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文化事业 > 文化作品 文化作品
沧桑阅尽意气平 ——《问苍茫》创作谈
作者:曹征路 来源:《深圳新文学大系: 底层文学” 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3-01-30 人已围观
常先生再三向我道歉,说当时问那话的意思不是说我老,而是说特别佩服。只是他越解释,那些笑声越暧昧。我去倒一杯水,黄毛还撇着洋腔说,大英雄亲自喝水呀?我说是啊,一会儿大英雄还要亲自上厕所呢。
其实这样的说说笑笑每天都有,谁也不会当真。因为大家都清楚,那无处不在的漂泊感需要排解。而无处不在的排解又都变成了无处不在的恶毒搞笑与自嘲。我们的编辑部与深圳的任何一间公司没什么不同。深圳的任何一间公司每天都在各种各样的大楼里上演着相同的故事。就这样,老常成了我的朋友,他一定要成为我的朋友,他说你值得交,真的!
他认为我这个人还有点傻劲,这一点很重要,是条底线。另外一点就是文化人,他说在深圳,老板老总满大街都是,都是学历高文化低,讲话都在肚脐眼以下发声,差不多,特没劲。而他认定我是真正有文化的。他提议干一杯。他说这就叫缘分。那时我们都很穷,一个月才七百元,所以那时我们喝了他不少酒。原因大概就是他认为我们“够档次”。
我们的杂志叫《闯世界》,是一份面向打工仔的文化综合类刊物。编辑部也都是来自各地的文化人,从这个意思上说,我们也确实够得上文化,也确实够得上打工。他说他也是出来闯世界的,我说我们都是,谁不是闯世界?小平同志说,深圳的经验就在于敢闯,大家都是为一个共同的目的闯到一起来了。于是为共同目标为改革开放为人生转折干杯干杯再次干杯。
有两期刊物封面是我和美编亲自策划的,就送了两本请他指教。一幅是以典型的深圳打工宿舍楼作背景,作了淡化处理,隐隐约约可以辨认出一层一层的女孩子们晾晒的衣物,主体是穿着牛仔裤的高挑女孩拖着一只旅行箱。另一幅是以深圳标志性的高楼作背景,近景是高大的脚手架上有几个扎着白头巾的惠安女,这些能干的惠安女在脚手架上爬来爬去,像极了五线谱上跳动的白色音符。因为是第一次用电脑合成的照片,又是这样有意境有内涵,我和美编都很得意。那一期还有一篇报道《“老妇”今年刚十九》,说的是广东揭阳姑娘李淑宜因工厂失火而遭严重毁容,终日以泪洗面的事情,我亲自去采访过,极受刺激。
不料老常看了半天,说怎么看不见女孩子的脸?靓女看不见脸她还靓吗?还有,那些惠安女别说脸了,连身体都看不见了,小蜘蛛一样挂在架子上,“冰果”来买呀?“冰果”就是谁的意思,谁都不买我们还办它干吗?
这一打击非同小可,呛得小耿连连咳嗽。黄毛撇嘴说,早就告诉你们用大头美女,不听。又简单又卖钱,不听。内涵,内涵还不如内急呢。睫毛越假越好,口红越黑越好,这就叫市场!
倒是常先生过意不去,连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是深圳人的口头禅,是文明的标志,香港人都是这么文明的。其实总说不好意思的人恰恰是脸皮最厚的人,这点我们曾经议论过。于是我们也都笑起来,这一笑,他倒是真不好意思了。
很赞哦! ( )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