模样”。唐跃生说,创作的源泉,除了生活,还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实现市民文化权利

2013年,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从2000年开始,深圳已连续19年开展读书月活动。早在2000年举办第一届“深圳读书月”时,活动主题被确定为“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后来这成为深圳十大观念之一。

自特区建立以来,深圳一直将实现市民的文化权利当作未来城市战略和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时至今日,一个人口超千万的移民城市,如何通过实现市民文化权利满足市民、外来务工者的需求,成为深圳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段钢是深圳市南山区文联原主席。自2017年开始,南山区文联连续举办了两届南山戏剧节,每届七八十场活动,包括演出、工作坊、讲座等,除深圳本地戏剧团体,还邀请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成都、合肥、拉萨等国内城市,以及英国、法国、韩国、乌克兰、美国等国家的团队参与。

相比北京、上海等城市,深圳的戏剧传统并不深厚。在此情况下,南山区文联为什么要坚持办戏剧节?段钢的回答是,因为南山有非常好的市场基础和条件,南山市民有这样的文化需求。

南山是深圳市招商局、腾讯公司、深圳大学所在地。深圳大学是华南地区最早开设戏剧专业的院校,22年来培养了大批戏剧人才。南山有比较丰富的场地资源,大大小小成规模的剧场不少于20家,涌现了《早茶》《老板,你好嘢》《深圳靓汤》《大树底下好乘凉》《初春》等一批戏剧作品。南山区委区政府把推动发展演出市场,特别是树立城市戏剧作为文化战略的品牌目标。此外,段钢认为,一个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文化标志,是戏剧的繁荣。

在深圳,由于专业戏剧团体太少,很难发挥骨干和领军作用,因此南山戏剧节以小型话剧为主,上台的演员最多不超过8个,讲求背景简洁,以内容取胜,尽可能体现当代性、先锋性。南山戏剧节还提出一个口号,“人人都是戏剧+”,模糊职业与非职业的界限,很多产业工人,比如富士康生产线上的工人,通过指导,都可以参与戏剧活动。

深圳缺少专业艺术院团,没有自己的专业话剧团,是很多人心中的痛。从容有一个梦想,当自己退休时,深圳戏剧能有自己的职业剧团,未来会产生焦菊隐、老舍这样的大师。因为从深圳当下活跃的戏剧活动,尤其是“深二代”戏剧人的崛起中,她看到了希望。从容说,深圳目前由“深二代”戏剧人组建的剧团遍地开花,代表性的剧团有荔枝剧团、甸甸巴士剧团、爪马剧团等。这些孩子自幼接受良好的中西文化教育,他们有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路。他们无论是从国内其他城市还是国外学成归来,都开始反哺深圳。作为一个融入世界的国际大都市,从容相信深圳终有一天会产生自己的专业剧团,培养出自己的戏剧队伍,并从这里走出大师。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