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教育事业 > 教育综合 教育综合

扫码关注

罗湖区教育改革发展的举措与成就

作者: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深圳教育蓝皮书:2017~2018年卷》 责任编辑:huzhitian 2022-12-13 人已围观



(三)加强管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 足额配备公办学校编制

我区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相关文件,对全区教职员编制实行总量管理,根据学校布局结构、学段特点、在籍学生数、新改扩建学校拟新增学生数等实际情况,每年至少核定1次事业编制数,通过选聘、选调、赴外招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购买服务等形式,及时足额补充公办学校教师,实行编制动态调整,建立编制“蓄水池”,保证我区开齐开足国家课程。2017~2018学年度,我区49所普通公办中小学校共有在籍生89096名,应核定教职工编制5585名,实际核定5594名,超额核定9名。因深圳市的学前教育机制改革,全市各区已暂停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核定多年,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及时足额补充公办幼儿园教师。2016年,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12617人,高一级学历专任教师2850人,占比22.59%;2017年,中小学专任教师总数12685人,高一级学历专任教师7147人,占比56.34%。2016年,我区义务教育阶段音体美教师应配数为965人,实配数为1013人,满足率为105%;2017年,我区义务教育阶段音体美教师应配数为953人,实配数为1010人,满足率为106%。

2. 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
为促进教师的校际交流,我区制定了《罗湖区公办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深圳市罗湖区中小学校长管理暂行办法》,试点推行教师和校长区际、区内的柔性交流工作。区内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人数68人,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比例为1.21%;区内优质学校每年教师交流轮岗的比例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1809人)总数的4.09%,其中骨干教师交流轮岗占交流总数的51.35%。今后将采取“大学区共享”模式,面向区内现有名优教师、即将退休的高级职称教师和拟申报高级职称或省市级奖项的教师,进一步加大交流力度,按每年不低于10%的比例,促进区内名优教师有效流动,持续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在校长轮岗交流方面,明确规定对“同一学校任职满2个聘期(8年),聘期考核合格,且距退职年龄超过一个聘期的”校长进行交流。截至目前,除2名即将退休的正职校长在同一学校任职时间超过8年,其余正职校长在同一学校的任期均不超过6年。

3. 提高幼教师资持证上岗率
为进一步提高保教人员的素质与水平,我区通过对持证上岗的保教人员发放教师节慰问金、从教津贴以及提供培训机会等具体措施,在一年的时间里,在幼儿园专任教师和保育员人数增加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保教人员的持证率,其中教师持证率提高1.5%,达92.6%;保育员持证率提高1.7%,达99%。

4. 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根据教育部“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要求,我区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及创新发展应用,充分运用远程平台资源,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截至2017年底,全区95%的教师完成了50学时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课程(公需课12学时+网络远程培训18学时+区级集中培训8学时+校本培训12学时)。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在籍教师10233人,其中公民办中小学教师7035人,全部参加了市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并达标,达标率100%。此外,还有500人参加了已纳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广东省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并达标。

5. 注重师资培训机构建设
为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罗湖区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罗湖区教师发展中心),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目前,罗湖区教师发展中心已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主要负责组织实施本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培训工作,指导学校开展多层次、多类别、多内容、多形式的校本研修,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发展中心基础建设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部门机构人员正在配置完善中。2018年,完成整体搬迁,2019年,将建设培训基地,2020年,将全面达到省制定的建设标准。


很赞哦! ( )

评论

0

搜一搜